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2014年2期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2014年2期
我的位置:主页  > 2014年2期
夏日养生:少苦多辛 补肺养心
发布时间:2014-06-03 12:00:26
  |  
作者:
    盛夏,人往往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而且还很容易上火。民间素有“夏天吃苦”一说,主要认为夏季吃苦能打心火,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像苦瓜、苦菜、凉茶这些有清热解暑作用的食物,一直是人们夏季餐桌上的“香饽饽”。
    然而有专家认为,这种说法并不是很妥当。苦味是旺心气的,夏季心火本来就旺,如果此时过多食用苦味食物,心神更易涣散。而且,过重的苦味或进食苦味食物较多,会引发胃部不适,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吃“苦”过多,反而心火旺
    在自然界中夏季以火热为主,人体的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这就是常说的夏季心火旺。“心火”大体指心火过盛,会导致心阴虚,轻者觉得疲劳、烦躁易怒、口舌生疮、口干口苦,重者胸闷、气短、心慌、失眠,甚至会引发头晕头疼、耳鸣。
    在中医的“五味”中,苦与心相对应,苦味可旺心气。这个季节,心已经很苦了,再吃“苦”的,苦上加苦,心就不堪重负。
    需要指出的是,苦瓜苦菜等苦味食物中含有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同时苦味可通过刺激舌头上的味蕾,增进唾液分泌,刺激胃液和胆汁的分泌,从而增进食欲,促进消化。但是,这些苦清的多是胃肠之火和泻肝胆之火,清的却不是心火。对于心火过旺的人,过重的苦味或苦味食物吃得较多,胃里就会不舒服,出现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所以,夏季应少吃苦。
    增辛,以养肺气
    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按中医的“五行”说,金属于肺。而火克金,心火旺则易导致肺虚。在五味中,辛与肺相对应。所以应该“抑火扶金”,多食辛辣的,可避免心气偏亢,有助于补益肺气和活血、通窍、化湿等功用。
    民间常说的“夏吃姜”不无道理。姜就是辛辣的,另外,还可以吃葱白、蒜、辣椒等味道偏辣的食物,其中辣椒吃点即可。
    “以养肺气”,应少吃寒的食物。因为苦寒往往相连,极易引起肺虚。特别是刚从冰箱内取出的食物,先别急着吃,在常温下多放一会儿,如果能加热的尽量加热,且一次不要吃得太多。至于冰糕、冰镇饮料等,最好免了吧。
    养心,不可掉以轻“心”
    夏天,人们很注意提防“肺虚肾亏”,而对处于很旺地位的“心”的保养,却常常忽略。所以,夏季养心尤为重要。养心关键在于戒怒戒躁,少发脾气,保持一种气定神闲,笑口常开的状态。这可以从饮食、运动和睡眠几方面调节:
    在饮食上,可吃茯苓、冬麦、小米、枣、莲子、百合,这些食物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多吃玉米、豆类、鱼类、土豆、冬瓜、芦笋、南瓜等,可加强对心脏的养护。另外,还可以多食有护心作用的瓜果,如西瓜、黄瓜、桃等。
    在运动上,可参加相对平和的运动,打太极拳、散步、慢跑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不仅可以提高心肌的工作能力和心脏的代谢功能,还能预防心血管病和高血压。对于一些偏静的文体活动,像钓鱼、绘画、书法、下棋、种花之类,则可修心。
    在睡眠上,午睡更讲究。夏季天亮得早,人们起得也早,而晚上相对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所以要增加午睡。午睡时间要因人而异,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对于不能午睡的人,午间时分可听听音乐或闭目养神30-50分钟。
    无论“吃苦”、“增辛”,还是“养心”,适用于身体健康的人群。如果身体有其他毛病,最好根据个体差异作出调整,不可生搬硬套,必要时可去医院请医生做出相应的夏季养生方案。
    (摘自凤凰网健康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