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进取 团结协作
——记省先进基层组织台州市直总支
发布时间:2013-09-02 10:57:16
|
作者:
近年来,台州市直总支始终坚持贯彻中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结合台州经济社会建设,切实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积极开展各项社会服务活动,开拓进取,团结协作,为振兴台州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出了应有的积极贡献。
参政议政,是各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也是最重要的职能。几年来,市直总支一直认真地履行着作为民主党派的这一职责,并为履行这一职责而不断研究调研的定位和基点。
比如,如何推动台州“可持续发展”。事实上“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它涉及许多微观领域。它包含三大板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近十多年来台州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这快速发展的势头下,“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日益突出。
因此,市直支部会员们与时俱进、积极思维,从台州实际出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不少有较大影响的调研报告,为市政府提供较有价值的决策支持。比如:赵跃进的《让台州机械制造业走向国际化的建设》、集体提案《要切实解决“菜篮子”放心工程》、王军祥的《统筹规划、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何赛英起草的《打造节约型社会,实现全市代收费“一卡通”》、林坚刚起草的《关于科学编制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冯根聪起草的《关于促进台州市沿海产业带又好又快发展的建议》等等调研文章和提案,均分别被选送政协大会发言,得到市政府的高度评价和采纳。
近年来,由市直支部会员参与的调研和提案在数量(每年均有数十个之多)和质量上均上了新台阶,成为台州市委会调研工作的骨干力量。除以上举例外,郭和金、周夏龙、谢继莉、孙丽萍、孙正兴、赵瑛、施群力等会员都积极投入提案工作,并且不断涌现出新的人才,市直支部的参政议政工作呈现出蒸蒸日上,朝气蓬勃的态势。
把握形势,积极组织各种学习教育活动,提高团队的政治理论水平。思想建设是民建组织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几年来,市直支部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任务要求,并结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采取多种形式积极组织会员参与各种政治学习和理论学习,比如支部生活会形式学,与兄弟支部联手学,推荐会员参加市委市政府(如统战部)举办的培训班,以及省委会培训班等。通过各种学习和培训活动,市直支部的整体队伍素质得到不断地提高。
适应需要,积极吸收高素质的年轻新会员,提高团队的人才力量。市直总支不断在市直机关、经济界和企业界中发现和挖掘高素质人才,并积极配合做好沟通和考察工作,为引进人才、提升市直组织力量奠定基础,会员素质和会员年龄结构不断趋优,队伍的整体特色优势不断显现,大大强化了市直总支的团队合力。
体现特色,积极组织各项调研和交流活动。近年来,市直支部结合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努力克服市直总支在经费上的困难,每年组织各项调研活动和交流活动。通过调研,积极发挥党派基础组织的参政议政作用;通过交流,提高市直总支的自我完善能力,从而提高战斗力,努力构建生动活泼、积极和谐的市直团队。
比如,考虑到与台州经济模式的可比性,赴金华考察和调研义乌小商品市场,并与当地民建支部进行座谈和交流。又比如,组织全体会员与温州平阳支部进行友好切磋和交流,并进行温州经济增长方式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台州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其他突出问题(与温州、嘉兴、绍兴比较)》奠定基础。为宏扬先人革命精神,组织全体会员到号称“我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三门亭旁镇,缅怀革命老区,参观亭旁镇博览馆,接受革命教育。
发挥优势,积极参与台州市委会工作,推荐骨干会员加入市委会参政议政研究会和妇女委员会,并担任了参政议政研究会和妇委会的领导成员,为市委会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输送了人才,贡献了力量。
社会服务是参政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市委会鼓励民建会员积极投身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的实践,涌现出一批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比如:近年来,总支会员周夏龙及其领导下的玉宏房地产集团,热心致力于台州的现代化城市开发建设事业,年缴纳税金均超4000万元。作为一位普通的民营房产企业家,周夏龙会员近年来先后为“献真情、送温暖、捐资助学、扶贫解困、救难济危、拥军拥政及推动地方文化体育事业”慷慨解囊捐赠达500多万元,为台州社会和各党派树立了形象和榜样。
又如,何赛英会员积极鼓励国外的两个弟弟回国工作、报效祖国科学事业。他们放弃国外优厚的收入和待遇,以较强的实力,经教育部批准,受聘于母校(报聘单位)浙江大学,成为浙江大学最有实力的教授、博士导师、以及学科领头人。
