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2013年2期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2013年2期
我的位置:主页  > 2013年2期
直击雅安芦山抗震救灾第一线
——民建会员、永康志愿者应敏在雅安灾区亲历军民抗震救灾
发布时间:2013-06-04 09:47:21
  |  
作者: 金 建
    4•20雅安芦山7级强震,又一次牵动亿万中国人民的心。我市民建会员、永康市艺术摄影学会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应敏得知地震消息的第一时间,立即拿起相机,前往灾区。他说,我既当一个志愿者,又当一个摄影师,准备用相机尽可能多的纪录下全国各地军民抗震救灾的感人画面。截止目前,应敏所拍摄图片有部分被《金华晚报》、新华社等新闻媒体采用,其感人事迹也在《金华晚报》上报道。 

    一路艰辛一路情
    20日得知四川雅安地震消息后,应敏约同一位影友一起带着摄影器材从永康出发,下午就到杭州机场,成都双流机场也有过关闭管制,在路上原定的好几班航班被取消了,到了机场才确定航班,因为航班延误,他们到成都时,已经是21日凌晨零点30分。
    应敏下机后就立即打出租车前往雅安,由于交通管制所有的车辆都在名山县出口下了,进出灾区的高速出口所有的车辆全部免费。成雅高速,应敏看到的一幕幕令人感动,公路上车子虽然很多但不拥挤,大多是去灾区方向的,运送救援物资的、各地的救援队伍的,运送的物资基本是帐逢、矿泉水、药品食品等。一车车的货物,一批批救援的队伍,有北京的、上海的,还有是香港的。让他看到了一股股中国抗震救灾的力量。
    到雅安已是凌晨5点,除部队及救护车外,其它物资、救援的汽车已经无法再向前通行,他们只能分头选择搭乘摩托车前往地震芦山县重灾区,由于通讯信号不畅,应敏和杨鸣放到芦山就分开了。
上车之前,应敏找了四十多岁的摩托车司机,为他加了油,因为路程很难估计,再加上路上边开边拍,同意谈好到目的地后再付钱。一路上应敏依稀可见残垣断壁,当地人和新闻上说芦山县城老城和龙门乡损坏最严重,应敏就直奔震中龙门乡。
    在隆兴村山溪沟,有一农户农家叫四十多岁的妇女叫王琼遇难了,母亲哭得很伤心,家里的楼子也全塌了,还有来到了宝胜乡的,农户也由于损毁严重。除了维持日常开销外,应敏把身带不多的钱一一捐给了他们,他说:“能够为灾区人民尽点心力,跟灾区人民的困苦比起来,这点艰难也就没什么了。”
    这一幕幕,摩托车驾驶员都看在眼里,到了目的地之后,这位曾经答应要收钱的司机执意不肯收车钱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先后在重灾区的三个乡的公路沿线,七八个村采访拍摄,搭乘了6次摩托车5次汽车,开车的当地人都不肯收一分钱。
    幕幕画面暖人心
    接下来的几天里,应敏奔波于芦山县内乡村,用相机真实纪录下了灾区救援中一个个感动的瞬间。
    在回芦山县龙门乡,应敏就看到了十几个子弟兵抬着一张席梦思床垫在行走,床垫上是一位受惊吓后无法行动的老人,脚下的是乱石横斜的山坡上,子弟兵们一步一步把老人抬到了平地带。
    泸州消防支队派出四十余名官兵赴芦山县的龙门乡、双石镇、公路沿线的多个乡村进行搜救,一直奋战到天亮,可爱的子弟兵正在政府所在地就地休息。
    在救灾物资发放点,应敏看到了井然的秩序,灾民们都自觉的排起了队伍,没有拥挤,志愿者们忙碌地工作着。当地的群众看到忙碌拍摄照片的应敏,都主动的问他要不要喝水,肚子饿不饿。
    下午五时少许,应敏来到了芦山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已是一片狼藉,天花板,电视机等医疗器械洒落一地,正在拍摄时候,一场强烈的余震又来了,头顶的石灰也掉落在应敏身上,大约持续了有三、五秒钟的时间,后来在电台上报道是5.4级的余震。这栋医院办公楼已无法使用,就在外面的空地上搭着一顶顶数十个帐蓬,十多个医疗单位在救援和等待伤员。
    一位来自宝兴县陇东镇先锋村李明产妇,儿子17日出生,20日早上就遇上了大地震,连家里震后的情况都不清楚,在成都安琪儿国际妇产科医院的帮助下,当天晚上就住进临时帐篷,一位该院的是助产士张小琴无微不至的为这位出生四天的婴儿用奶瓶喂奶。在地震重灾区,应敏说看到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特别的温馨。
    “我被救援人员和志愿者感动,也被灾淳朴的灾区人民感动。他们尽管有的房屋倒塌了,有的亲人走了,但我依然看到他们善良和依然坚强的内心。”应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