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晓端代表:关于全国统筹考虑有序发展和控制汽车增量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3-06-04 09:19:43
|
作者: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消费需求旺盛,在享受汽车便捷、高效的同时,也面临由此带来的交通拥挤、大气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
一、当前由于汽车无序发展带来的主要问题
1.平安畅通形势严峻。至2012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4亿辆,汽车社会来得太快,城市规划、道路建设、停车设施以及汽车文化、交通素养等各方面都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由此带来的安全和畅通问题非常突出。
2.污染严重影响民生。机动车尾气污染已经逐步成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影响城市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
3.能源安全饱受威胁。机动车石油需求占总石油消耗量的比例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我国是一个石油资源极其短缺的国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会达到60%左右,国内燃油供应压力巨大。
二、造成我国汽车无序发展的主要原因
1.部门分管协调少。汽车产业发展的同时,道路建设、能源供应、环境保护、交通管理等没有或来不及跟上,特别是各块分属不同部门,缺乏国家层面的统一规划和协调,导致各自为政、发展无序。
2.购车需求空间大。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快速提高,个人买车成为汽车消费主流,且仍有很大需求空间。
3.限控总量操作难。全国没有统一限控的政策,而地级城市限制购买机动车的行为又于法无据,使限控无法做到区域联动、统筹兼顾。
三、有序发展和统筹控制汽车增量的建议
1.摸清底数,划定“控制红线”。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根据中国实际情况,科学设定我国汽车发展的规划,划出车辆总数控制“红线”,建立健全涵盖道路基础设施、交通通行状况、环境影响、资源利用等内容的可持续交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合理规划协调各地区各城市间的交通供求量,实现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的交通动态平衡。
2.科学规划,确定“分配公式”。可建立全国统一的“城市汽车数量控制指标体系”,实行城市汽车总量控制制度和按计划投放号牌制度。
3.控制总量,实行“三个统筹”。一是全国联动,区域统筹,实行全国“一盘棋”,坚决杜绝类似上海不能上牌到江浙上牌的情况;二是总量控制,限、降统筹。降低9座以下小型机动车的使用率。三是双管齐下,政、经统筹。“限购令”属强制性、行政化手段,需要和其他手段配合使用,例如利用经济杠杆调控机动车购买和出行需求。
4.借鉴先进,力求“为我所用”。借鉴国外和我国上海拍卖车牌、北京摇号购车、贵阳号牌分类、广州配额管理等做法,在总结分析基础上,吸取经验教训和取长补短后,全国推行。
5.疏堵结合,保障“公交优先”。在法律上给公交以优先发展地位,并通过完善公交结构(如公交、地铁、轨道)、优化公交线路、建设方便快捷的换乘体系等措施,增强公交吸引力。
6.民主决策,建立“听证制度”。在确定政策、设定指标、实行“限号”等措施前,务必以听证会等形式,最大限度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更加科学、民主地决策。
(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政协报、浙江日报、中国日报、生活报、都市快报、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等媒体对该建议进行了报道)
一、当前由于汽车无序发展带来的主要问题
1.平安畅通形势严峻。至2012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4亿辆,汽车社会来得太快,城市规划、道路建设、停车设施以及汽车文化、交通素养等各方面都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由此带来的安全和畅通问题非常突出。
2.污染严重影响民生。机动车尾气污染已经逐步成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影响城市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
3.能源安全饱受威胁。机动车石油需求占总石油消耗量的比例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我国是一个石油资源极其短缺的国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会达到60%左右,国内燃油供应压力巨大。
二、造成我国汽车无序发展的主要原因
1.部门分管协调少。汽车产业发展的同时,道路建设、能源供应、环境保护、交通管理等没有或来不及跟上,特别是各块分属不同部门,缺乏国家层面的统一规划和协调,导致各自为政、发展无序。
2.购车需求空间大。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快速提高,个人买车成为汽车消费主流,且仍有很大需求空间。
3.限控总量操作难。全国没有统一限控的政策,而地级城市限制购买机动车的行为又于法无据,使限控无法做到区域联动、统筹兼顾。
三、有序发展和统筹控制汽车增量的建议
1.摸清底数,划定“控制红线”。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根据中国实际情况,科学设定我国汽车发展的规划,划出车辆总数控制“红线”,建立健全涵盖道路基础设施、交通通行状况、环境影响、资源利用等内容的可持续交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合理规划协调各地区各城市间的交通供求量,实现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的交通动态平衡。
2.科学规划,确定“分配公式”。可建立全国统一的“城市汽车数量控制指标体系”,实行城市汽车总量控制制度和按计划投放号牌制度。
3.控制总量,实行“三个统筹”。一是全国联动,区域统筹,实行全国“一盘棋”,坚决杜绝类似上海不能上牌到江浙上牌的情况;二是总量控制,限、降统筹。降低9座以下小型机动车的使用率。三是双管齐下,政、经统筹。“限购令”属强制性、行政化手段,需要和其他手段配合使用,例如利用经济杠杆调控机动车购买和出行需求。
4.借鉴先进,力求“为我所用”。借鉴国外和我国上海拍卖车牌、北京摇号购车、贵阳号牌分类、广州配额管理等做法,在总结分析基础上,吸取经验教训和取长补短后,全国推行。
5.疏堵结合,保障“公交优先”。在法律上给公交以优先发展地位,并通过完善公交结构(如公交、地铁、轨道)、优化公交线路、建设方便快捷的换乘体系等措施,增强公交吸引力。
6.民主决策,建立“听证制度”。在确定政策、设定指标、实行“限号”等措施前,务必以听证会等形式,最大限度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更加科学、民主地决策。
(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政协报、浙江日报、中国日报、生活报、都市快报、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等媒体对该建议进行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