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2013年3期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2013年3期
我的位置:主页  > 2013年3期
省委会印发改进工作作风实施意见提出联系基层服务会员具体要求
发布时间:2013-09-02 10:36:14
  |  
作者: 宣传处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进一步树立参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部署开展之际,省委会发出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基层服务会员的实施意见》,对全省民建各级组织和领导班子成员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会员提出了具体要求。
    《意见》提出,要完善落实联系会员和基层制度。完善落实省委会领导联系各市委会、县级基层组织、省属支部制度,省委会主委、副主委每人每年走访所联系市、县地方组织不少于1次,走访会员不少于10个。任期内,要走访所联系市、县地方组织的每个基层委员会和总支。走访联系要注重调查研究,通过召开座谈会,会员约谈,听取会员意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基层组织先进经验和做法。健全领导班子谈心会制度和述职评议制度,召开谈心会前,应充分听取各级组织和会员的意见、建议,届内开展二次省委会领导班子述职评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觉接受会员的监督。建立省委会机关干部联系支部制度,省委会机关每个处室联系二个市委会,配合联系领导做好联络调研工作,联系一至二个省属支部,一年参加支部活动不少于五次,重点做好指导基层支部开展活动,及时反映并尽力帮助基层和会员解决实际困难,建立基层组织学习交流基地,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意见》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调研,注重反映社情民意。省委会领导要领衔重点调研课题,每个重点课题成立课题组,力求形成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建议。省委会常委牵头专委会工作,省委会常委担任专委会主任,每年至少完成一个有较高质量的课题并转化为参政议政成果。建立社情民意的信息收集反馈机制,加强重要法规贯彻实施情况,党委、政府重大决策和社会热点问题的重点信息约稿工作,聘请一批特约信息员。完善信息报送网络,加大基层信息报送力度。建立会内企业家信息舆情收集制度,及时反映经济活动中的困难和问题,不定期召开骨干会员议政座谈会,听取会员对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及热点、难点问题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信息采用情况,加大与各地的联系互动,着力提高信息的参考价值。
    《意见》强调,要面向基层,突出会员,改进宣传理论研究。转变新闻报道文风,增强《浙江民建》会刊的可读性、针对性,及时发放至基层会员,精简、压缩领导活动和常规会务报道,加强鲜活的现场报道、实用的经验报道、生动的人物报道。深入基层采访,坚持把会员和基层作为宣传报道的重点,用更多版面反映基层组织创新成果和优秀会员风采。提倡写短写新稿件,做准做活标题,避免千篇一律的会议报道格式。发挥理论研究在指导会务实践中的作用,年度理论研究主题要根据会务工作需要来确定,要注重总结提升会务实践中的创新做法,注重理论成果的实际指导意义。
    《意见》指出,要做实服务会员企业工作。开展好“基层服务周”活动,为会员企业提供投资、科技、人才、融资服务。举办民建会员企业春季、秋季人才专场招聘会。建立由企业家和专家学者为主的社会服务专家库,为企业提供权益维护、管理咨询、项目对接服务。宣传推介会员企业,争取每年有10位优秀会员企业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宣传报道。加强会员企业家的培训和交流。以“民建企业发展微论坛”、“建华课堂”形式举办讲座、主题论坛和企业家培训班。建立企业家协会行业分会,开展行业活动。组织会员企业家参加境内外交流合作,扩大企业家视野,促进素质提升。打响“思源工程”品牌。为会员企业家搭建服务公益、回报社会的服务平台。每年评选表彰20位思源工程爱心会员。
    《意见》要求,要改进会风、文风,提高办会办文效率。切实减少各类会议活动。能不开的不开,能合并的合并召开。建立省市委会机关便捷网上会议平台,总结交流、工作部署且不涉密的会议,尽量在网上召开。一年四次常委会中,一至二次在市委会召开,总结交流市委会和专委会工作。推进会务公开,扩大会员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建设信息化工作平台,开设会员网络议政信箱等,及时反映会员的意见建议和利益诉求,提高会员参与会务的程度。精简文件简报。没有实质内容或新的工作要求、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一律不发。能以信笺头、“白头”文件等形式印发的,不以“红头”文件形式印发。一般不搞专项工作简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党政机关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要求和具体规定,规范接待工作,厉行勤俭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