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2013年4期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2013年4期
我的位置:主页  > 2013年4期
从“草根”浙商到儒商
——记民建会员、省政协委员、湖州纳尼亚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戴顺华
发布时间:2013-10-30 11:09:22
  |  
作者: 郑 丽
    坚韧、创新 凝就企业的华丽转型
    1991年,戴顺华高中毕业,进入了杭州喜得宝集团做学徒。在喜得宝的几年里,戴顺华从一个生意的“门外汉”开始逐渐熟悉起企业经营的流程。他活泛的脑子里,也早早地显示出不甘人后的智慧和与众不同的商业才能。他渐渐发现自己对经商很有兴趣,于是,1996年,整个丝绸行业遭遇低潮,许多轻纺厂或停产或转向时,戴顺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租下当时已经亏损了很多的杭兴丝绸印染厂染色分厂,通过一年的辛勤努力,硬是把已经亏损的车间拉到盈利的行列。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党的富民政策的深入,戴顺华果断抓住机遇,1999年他和几位朋友成立了长兴恒烨纺织有限公司,2002年又注册成立了浙江恒鑫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戴顺华带领全体员工团结拼搏,锐意进取,使浙江恒鑫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实现了三大跨跃:年销售收入超亿元,带动周边上千台织机户收入稳步上升,企业为社会提供500多个就业岗位,从一家无名企业跨入县、市重点企业、省成长型企业。
    成功,总是青睐于不断进取的人。面对已经取得的成绩,戴顺华并不满足。他清楚地认识到纺织印染存在着高能耗、高排放、低利润等问题,这些困境必将制约着公司的发展,要破解公司困境,就要改革创新、调结构、促转型。经过深入调研,戴顺华决定涉足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广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2009年,他收购了浙江金巴开植物制品有限公司,引领着自己的企业顺利地走进了纳尼亚时代。2010年,“纳尼亚”又以主发起人的身份联合多家企业涉足金融行业——创立长兴恒立小额贷款有限公司。2011年5月,戴顺华根据国家节能减排、转型升级的政策导向,实施“遵循源头控制、运用科学管理的现代印染技改项目”,计划用3年时间对原有软、硬件进行升级,淘汰更新所有生产设备,引进ERP等管理手段。至此,戴顺华成功跨行业涉足了生物医药、金融服务,完成了从恒鑫世界到纳尼亚时代的华丽转型。
关心、爱心 点滴见真情
    仁者乐山,厚德载物;智者乐水,从善如流。无论是做人、办企业、做商会,都要有心中之“道”。戴顺华说:“人活在世上,应尽到孝道,懂得回报。尤其对于有责任感的人来说,应当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现如今,企业发展了,做大了,变富了,那么答谢社会、回馈桑梓就成为他自觉的行为。
    自创办企业以来,戴顺华的公司就提出了“真心伙伴,同创共享”的企业精神。几年来,这八个字已经深深地镌刻在公司每一个员工的心头。早在2003年,公司就从企业的利润中拿出一部分资金,成立了员工慈善基金会和员工子女教育基金会。每逢员工有困难时,基金会就会帮助他们,对于员工子女考上高等院校,也会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为了让员工多掌握一门技术,公司掏出腰包,免费让员工分批次进行驾驶员培训。公司给员工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和医疗保险等等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凡是恶劣天气,戴顺华总是接送员工、看望员工。逢年过节、狂风暴雨、高温酷暑总有他的身影在车间里与员工同在。大音稀声,大象无形。他将老子哲学中“稀声、无形”的境界演绎得淋漓精致。
    戴顺华说不出什么豪言壮语,他心里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源于成功者对社会的回馈,那是绿叶对根的情意。红旗村是“村企心连心,共建新农村”活动的结对村,村里原有一条既狭窄又坑坑洼洼的道路。百姓的出行,村里经济的发展都受制于这条路。面对此景,戴顺华一次性为家乡道路建设捐资50万元,极大的缓解了村里修路工程资金缺口问题。
    村民周应夫家里经济条件较为困难,一时筹措不到购买设备的资金,他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与他联系,帮他垫付了这笔启动资金。为了打消乡亲们产品销路的顾虑,他主动与织机户签订产品购销合同,让他们吃了“定心丸”。“要是亏本算我戴顺华的,赚钱是你们的”。能喊出这样的话,足见戴顺华的真心诚意和对于前景的自信。为新农村建设献爱心、出力量、做贡献,帮助农民兄弟脱贫致富。“致富思源不忘本,回馈社会多报恩”。他用自己的满腔热忱践行着这一句话。
    镇上有一所敬老院,由于建造年代有些久远,许多配套设施都跟不上了。镇里决定要重建敬老院时,他毫不犹豫地出资15万元,用于基建和设施的改善。现在,他只要有空,就时常会带着自己的儿女到敬老院去走一走,去献一份爱心。他说这样做是形式大于内容,目的是让儿女们从小懂得如何关爱需要帮助的人。
从农村走出来的戴顺华,深知教育对于农家子弟的重要。知识改变命运,前些年国家还没有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每学期几百元的书杂费,对于没有什么经济来源的寒门学子而言,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每当开学前夕,戴顺华会专程把有关费用送到孩子家里。这几年来,戴顺华就农村建设、养老院、学校、贫困学生、困难户、生病员工、各类灾害的捐助累计达602万元,获县慈善总会2010年度县慈善奖。2011年,被民建中央授予“民建全国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戴顺华说:“尽我的力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尽可能让他们的生活有所改善,但实际上我个人的力量还是很有限的,我只是希望通过我和企业的慈善行动能推动一种社会力量。现在,需要帮助的人还有很多,希望我们的行动能带动更多有社会责任感,有同情心的人来表善心、行善事。”
    “君子常怀德,甘霖润苍天”,戴顺华无时无刻都在奉献着爱,温暖人心,历久弥香。
    作为民建会员、浙江省政协委员、湖州市人大代表,戴顺华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他常深入田间地头,关心民瘼,为百姓冷暖奔走疾呼,尽可能地把群众的意愿与智慧转化为两会的议案提案,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依据。特别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等等都是他一直以来关注的焦点,年年都会撰写与此相关的议案提案提交给“两会”。
    从企业的华丽转型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戴顺华正由“草根”浙商朝儒商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