浙江民建
会务动态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会务动态
我的位置:主页  > 会务动态
发挥优势 抓住重点 不断拓展社会服务工作新途径
发布时间:2007-01-15 11:07:54
  |  
作者: 民建吉林市委

社会服务工作是参政党合作共事的重要任务。多年来,我们精心组织,积极协调,在服务“三农”、招商引资和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建立支农学校 服务“三农”    2004年我们确定在龙潭区缸窑镇致富联合村建立民建吉林市委支农学校,建立之初,我们就规划了3年发展目标:第一年摸清情况,第二年抓好试点工作,第三年显见成效。    2004年,分别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三周年的时候,向全村中共党员宣讲了中共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请四名专家为近二百名村民讲授致富信息、养牛、蔬菜等知识;请人大、市农委等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到该村实地考察,谋划发展之路,寻找致富之途径;组织该村领导和骨干到桦甸市夹皮沟镇东兴村学习考察贝母种植技术,并请农业专家到该村介绍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和新项目;建立养殖协会,培养示范户,选择了该村党支部书记高云升作为养牛示范户,并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当年出栏24头牛,获利26000多元,同时,养蜂、养蚕的示范户也初具规模,全村仅养殖就增加收入近20万元等工作。    一年中,我们不仅全面掌握了该村的情况,也使该村村干部和农民对民建增加了信任感。就像该村党支部书记高云升所说:“每个村民都知道民建。我们亲如兄弟,情似手足,几天看不到他们就特别想。”    2005年初春,看到致富村这片希望的田野,看着村民们渴望致富的目光,我们陷入了沉思,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发现空有热情是不够的,全面出击也是徒劳的,只有根据实际情况集中精力,抓住重点才能见到成效,才能让农民的希望不变成失望。为此,于春节前后,我们深入到农民家中,逐户征求他们的意见,倾听他们的心声。农民的想法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解决农村问题必须依靠农业技术,必须向土地要成果。    我们重新理清了工作思路,聘请农业技术专家葛耀星担任扶贫业校的顾问。葛耀星几次来到致富联联合村,讲授种子化肥的选用、土壤成分等农业科技知识,深受农民的欢迎。葛耀星被民建真诚为农民服务的精神所感动,提出在该村建立玉米、大豆试验田,让这里的农民先增收致富。    为了打消农民的顾虑,我们先做村干部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带头播种新品种。村干部们都积极配合,建立了3块3亩多地的玉米、大豆试验田。从选种、育种到田间管理、施肥等等,我们都和葛老师一起,不顾风吹日晒,几次都是冒着雨,趟着泥水,行走在田间地头,口授、手教农民新技术。多次的现场指导,保证了试产验田取得成功。年底,试验田的玉米、大豆产量比普通田增产了30%和10%。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建吉林市委主委杨万军,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张铁军,副部长徐亮等亲临试验田,并给予肯定。在现场会上,该村农民们看到这丰收果实,联想起民建同志时常奔走在田间地头的身影,更加从心里相信:民建是为他们办实事的。    当第三个春天即将来临的时候,坐在冰凉的教室里的农民脸上都挂满了希望,葛老师的讲课时常被打断,他一言你一语的,什么都问,仿佛是学术答辩会。全村每一家都有人来听课,把教室挤得满满的,这在致富村的历史上是没有的。课后,村民们纷纷预订葛老师介绍的玉米、化肥新品种。因为他们知道,这正是民建吉林市委和葛老师在去年成功的基础上,与国内知名科学院校合作全新培育的新品种。这些种子不仅能使他们获得土地的丰收,更是孕育着他们致富的希望。我们与葛老师一起马上回到市内,选配种子和化肥,并雇车分两批将一吨多种子和两吨多化肥送到该村,并逐户送到村民家中。每次,我们都忙到凌晨一二点钟,忘了吃饭。初春东北农村的夜晚是伸手不见五指的,冷风刺骨的。我们不管多冷多饿,始终带着微笑面对村民们。因为,我们代表的是民建组织。    这个春夏,我们更是加强了技术指导,和葛老师无数次地研究并实地考察,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问题。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金秋的阳光再次照在这八百多亩埋下希望的土地时,沉甸甸的玉米告诉我们,去年以前玉米年均亩产最高达800公斤,经实测今年玉米亩产至少可以达到1600公斤,整整增加了一倍。按现在每公斤玉米1元计算,全村今年种植新品种玉米800亩,可增加收入64万元,该村人均增收320元。当我们再次走入该村时,听到的都是感谢之声,看到的都是竖起的大拇指。    看到丰收的田野,看到农民的笑脸,我们真切地感悟到,中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无比正确。发展农村经济,特别是发展农业生产,向土地要财富,向科技要增收,是农村发展的根本思路。同时,也看到我们民主党派在服务“三农”方面是大有作为的。    
