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2008年2期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2008年2期
我的位置:主页  > 2008年2期
最好的医生是你自己——钟南山“养生经”(一)
发布时间:2009-12-03 17:09:25
  |  
作者: 黎 蘅
    他今年已经71岁了,然而身板仍然笔挺得像个年轻小伙子。他很忙,但运动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甚至把跑步机摆到了床边,再忙也要在上面跑上10分钟。他曾遭遇人生最沉重的打击———长年的劳累使他出现了小面积的心肌梗死,然而他却从这次挫折中领悟了另一种人生的道理:工作并非生活的全部,轻伤就要下火线……
 他,就是中华医学会会长、著名的呼吸道疾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1年多前,当他作为多哈亚运火炬手,以矫健的奔跑姿势压轴出场的时候,无数观众惊叹:都古稀老人了,为什么看起来就那么年轻?他有什么养生秘诀?
 最近,钟南山首次公开了自己宝贵的养生心得。他告诫所有因为事业而忽视了健康的人们:在影响健康的决定性因素中,遗传、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因素都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唯有生活方式,我们可以自己选择,因此,我们应该记住———最好的医生是你自己
 钟南山公开“养生经”:心理平衡,午睡、不熬夜,每顿必吃蔬果,再忙也要运动
要健康先有健康生活方式
 我今年71岁了,但很多第一次见到我的人总不相信我的年龄,都说“你有那么老吗?”这里,涉及到了一个自然年龄和生理年龄的问题。所谓自然年龄,就是我们实际的年龄,例如我今年71岁。而生理年龄,就是你身体功能、形态等表现出来的年龄。例如一个30岁的人看起来像40岁,那么30岁是他的自然年龄,而40岁则可以理解为他的生理年龄了。而在中国,高收入人群老得特别快,30~50岁人,其自然年龄往往比生理年龄早10~13年。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生活压力、精神压力和无规律的生活就是催人衰老的“杀手”。
 能够影响健康的因素,总的来说分为内因和外因。遗传是内因,它所起的作用大概占了15%。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医疗条件和生活方式都属于外因,其中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占的比例最大,达到65%。而生活方式与其他影响因素最大的区别则在于,它是唯一可以由我们自己选择的因素,我们可以控制它、改变它,从而让自己生活得更健康。因此,通向健康、延缓衰老的道路,第一步就应该从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做起。
 那么,什么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呢?按世界卫生组织总结的标准,健康有四大基石:心理平衡、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我认为应该再加一个,就是早防早治。
生活有目标,长寿几率高
 在所有“健康基石”中,心理平衡是最重要的,也是很多成功人士最难做到的。有一位著名的医学家曾经说过:“在所有对健康不利的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命的是不良情绪和恶劣的心境。这些情绪包括了忧虑、惧怕、贪求、怯懦、愤怒……”
 这句话很有道理。大家也许不知道,我们人体每天其实都会产生3000多个癌细胞,但为什么并不是人人都会得癌症呢?这是因为,在我们身体里面有一种“自然杀伤细胞”,它们的职责就是专门攻击、消灭癌细胞。但有研究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如果一个人整天处于情绪低潮中的话,“自然杀伤细胞”的威力就会下降20%以上。换句话说,一个人如果整天心情不好、忧郁、焦虑,他对癌症的抵御能力就会大大降低。
 怎样才能保持心理平衡呢?我的经验是首先给自己的生活设立一个目标。英国有科学家在40~90岁的人群里做了一个7年的追踪调查,在这一人群中,有60%的人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被定为A组;有5%的人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被定为B组;还有35%的人对有没有生活目标不确定,被定为C组。结果,7年过去了,B组中有3000人病死或者自杀,比A组足足高了1倍,而B组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也比A组多了一倍。我想这个例子就是为什么要树立生活目标的最好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