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2012年5期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2012年5期
我的位置:主页  > 2012年5期
奏响生命最强音
——记民建会员、杭州市杰玛箱包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强
发布时间:2013-03-08 10:12:24
  |  
作者: 张秋萍
    民建新昌基层委员会第三支部如同一个快乐和谐的大家庭:支部成员们团结互助、和谐相处、情同手足。支部主任潘玉兴曾说,“三支部内的会员关系之所以有这么融洽,是因为老支部主任吕德龙带了个好头,他的为人处世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吕德龙不仅带出了一批优秀会员,还教导出了一个优秀的会员儿子,儿子叫吕强,杭州市杰玛箱包有限公司董事长。父子俩有许多相同点,同样是民营企业家,同样是乐于助人的典范,同样是爱民建、关心会员的民建会员。
    吕强于1973年出生于浙江新昌,那是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地方,故乡的黄土地养育了他,更造就了他如黄土地般淳朴、执着、热情、智慧的品格。
    作为上世纪90年代初的大学生,吕强其实是赶上了工作包分配的好时代,从浙江大学财经系外贸专业毕业后,他如愿分到了一家国有贸易企业。上班时间上班,下班铃响走人,按时领饷,适时度假,小日子过得安逸至极。但“安逸”两字似乎跟吕强天生有仇,毕业没几年,本来好好的企业骤然倒闭。
    万般无奈间,吕强萌发了自主创业的想法,杭州杰玛箱包有限公司的前身———方正箱包有限公司就这样诞生了。吃了几年现成饭的吕强走上了前途未卜的创业之路,这个决定也意味着吕强的人生从此告别“安逸”,奋勇拼搏,敢为人先,做一名市场经济大潮中无畏无惧的弄潮儿将成为他的宿命。
    “万事开头难”,白手起家创办一家企业并非易事,好在吕强也不是一个怕“难”的人,一旦打定主意办企业,就着手风风火火地干起来了。最初,他尝试着做些外贸小生意,慢慢地用赚来的钱作为原始资金购下了厂房;后来厂子规模大了,但资金紧张,他千方百计筹措,问朋友借、向厂家赊,这些问题吕强都碰到过,但每次他都能如期把钱还上。可以说,正是靠着“诚信”的筹码,他获得了圈内朋友的大力支持,并和一大批合作伙伴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让公司逐渐迈上了轨道。如今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更值一提的是,公司已拥有自己响当当的品牌“VERAGE”,并顺利在全球78个国家成功注册。
    成功是瞩目的,其发出的夺目光彩足以让世人为之振奋,但其背后隐藏的艰辛却只有造就成功的人才能体会。当年在企业发展上轨道后,吕强就打定主意要培育一个属于企业的自有品牌,因为他坚信,只有拥有国内甚至国际上独一无二的自有品牌,企业才会获得长久的生命力。为了培育这个自有品牌,吕强经历了很多。先是在国内申请注册时,就遇到了较大困难,更不用说注册国际商标了。但智者总能在关键时刻,让事态变被动为主动,一次偶然的客户交谈让吕强深受启发,从而想到了一个“曲线救国”的妙计:国际上,首先委托客户在英国注册VERAGE商标,然后以英国为基础,提出马德里注册申请,最后将权利回归杰玛箱包公司。在国内,委托国内知名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针对第一次申请注册时遭遇到的异议和争议提出答辩意见,最后获得国内的商标权利。
    公司在2002年获得国际国内商标注册双重成功,VERAGE品牌如愿在中国和欧洲都获得了保护。在国外市场打开局面之后,吕强一鼓作气,将他的VERAGE品牌带向国门之外的多个国家,并在全世界2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自己的代理。但随着中国制造成本的不断上升,劳动密集型模式被淘汰已经是可以预见的事实。吕强认为,唯有从品牌的研发和销售渠道上下功夫,现代企业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为了减少缩减渠道,吕强推出了“混合出柜”,即多个品种混合配货给经销商,减少了单品的发货数量。“成功总是青睐于智者”,果然,这一销售模式一推出,就受到国外经销商的追捧。
    “天道酬勤”,此言不假。吕强用自己敏锐的商业眼光和不懈的事业追求,换来了公司欣欣向荣的可喜景象,如今的杭州市杰玛箱包有限公司已是商界的一颗新星,所获荣誉也是玲琅满目:杭州市高新级数企业、杭州名牌、杭州市著名商标、杭州出口名牌,2008-2010年连续三年荣获杭州市百佳创新型外贸企业,被亚太传媒集团评为“改革开放30年影响中国皮具箱包行业的企业”,金融系统AAA级信用企业……
    如果人生是一曲乐章,那么敢于创业、乐于奉献的人奏出的必然是高亢激越、荡气回肠的乐曲,那是美丽生命的最强音!吕强创办企业不仅仅是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更是在践行一份社会责任。他曾说:“提升公司550名员工的工资水平,给员工们更大的发展空间,是杰玛公司面临的最重要的责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杰玛公司员工的劳动工资水平在同行中偏高。更值一提的是,杰玛公司的每个部门都是独立核算,中高层员工都采取独立核算的绩效奖金,在绩效高的部门里,奖金甚至达到工资的10倍。吕强的公司除了跟员工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外,还让他们拥有许多私营企业不具备的特殊福利,如提供带空调的员工宿舍、免费提供工作餐,员工生日到了,送去生日蛋糕,带去生日祝福,夫妻同是公司员工的,还可以分到夫妻房……“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杰玛的很多员工一旦进入公司,就会自觉选择留下来,作长期干下去的打算。难怪,在浙江企业频频遭遇“用工荒”的大环境下,杰玛箱包公司依然用工充裕,公司从来都不用像其他私营企业主那样常去火车站招工。
    吕强和父亲吕德龙一样也是中国民主建国会的会员,吕强不仅遗传了父亲助人为乐的基因,同时也继承了民建组织扶贫帮困的优良传统,他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2006年,为家乡的小学捐献25台电脑,并为他们搭建了网络;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通过红十字会捐款近35万元;2008年12月,当吕强得知公司员工张成慧家属身患癌症,还有一个正读小学的女儿,立刻捐款5万元,并赞助小孩读书至中学毕业的全部费用……吕强把扶贫济困当做了生活习惯,却从不以此炫耀。笔者觉得,正是吕强生活中的这一个个优秀的生活习惯,如同一个个和谐的音符,帮助吕强奏出了人生的最强音。
    (作者系民建新昌基层委员会第三支部会员,新昌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非遗保护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