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民建大家庭的一员,我深感荣幸,更觉肩上责任沉甸甸。借此机会,我想结合自己从一名普通群众一路走来的历程,分享对民建组织的几点感悟。
一、责任启航的“智慧殿堂”
回首2004年,是我人生的关键转折。时任民建市委会主委项性平先生、副主委张明华先生莅临贝发集团,语重心长地说:“智铭同志,独木难成林。个人力量有限,唯有融入卓越群体,与志同道合者并肩,道路方能行稳致远。”这番话如明灯,照亮前路。
在民建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锤炼人的“大熔炉”里,我得到组织精心培育。从专注经营的普通群众,成为民建会员;从对参政议政的懵懂无知,到当选市政协常委、人大常委;从参与活动,到担任民建企业家协会首届轮值会长、市委会副主委……每一步成长,都凝聚着组织的心血和信任。加入民建,不仅是身份的转变,更是思想的洗礼、责任的启程,让我明白个人价值如何与国家、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二、躬身实践、为民履职的“大舞台”
“为国履职、为民尽责”——这是民建会员的重要使命。组织培养我,更给了我履职尽责的广阔舞台。我立足自身行业,脚踏实地深入基层调研,提出《关于加速推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提案》、《关于加快青年企业家队伍培养的提案》、《关于宁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等,并在两会上多次建言。
民建人的担当,更在服务社会的行动中。从汶川地震捐款捐物,到参与“思源工程”扶危济困;从深入乡村调研扶贫,到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我们努力让“民建所能”对接“社会所需”。
三、薪火相传、永续奋斗的“精神家园”
七十年薪火相传,宁波民建与城市发展紧密相连。从改革开放初期“宁波帮”前辈敢闯敢试的开拓精神,到如今组织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推动品牌出海,应对美国对等关税的挑战,肩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区的重任,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中。我唯有不断学习,提升履职能力,方能不负组织信任和时代召唤。
同时,我更要做好“传帮带”,传承前辈爱国爱会、求真务实、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关心、帮助、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会员和企业家,让他们在民建大舞台上发光发热。
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让我们紧密团结,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行。在组织引领下,不断提升认知、强化使命、锤炼能力、躬身实践,为推动我市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迈上新台阶贡献民建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