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新传
——记民建全国优秀会员、温州市鸿运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庞健
发布时间:2012-11-22 10:51:28
|
作者: 陈建平
引 子
记得第一次见庞健,正值温州市“两会”期间。庞健作为市政协委员参加民建界别的分组讨论。当他进门的瞬间,我眼前一亮,他的相貌特征酷肖吴承恩笔下的唐僧“顶平额阔天仓满,目秀眉清地阁长”,出人意料的是,他在民建温州市第三总支成员中的绰号,就叫唐僧。但是他们所指“唐僧”并非如我以貌取人一般肤浅的见识,而是他内在的品行与温雅的个性……
学业有成 事业蒸蒸日上
庞健出生在书香门第的家庭。父母均在温州一家国有企业司职技术工作,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技术员。但在那萧墙祸起的年代,读书无用论的思潮席卷大江南北,学生纷纷罢课休课。当时正读高中的他不免受到波及,离开了接受知识的学生时代,进入一家企业当学徒。
不久,改革开放的潮流在温州喷薄,天生就有经济头脑的温州人纷纷到各地揭杆练摊。当时已成为国有企业正式职工的他,也坐不住了,于1989年辞职下海经商,创办了温州市鸿运皮革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经营,企业蒸蒸日上。当时的供应商嘉兴麂皮厂由于企业管理不善,资金运转困难。庞健见此,并没另起炉灶寻找供应商,而是以睿智的眼光,一眼就瞄准了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力和产品的前瞻性,适时给供应商企业注入大量的资金,还在企业管理、营销以及发展上为管理者指点迷津,使得企业恢复了元气,焕发了活力。后来,企业改制为浙江禾欣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庞健成为了大股东。后企业在深圳成功上市,为多元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受书香门第熏陶的庞健,离开学校那刻起就没有放松学习。经父母指导,在家业余时间补修了高中的课程。在经商的七、八年中,他越发感到知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感,于1997年报考浙江大学企业管理系,利用业余的时间修完专科和本科的课程。2003年报读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2009年就读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哲学国学博士班,眼下正研读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班。见他读书意兴,与玄奘义无反顾地赴西天取经的恒心和决心,如出一辙。
庞健,现任民建温州市委会副主委、市委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温州市民建企业家联谊会常务副会长、民建书画院副院长。此外,还担任温州市鹿城区工商联副主席、鹿城区慈善总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热爱会务 浇灌精神家园
庞健1995年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2006年经民主推荐、组织测评,走上了民建温州市第三总支主任的基层领导岗位。
在温州,无论领导、普通会员、还是机关干部,对庞健的评价都非常一致,他热心付出,有始有终;他认真做事,精益求精;他谦虚低调,默默奉献。多年来,他积极参与市委会的各项事务,不管什么事,只要交给他,他都做得很认真,很细致,能及时负责任地落实到位,因此,有什么难做的事,首先想到的是交给他。他不但参与做事,还积极出钱资助活动开展,他既是市委会领导,又是企业家,虽说有这个优势,但更为难得的是,他有一颗奉献的心和对民建事业的执着与热爱。
在他担任第三总支主任的五年期间,注意团结服务会员,注重发挥会员的个性和积极性,加强组织活动的政治性,基层领导班子凝聚力得到了加强,会内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总支面貌焕然一新。2009年5月,他带领支部会员在福建青云山举办封闭式的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座谈会,带头围绕科学发展观,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畅谈人生观与企业的发展,形式新颖,效果显著。2010年11月,组织总支全体成员赴文成红枫山庄举办“六个为什么”学习会,他为成员讲解了“六个为什么”的核心内容,强调了政治上要坚定,理论上要清醒,让与会成员有了深刻的认识。他注重发展新会员,吸收高素质的会员加入民建,许多新会员也因为他的个人魅力主动申请加入第三总支,随着近年新会员的增多,2009年他还申请在总支增设了一个支部,以根据新会员的特点开展组织活动,加强教育和引导。
