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为“两美”浙江建设竭智尽力
——在全省统一战线暑期读书会上的发言
发布时间:2014-11-20 11:04:30
|
作者: 陈小平
今年五月,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向全省人民吹响了建设“两美”浙江的进军号,也向各民主党派发出了携手共建的集结号。这是省委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战略举措,是我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深化完善,是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必然选择,体现了中国梦和美丽中国在浙江的生动实践。
建设“两美”浙江,重在共建共享。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民建与中共有着一致的政治目标和根本利益,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浙江省委“两美”战略部署,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引导广大会员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在助推“两美”浙江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弘扬自我教育优良传统,凝聚建设“两美”浙江的正能量
民建在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过程中,在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形成了爱国、爱党、爱会、爱学的优良传统,注重学习、善于自我教育、不断增加政治共识,就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共建共享“两美”浙江,首先要增进共识,形成合力,把会员的思想统一到中共省委的部署上来,做到同频共振。
一是以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70周年、浙江民建成立60周年为契机,开展一系列优良传统教育,传承好民建“五个坚持”和“四种精神”。二是扎实开展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进一步增强“三个自信”,增强广大会员承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的政治责任。三是加强会员培训,按照“会员五年培训规划”,对全省民建各级领导干部、代表性人士、骨干会员、基层支部主任等,开展分层次的系统培训,提高会员素质。
二、发挥优势,体现特色,为建设“两美”浙江建言献策
参政议政是参政党履职尽责的第一要务,是参政党存在价值的突出体现,也是民建参与“两美”浙江建设最主要的着力点。总体上要把握一个指导、两个发挥、三个结合,即以改革创新精神指导参政议政工作,发挥市级和基层组织整体活力和专委会的专业优势,发挥贴近群众、联系经济界的优势,力求参政议政与浙江实际相结合,与民建特色相结合,与培养人才相结合。
一是要选准课题,围绕“两美”浙江建设中党委、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结合本会的界别特色,着重就全面深化改革和浙江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建设、城市垃圾处理、饮用水保护、大气污染防治等开展调研,提出对策建议。
二是要加强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我会的信息工作一直有优势,去年获得了会中央唯一一个特等奖,省政协、统战系统两个一等奖。下步,我们将按照全员发动与骨干相结合的思路,建立民建会员企业家舆情信息收集机制,扩大特聘信息员队伍,加大反映“两美”浙江建设中民建所联系群众的呼声诉求。
三、打响“思源工程”品牌,服务“两美”浙江建设
社会服务是民主党派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实践阵地,是内强凝聚力、外增影响力的重要抓手,也是我们为“两美”浙江建设服务的有效方式。
近年来,我们重视发挥地方组织和广大会员特别是会员企业家、专家学者队伍的优势和积极性,开展科技、项目、就业和教育扶贫,并统一纳入“思源工程”,使“思源工程”逐渐成为民建服务社会的优质品牌。这些年,成功推动了一系列冠名“思源•同心”的爱心助学、城市综合体建设、教学楼、美术室、电教室、图书室等公益项目的落实。最近,很多地方组织还开展了“五水共治”公益拍卖、捐款活动。
注意发挥民建企业家作用,依托协会平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在嘉善、舟山召开“投资推介会”、“自贸区政策解读”,与余姚市联合主办“海峡物流与供应链博览会”,促成“杭州中以(以色列)高新技术孵化器”和“中以高科技(嘉善)创新中心”在富阳和嘉善签约落户。搭建会员企业与高校人才对接的平台,在浙江大学、浙江科技学院开展民建企业走进校园大型招聘会,助力大学生就业。
同时,我们也积极服务会员、服务会员企业发展,组织他们开展各种类型的研讨会、政策咨询会,开办“企业发展微论坛”,发起“民建青企帮扶基金”,组织境内外投资环境考察,加强各类资源的网上共享和日常联络,使社会服务拥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实现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我们要倡导会员积极投身“两美”浙江建设,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积极参与“五水共治”、“四换三名”、“四边三化”和“三改一拆”的具体实践;引导会员企业努力提升产业水平,应用现代科技实现绿色生产、循环经济,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各级组织要依托现有社会服务平台,发挥“思源工程”品牌作用,不断延伸社会服务的触角,为“两美”浙江建设贡献力量。
