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延年同志生平
发布时间:2013-10-30 11:13:26
|
作者: 组织处
孙延年同志,1922年12月出生,浙江杭州人,1951年3月加入民建。1954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1951年12月,任杭州民生药厂副总经理。1954年11月,任公私合营民生药厂副厂长。1956年10月,任杭州市轻工业局副局长。1957年4月,任民建杭州市委会副主委。1958年10月,任杭州民生药厂副厂长。1962年5月起,历任民建浙江省委会副秘书长、秘书长、副主委兼秘书长、副主委、代主委。1988年12月起,历任民建浙江省第三届、第四届委员会主委。1997年4月起,历任民建浙江省第五届、第六届委员会名誉主委。1999年12月退休。他是中国民主建国会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杭州市第一届、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浙江省委员会委员,第五届、第六届浙江省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杭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
孙延年同志热爱祖国,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结合实际,认真贯彻中共浙江省委和民建中央工作部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作风细致扎实,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他勤奋好学,恪尽职守。为人正直、关心群众、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严于律己、生活简朴、清正廉洁。他以多党合作和民建事业为重,坚持原则,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得失。他的优良品质,受到了广大民建会员的尊敬和爱戴。是广大会员的良师益友和学习榜样。
孙延年同志长期从事民建工作,热爱民建事业,是我省民建组织的优秀领导。他出身于民族工商业者家庭,解放初就加入民建,进入“华东革大浙江分校学习”。在抗美援朝爱国运动中,他以高昂的爱国热情,带队参加示威游行,带头组织捐献物资。在民生药厂工作期间,积极参加资本主义工商业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工作,1954年,民生药厂成为杭州市第一批公私合营企业;1956年,他被推选为全国青年积极分子,赴京出席全国工商界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1962年,他调入民建浙江省委会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虽身处逆境,但仍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从未动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担任民建浙江省委会领导职务,在“坚定不移跟党走,尽心竭力为四化”行动纲领鼓舞下,积极开展经济技术咨询服务、工商专业培训、安置待业青年、支边扶贫、“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创办钱江业余学校等,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十分重视调查研究,主持筹建了省委会政策研究委员会,并担任第一任主任。当时他虽已年逾古稀,深入温州、舟山等地考察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力求提出的意见建议切合实际,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他的主持下,以省委会名义提出的有关粮食十策、国企改革、发展生猪生产经营、股份合作制经济、流通领域、旅游业发展等建议,受到了省委书记及有关部门的重视。他高度重视省委会组织建设,重视领导班子政治交接、新老交替,注重培养选拔年富力强、政治素质好、与中共真诚合作、德才兼备的中青年优秀干部,使民建组织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他高风亮节,1993年就致信民建中央孙起孟主席,主动恳请不再担任省委会主要领导职务,孙起孟主席对此作高度评价,称赞他在全会起了表率作用。在不再担任省委会领导职务后,他一直关心支持省委会各项工作,关心国家大事,坚持参加省委会老同志学习组活动,忠实履行会员义务。
孙延年同志热爱祖国,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结合实际,认真贯彻中共浙江省委和民建中央工作部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作风细致扎实,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他勤奋好学,恪尽职守。为人正直、关心群众、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严于律己、生活简朴、清正廉洁。他以多党合作和民建事业为重,坚持原则,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得失。他的优良品质,受到了广大民建会员的尊敬和爱戴。是广大会员的良师益友和学习榜样。
孙延年同志长期从事民建工作,热爱民建事业,是我省民建组织的优秀领导。他出身于民族工商业者家庭,解放初就加入民建,进入“华东革大浙江分校学习”。在抗美援朝爱国运动中,他以高昂的爱国热情,带队参加示威游行,带头组织捐献物资。在民生药厂工作期间,积极参加资本主义工商业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工作,1954年,民生药厂成为杭州市第一批公私合营企业;1956年,他被推选为全国青年积极分子,赴京出席全国工商界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1962年,他调入民建浙江省委会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虽身处逆境,但仍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从未动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担任民建浙江省委会领导职务,在“坚定不移跟党走,尽心竭力为四化”行动纲领鼓舞下,积极开展经济技术咨询服务、工商专业培训、安置待业青年、支边扶贫、“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创办钱江业余学校等,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十分重视调查研究,主持筹建了省委会政策研究委员会,并担任第一任主任。当时他虽已年逾古稀,深入温州、舟山等地考察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力求提出的意见建议切合实际,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他的主持下,以省委会名义提出的有关粮食十策、国企改革、发展生猪生产经营、股份合作制经济、流通领域、旅游业发展等建议,受到了省委书记及有关部门的重视。他高度重视省委会组织建设,重视领导班子政治交接、新老交替,注重培养选拔年富力强、政治素质好、与中共真诚合作、德才兼备的中青年优秀干部,使民建组织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他高风亮节,1993年就致信民建中央孙起孟主席,主动恳请不再担任省委会主要领导职务,孙起孟主席对此作高度评价,称赞他在全会起了表率作用。在不再担任省委会领导职务后,他一直关心支持省委会各项工作,关心国家大事,坚持参加省委会老同志学习组活动,忠实履行会员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