那几年,庞健除了担任总支主任外,还兼着企业家联谊会的常务副会长、中青年工作委员会筹备组负责人、书画院副院长等会内职务。无论市委会的哪项活动,都活跃着他忙碌的身影,这些年他为会的工作默默付出了很多,他非常关心关注民建事业的发展,能及时总结工作的体会和感想,发现不足,及时向市委会领导提出自己的改进建议。他为民建事业发展义务付出的精神与认真负责的态度,得到市委会原主委朱贵远这样的评价:庞健同志几年如一日,坚持奋斗在会务工作的前线,为会的事业做了不少的贡献。虽然他做的都是些琐碎的会务,但我们会需要这样的基层工作者,需要这样的一种精神。
致富思源 投身公益事业
作为一名企业家会员,他时刻不忘为社会服务的职责。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他第一时间通过鹿城区慈善总会捐了5万元。四川汶川地震后,他一出手就捐了11万元。市委会成立民建温州市书画院时,在市展览馆举行为汶川灾区儿童赈灾义卖活动,他当场认购捐款达16万元。他不仅自己积极投身公益事业,还动员会员企业家捐款。2009年9月,配合温州市委统战部、民建市委会的“少数民族低收入群众增收帮扶行动计划”,他领导组织中青委筹备组成员成功承办了在该乡举行“走进畲族•扶贫助学联谊会”大型活动,总共募集了10多万元善款,他个人捐款3万元。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地方媒体纷纷做了宣传报道,扩大了温州民建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温州遭受台风袭击频繁,年年都有受灾的灾区,而他年年不厌其烦地捐款。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庞健陆续向社会捐款达100多万元。这其中还不包括会内活动的赞助。比如总支组织活动每年赞助3万或5万;又如,民建市老龄委每年举行重阳节活动,不仅赞助1万到2万,还为老同志赠阅一年的《温州都市报》;民建市企联会换届赞助5万元,年终节到慰问老同志等等。
他经常对周围的会员说:“为会的事业赞助一点钱最有意义,因为民建是我的精神家园。”他妻子有时埋怨他“天天不着家!”他回答说:“家庭是温馨的港湾,民建是精神的家园。”
(作者系《温州民建》编辑)
记得第一次见庞健,正值温州市“两会”期间。庞健作为市政协委员参加民建界别的分组讨论。当他进门的瞬间,我眼前一亮,他的相貌特征酷肖吴承恩笔下的唐僧“顶平额阔天仓满,目秀眉清地阁长”,出人意料的是,他在民建温州市第三总支成员中的绰号,就叫唐僧。但是他们所指“唐僧”并非如我以貌取人一般肤浅的见识,而是他内在的品行与温雅的个性……
学业有成 事业蒸蒸日上
庞健出生在书香门第的家庭。父母均在温州一家国有企业司职技术工作,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技术员。但在那萧墙祸起的年代,读书无用论的思潮席卷大江南北,学生纷纷罢课休课。当时正读高中的他不免受到波及,离开了接受知识的学生时代,进入一家企业当学徒。
不久,改革开放的潮流在温州喷薄,天生就有经济头脑的温州人纷纷到各地揭杆练摊。当时已成为国有企业正式职工的他,也坐不住了,于1989年辞职下海经商,创办了温州市鸿运皮革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经营,企业蒸蒸日上。当时的供应商嘉兴麂皮厂由于企业管理不善,资金运转困难。庞健见此,并没另起炉灶寻找供应商,而是以睿智的眼光,一眼就瞄准了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力和产品的前瞻性,适时给供应商企业注入大量的资金,还在企业管理、营销以及发展上为管理者指点迷津,使得企业恢复了元气,焕发了活力。后来,企业改制为浙江禾欣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庞健成为了大股东。后企业在深圳成功上市,为多元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受书香门第熏陶的庞健,离开学校那刻起就没有放松学习。经父母指导,在家业余时间补修了高中的课程。在经商的七、八年中,他越发感到知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感,于1997年报考浙江大学企业管理系,利用业余的时间修完专科和本科的课程。2003年报读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2009年就读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哲学国学博士班,眼下正研读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班。见他读书意兴,与玄奘义无反顾地赴西天取经的恒心和决心,如出一辙。