建设“两美”浙江,重在共建共享。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民建与中共有着一致的政治目标和根本利益,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浙江省委“两美”战略部署,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引导广大会员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在助推“两美”浙江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弘扬自我教育优良传统,凝聚建设“两美”浙江的正能量
民建在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过程中,在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形成了爱国、爱党、爱会、爱学的优良传统,注重学习、善于自我教育、不断增加政治共识,就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共建共享“两美”浙江,首先要增进共识,形成合力,把会员的思想统一到中共省委的部署上来,做到同频共振。
一是以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70周年、浙江民建成立60周年为契机,开展一系列优良传统教育,传承好民建“五个坚持”和“四种精神”。二是扎实开展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进一步增强“三个自信”,增强广大会员承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的政治责任。三是加强会员培训,按照“会员五年培训规划”,对全省民建各级领导干部、代表性人士、骨干会员、基层支部主任等,开展分层次的系统培训,提高会员素质。
二、发挥优势,体现特色,为建设“两美”浙江建言献策
参政议政是参政党履职尽责的第一要务,是参政党存在价值的突出体现,也是民建参与“两美”浙江建设最主要的着力点。总体上要把握一个指导、两个发挥、三个结合,即以改革创新精神指导参政议政工作,发挥市级和基层组织整体活力和专委会的专业优势,发挥贴近群众、联系经济界的优势,力求参政议政与浙江实际相结合,与民建特色相结合,与培养人才相结合。
一是要选准课题,围绕“两美”浙江建设中党委、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结合本会的界别特色,着重就全面深化改革和浙江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建设、城市垃圾处理、饮用水保护、大气污染防治等开展调研,提出对策建议。
二是要加强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我会的信息工作一直有优势,去年获得了会中央唯一一个特等奖,省政协、统战系统两个一等奖。下步,我们将按照全员发动与骨干相结合的思路,建立民建会员企业家舆情信息收集机制,扩大特聘信息员队伍,加大反映“两美”浙江建设中民建所联系群众的呼声诉求。
三、打响“思源工程”品牌,服务“两美”浙江建设
社会服务是民主党派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实践阵地,是内强凝聚力、外增影响力的重要抓手,也是我们为“两美”浙江建设服务的有效方式。
近年来,我们重视发挥地方组织和广大会员特别是会员企业家、专家学者队伍的优势和积极性,开展科技、项目、就业和教育扶贫,并统一纳入“思源工程”,使“思源工程”逐渐成为民建服务社会的优质品牌。这些年,成功推动了一系列冠名“思源•同心”的爱心助学、城市综合体建设、教学楼、美术室、电教室、图书室等公益项目的落实。最近,很多地方组织还开展了“五水共治”公益拍卖、捐款活动。
注意发挥民建企业家作用,依托协会平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在嘉善、舟山召开“投资推介会”、“自贸区政策解读”,与余姚市联合主办“海峡物流与供应链博览会”,促成“杭州中以(以色列)高新技术孵化器”和“中以高科技(嘉善)创新中心”在富阳和嘉善签约落户。搭建会员企业与高校人才对接的平台,在浙江大学、浙江科技学院开展民建企业走进校园大型招聘会,助力大学生就业。
同时,我们也积极服务会员、服务会员企业发展,组织他们开展各种类型的研讨会、政策咨询会,开办“企业发展微论坛”,发起“民建青企帮扶基金”,组织境内外投资环境考察,加强各类资源的网上共享和日常联络,使社会服务拥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实现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我们要倡导会员积极投身“两美”浙江建设,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积极参与“五水共治”、“四换三名”、“四边三化”和“三改一拆”的具体实践;引导会员企业努力提升产业水平,应用现代科技实现绿色生产、循环经济,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各级组织要依托现有社会服务平台,发挥“思源工程”品牌作用,不断延伸社会服务的触角,为“两美”浙江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