  积极招商引资 服务统战经济工作    去年以来,我们按照中共吉林市委统战部的统一部署,注重发挥民建经济界人士居多的优势,多渠道,多方位地招商引资。去年我们与民建中央、省委联系,得到民建中央联络部的支持,已与南方多个发达地区的民建组织建立了联络机制。2005年,由会员宋治平引进的四川科伦集团重点项目,在我市投资已达四千五百万元,建立了北方最大的大输液项目。    2006年,在会员陈祥国的引荐下,成功把北京鼎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引进到我市,在蛟河天岗镇投资二千多万元兴建鼎新花园。还有会员景维忠从北京引进资金一亿多元,改造吉化通信系统。会员王少琰也成功引进资金三千多万元,落户龙潭经济开发区。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热心公益事业    民建吉林市委始终把社会公益事业作为一项长期的社会服务工作来抓,几年来,分别组织向统战系统团结小学捐款92350元,是吉林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等捐款总数的一半,其中副主委宋治平、尹维君各捐款3万元;出资为磐石市明城镇幸福村患眼疾的特困女童刘艳做手术,并承担了两年的学杂费及生活费用,在全市残疾人和当地群众中引起极大反响;捐款一万多元为7名患眼疾的特困儿童做了复明手术,是当年吉林市社会捐助“光明行”活动最多的单位;组织了向特困老人和糖尿病患者献爱心大型免费赠药活动,价值近10万元。    此外,船营区总支连续三年捐款5000元,资助了20多名贫困学生;昌邑总支在“三·八”节等到贫困村开展义诊赠药、法律咨询等活动,捐款4000元;龙潭总支多年来一直坚持到敬老院等地开展义诊送药等活动,捐出药品价值5000元;丰满总支五年间出资1万元帮助区内贫困户;吉化总支帮扶困难职工,捐款捐物3万多元。    广大私营企业家会员更是积极响应民建吉林市委的号召,努力回报社会,热心公益事业。几年来,会员宋治平共出资70多万元,帮助孤儿、贫困学生、患病职工等;会员尹维君、闫龙、鲁彬、付欣、李淑荣、王绪龙、刘长林、李宝辉等,共向社会弱势群体捐款达150多万元。据不完全统计,仅近五年,吉林市民建会员捐款捐物累计达300多万元。    回顾多年来社会服务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四点体会:    一、领导班子的重视是做好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基础    自2001年八届委员会以来,始终把社会服务工作列为三大会务工作之一,不仅制定了五年工作规划,而且每年都召开主委会议、委员会议专门研究工作计划。具体工作中,主委、副主委不仅给予指导、协调,而且亲自到场,主委每年至少到支农学校一次,为支农学校一年上一个新台阶起到了促进作用。还有,在得到向统战系统团结小学捐款的消息后,主委正在参加一个区总支的换届,他马上在会议期间开会落实,副主委宋治平、尹维君带头捐款3万元,使这次活动得到了统战部的称赞和肯定。    二、机关和基层组织是做好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力量    会机关承担着社会服务工作的组织、落实任务,因此我们指定一名驻会副主委和一名机关干部具体负责。由于他们工作认真、扎实,使民建吉林市的社会服务工作,无论是支农学校工作、还是招商引资和社会公益事业等工作都开展的井井有条。为了支农学校所在地—致富村的农民增收致富,机关的同志每年都到该村十余次,多次住在农民家里,走遍了每一片土地,走进了家家户户。在田间地头,在农民炕头,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不断增进了感情,了解了情况,克服了卫生条件差、沟通难、农民不理解等困难,逐步找到了为农民服务的新路子。我们还充分利用基层组织具有联系广、组织灵活的特点,鼓励、支持、指导他们开展义诊赠药、扶贫助学等活动,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社会服务工作的内容。    三、参政议政、自身建设和扩大影响是做好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目的    正是由于我们在服务“三农”工作中,对农村问题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在中共市委、政府有关论证会、征求意见会议等参政议政活动中言而有倨,也为我们开展的《关于加快吉林市农村工业化进程的调查》、《关于吉林市供销社发展农村经济组织、促进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关于吉林市农业产业化大项目情况的调查》《关于吉林市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这些调查报告不仅被中共市委作为重点调研成果编入专辑,还连续四年作为市政协的大会发言,得到好评。在社会服务工作过程中,广大会员了解了国情,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同时凝聚了人心,提高了会员的政治觉悟和组织观念,为自身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崭新的平台。由于我们在社会服务工作中坚持办好事、办实事的原则,不仅引起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在活动所在地更是受到一致赞誉,民建的社会影响在一天天扩大。    四、抓骨干、有重点、多途径、重奖励是做好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保证    我们注意在社会服务工作发现和培养骨干力量,也正是有一大批政党觉悟高、经济实力强、热心公益事业的骨干会员,才保证了各项社会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内容很多,我们的能力有限,必须量力而行,突出重点,几年来我们坚持以服务“三农”、招商引资和社会公益事业为重点,而且又以支农学校工作为重中之重,使有限的资源取得了最大的成效。我们还不断寻求新的途径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如主动与吉林市残联联系,寻找扶助对象,刘艳和七名7名患眼疾的特困儿童都是通过他们联系上的,并在吉林市残联的协助下开展了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我们还在每年对社会服务工作突出的会员进行奖励,而且占奖励会员总数的近一半,足以说明对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视,也激励了广大会员积极投入到社会服务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