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2012年6期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2012年6期
我的位置:主页  > 2012年6期
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
发布时间:2013-03-08 10:37:11
  |  
作者: 程 炜
    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作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这是十八大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决策,意义深远。
    回顾历史,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一举粉碎了长达十年之久祸国殃民的“四人帮”后,人们走出国门看到了世界各国都在进步,中国落后了,中国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如不迎头赶上去,就有被开除出地球的危险。党中央审时度势,召开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大力进行拨乱反正,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迅速地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到为“四个现代化”服务上来,实行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邓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深入人心,全国迅速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要大干快上,尽早地把“四人帮”造成的损失夺回来,成为亿万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但是实事求是地说,不少同志包括我在内,对发展的理解还是比较粗浅的,只是停留在数量和速度的概念上,追求的是数量多一些、速度快一些。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因而在建设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进行思考,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重视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把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党的十八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其意义非凡,进一步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走科学发展之路的坚定信心。先进思想为群众所掌握必将激发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成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物质力量。
    理论是指南针、方向盘。有了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前进就有了正确的方向。这十年间,我国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粮食实现九连增,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文化教育卫生和社会建设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大大提升。中央电视台近期播映的《数字看中国》,一组组令人鼓舞的数据反映了十年来科学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
    科学理论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险阻的法宝。这些年来,我国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在世界经济低迷、需求减少的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促和谐的要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政企合作共克时艰,实现了“稳中求进、转中求好”的可喜成绩。这十年间,我国相继遭遇了四川汶川、青海玉树等地特大自然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统一指挥、科学调度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伟大胜利,被许多国家称之为“奇迹”。
    科学理论是我们评判一切事物是非的重要标准。我们心中有了一杆秤,对于经济社会建设的项目,我们首先要论证是否符合以人为本、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是否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否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对外开放是否做到和平发展,对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我们就全力以赴积极地去做好,对违反科学发展观的项目,诸如一些劳民伤财、重复建设的形象工程,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经济利益的政绩工程,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危及子孙后代的隐患工程,坚决予以制止。科学发展观使我们少走弯路,挽回了许多经济损失。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统一战线各民主党派做好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当前我们的首要政治任务是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深理解十八大报告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把广大成员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目标,选择重点课题,开展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向党委政府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要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思想,努力提高民主党派工作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