回顾过去,我们深知责任重大;展望未来,我们倍感任重道远。21世纪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也给我们为振兴台州经济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不断成长的市直总支一定会在民建市委会的领导下,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台州市直总支)
参政议政,是各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也是最重要的职能。几年来,市直总支一直认真地履行着作为民主党派的这一职责,并为履行这一职责而不断研究调研的定位和基点。
比如,如何推动台州“可持续发展”。事实上“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它涉及许多微观领域。它包含三大板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近十多年来台州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这快速发展的势头下,“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日益突出。
因此,市直支部会员们与时俱进、积极思维,从台州实际出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不少有较大影响的调研报告,为市政府提供较有价值的决策支持。比如:赵跃进的《让台州机械制造业走向国际化的建设》、集体提案《要切实解决“菜篮子”放心工程》、王军祥的《统筹规划、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何赛英起草的《打造节约型社会,实现全市代收费“一卡通”》、林坚刚起草的《关于科学编制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冯根聪起草的《关于促进台州市沿海产业带又好又快发展的建议》等等调研文章和提案,均分别被选送政协大会发言,得到市政府的高度评价和采纳。
近年来,由市直支部会员参与的调研和提案在数量(每年均有数十个之多)和质量上均上了新台阶,成为台州市委会调研工作的骨干力量。除以上举例外,郭和金、周夏龙、谢继莉、孙丽萍、孙正兴、赵瑛、施群力等会员都积极投入提案工作,并且不断涌现出新的人才,市直支部的参政议政工作呈现出蒸蒸日上,朝气蓬勃的态势。
把握形势,积极组织各种学习教育活动,提高团队的政治理论水平。思想建设是民建组织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几年来,市直支部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任务要求,并结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采取多种形式积极组织会员参与各种政治学习和理论学习,比如支部生活会形式学,与兄弟支部联手学,推荐会员参加市委市政府(如统战部)举办的培训班,以及省委会培训班等。通过各种学习和培训活动,市直支部的整体队伍素质得到不断地提高。
适应需要,积极吸收高素质的年轻新会员,提高团队的人才力量。市直总支不断在市直机关、经济界和企业界中发现和挖掘高素质人才,并积极配合做好沟通和考察工作,为引进人才、提升市直组织力量奠定基础,会员素质和会员年龄结构不断趋优,队伍的整体特色优势不断显现,大大强化了市直总支的团队合力。
体现特色,积极组织各项调研和交流活动。近年来,市直支部结合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努力克服市直总支在经费上的困难,每年组织各项调研活动和交流活动。通过调研,积极发挥党派基础组织的参政议政作用;通过交流,提高市直总支的自我完善能力,从而提高战斗力,努力构建生动活泼、积极和谐的市直团队。
比如,考虑到与台州经济模式的可比性,赴金华考察和调研义乌小商品市场,并与当地民建支部进行座谈和交流。又比如,组织全体会员与温州平阳支部进行友好切磋和交流,并进行温州经济增长方式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台州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其他突出问题(与温州、嘉兴、绍兴比较)》奠定基础。为宏扬先人革命精神,组织全体会员到号称“我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三门亭旁镇,缅怀革命老区,参观亭旁镇博览馆,接受革命教育。
发挥优势,积极参与台州市委会工作,推荐骨干会员加入市委会参政议政研究会和妇女委员会,并担任了参政议政研究会和妇委会的领导成员,为市委会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输送了人才,贡献了力量。
社会服务是参政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市委会鼓励民建会员积极投身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的实践,涌现出一批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比如:近年来,总支会员周夏龙及其领导下的玉宏房地产集团,热心致力于台州的现代化城市开发建设事业,年缴纳税金均超4000万元。作为一位普通的民营房产企业家,周夏龙会员近年来先后为“献真情、送温暖、捐资助学、扶贫解困、救难济危、拥军拥政及推动地方文化体育事业”慷慨解囊捐赠达500多万元,为台州社会和各党派树立了形象和榜样。
又如,何赛英会员积极鼓励国外的两个弟弟回国工作、报效祖国科学事业。他们放弃国外优厚的收入和待遇,以较强的实力,经教育部批准,受聘于母校(报聘单位)浙江大学,成为浙江大学最有实力的教授、博士导师、以及学科领头人。
回顾过去,我们深知责任重大;展望未来,我们倍感任重道远。21世纪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也给我们为振兴台州经济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不断成长的市直总支一定会在民建市委会的领导下,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台州市直总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