庞健,现任民建温州市委会副主委、市委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温州市民建企业家联谊会常务副会长、民建书画院副院长。此外,还担任温州市鹿城区工商联副主席、鹿城区慈善总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热爱会务 浇灌精神家园
庞健1995年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2006年经民主推荐、组织测评,走上了民建温州市第三总支主任的基层领导岗位。
在温州,无论领导、普通会员、还是机关干部,对庞健的评价都非常一致,他热心付出,有始有终;他认真做事,精益求精;他谦虚低调,默默奉献。多年来,他积极参与市委会的各项事务,不管什么事,只要交给他,他都做得很认真,很细致,能及时负责任地落实到位,因此,有什么难做的事,首先想到的是交给他。他不但参与做事,还积极出钱资助活动开展,他既是市委会领导,又是企业家,虽说有这个优势,但更为难得的是,他有一颗奉献的心和对民建事业的执着与热爱。
在他担任第三总支主任的五年期间,注意团结服务会员,注重发挥会员的个性和积极性,加强组织活动的政治性,基层领导班子凝聚力得到了加强,会内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总支面貌焕然一新。2009年5月,他带领支部会员在福建青云山举办封闭式的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座谈会,带头围绕科学发展观,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畅谈人生观与企业的发展,形式新颖,效果显著。2010年11月,组织总支全体成员赴文成红枫山庄举办“六个为什么”学习会,他为成员讲解了“六个为什么”的核心内容,强调了政治上要坚定,理论上要清醒,让与会成员有了深刻的认识。他注重发展新会员,吸收高素质的会员加入民建,许多新会员也因为他的个人魅力主动申请加入第三总支,随着近年新会员的增多,2009年他还申请在总支增设了一个支部,以根据新会员的特点开展组织活动,加强教育和引导。
那几年,庞健除了担任总支主任外,还兼着企业家联谊会的常务副会长、中青年工作委员会筹备组负责人、书画院副院长等会内职务。无论市委会的哪项活动,都活跃着他忙碌的身影,这些年他为会的工作默默付出了很多,他非常关心关注民建事业的发展,能及时总结工作的体会和感想,发现不足,及时向市委会领导提出自己的改进建议。他为民建事业发展义务付出的精神与认真负责的态度,得到市委会原主委朱贵远这样的评价:庞健同志几年如一日,坚持奋斗在会务工作的前线,为会的事业做了不少的贡献。虽然他做的都是些琐碎的会务,但我们会需要这样的基层工作者,需要这样的一种精神。
致富思源 投身公益事业
作为一名企业家会员,他时刻不忘为社会服务的职责。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他第一时间通过鹿城区慈善总会捐了5万元。四川汶川地震后,他一出手就捐了11万元。市委会成立民建温州市书画院时,在市展览馆举行为汶川灾区儿童赈灾义卖活动,他当场认购捐款达16万元。他不仅自己积极投身公益事业,还动员会员企业家捐款。2009年9月,配合温州市委统战部、民建市委会的“少数民族低收入群众增收帮扶行动计划”,他领导组织中青委筹备组成员成功承办了在该乡举行“走进畲族•扶贫助学联谊会”大型活动,总共募集了10多万元善款,他个人捐款3万元。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地方媒体纷纷做了宣传报道,扩大了温州民建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温州遭受台风袭击频繁,年年都有受灾的灾区,而他年年不厌其烦地捐款。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庞健陆续向社会捐款达100多万元。这其中还不包括会内活动的赞助。比如总支组织活动每年赞助3万或5万;又如,民建市老龄委每年举行重阳节活动,不仅赞助1万到2万,还为老同志赠阅一年的《温州都市报》;民建市企联会换届赞助5万元,年终节到慰问老同志等等。
他经常对周围的会员说:“为会的事业赞助一点钱最有意义,因为民建是我的精神家园。”他妻子有时埋怨他“天天不着家!”他回答说:“家庭是温馨的港湾,民建是精神的家园。”
(作者系《温州民建》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