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2013年6期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2013年6期
我的位置:主页  > 2013年6期
创设四大工程 共建美丽乡村
——慈溪市基层委员会帮扶掌起镇古窑浦村纪实
发布时间:2014-01-26 16:48:52
  |  
作者: 慈溪市基层委员会
    为打造社会服务新基地,创立社会服务新品牌,2012年底,经多方调研和协调沟通,慈溪市基层委员会与掌起镇古窑浦村结成了民建美丽乡村共建村,并以“同心•共建•和谐”为主题,创设了以村落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工程、村落文化品质提升工程、村落医疗教育和科技法律援助工程、村民创业增收助富工程等四大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结对帮扶计划,力争经过三年努力,依托民建会员及会员企业优势,使该村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美丽乡村。
    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工程,帮助改善村落面貌。古窑浦村由沿海小渔村发展而来,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慈溪市基层委员会通过与市、镇有关部门沟通协调,规划重点建设该村主要河道的栏杆、修建古中路、改建标准厕所,积极实施森林村庄创建。通过村庄基础生活设施改建,力争使该村面貌有明显改观。
    开展文化品质提升工程,积极营造文明乡风。为提升古窑浦村文化品质,创建一个富含文化底蕴的文明村庄,慈溪市基层委员会对该村的学校、村落文化宫、卫生服务站等设施进行了全面调研,重点拟从三个方面进行提升:一是与市第二实验小学结对,提升古窑浦小学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二是改造村老年活动室,建设一个居家养老场所,帮助村里老年人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三是每年有选择地完成1到2个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实施“书香”工程、文化大礼堂建设等工程。为提高村级文化设施运行实效,慈溪市基层委员会还联系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的有关专家,对古窑浦村开展十强村落文化宫创建工作进行了实地指导,并向村里赠送了篮球架和乒乓球桌,对村内部分健身娱乐场地进行重新划线、改造灯光,为村民健身娱乐创造了好的环境。
    开展医疗教育和科技法律援助工程,保障村民生产生活品质。古窑浦村地段相对偏僻,村民就医问药极为不便,为帮助解决村民就医看病难等问题,慈溪市基层委员会联系市第六医院与该村结对,并建立了市内专家名医每月一次到该村卫生服务站开展坐诊的制度。同时,还对村医疗卫生服务站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了改装,极大地改善了村民就医环境,方便了村民就医。为更好地帮助村民生产生活,慈溪市基础委员会将每年组织民建会员到该村集中开展一次大型的农技、法律等三下乡服务活动,并对该村生活有困难的学生和重病人员进行重点救助。
    开展村民创业增收助富工程,提升生产生活质量。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当前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慈溪市基层委员会共建美丽古窑浦的主要任务。为提高村民收入,拓展延伸水蜜桃产业,基层委员会充分发挥民建培训基地优势,联合会员企业创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向村里赠送了电脑,并搭建了电子销售平台。会员企业公牛集团主动安排村民到企业就业,引导村民自办企业转型升级,把生产任务外包给村民,使企业和村民获得双赢。
    结对共建村的建设,使民建慈溪市基层委员会的社会服务工作由原来的分散性活动转变为基地式服务,并实现了跟踪服务、全程服务和个性化服务,使服务对象真正受益。由于民建会员和会员企业的无偿奉献,慈溪民建美丽乡村共建村的创建活动顺利开展,并得到当地村民的一致认可,也增进了当地村民对慈溪民建的了解,拉近了党派与群众的距离,为“品质之城、幸福家园”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