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博士与电能研究的不解之缘
——记民建会员、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柯克
发布时间:2014-11-20 11:31:45
|
作者: 李 钰
小山村里走出的工学博士
小时候,很多人都玩过这么个游戏:把废电池破开,取出里边的碳棒用来写字画画。有人写过、画过后就扔了,有人却在急缺一节电池的情况下尝试着把这根碳棒按在两节有效电池中间,继续它的使命——保持电器正常工作。扔了碳棒的人是从前的我们,而继续使用的人之中,有一个人成为了如今的工学博士、超威集团研究院副院长“钱江人才计划”学者、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民建会员柯克。
柯克出身于四川大巴山中的一个小山村。与城市中所有的孩子一样,童年时的柯克喜欢对着收音机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儿童节目“小喇叭广播了”,听单田芳的长篇小说。那时候,农村家庭中一个小收音机已属奢侈品,常听广播,电池也用得费,而父母则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点时间读书、做作业且在余暇时间帮大人做点力所能及的农活。于是,放收音机所需的三节电池中的一节常常被父母故意藏起来。广播没得听了,柯克为此没少耗心思。一次偶然中,他尝试着把废电池中的碳棒掏出后放进了两节有效电池中接通,收音机居然又响了,这让他很受鼓舞,也无意中给自己今后的人生之路从此选择了一个方向——结缘于化学电源。高中毕业,他考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柯克的家乡,考上这所重点名牌大学是很稀罕的,并出于对电池的浓厚兴趣选择了在当时较冷僻的电化学专业为第一专业志愿,并一读就是6年(本科与硕士)。
本想着读了太长时间的书,让自己能走向外面,看看书本以外更精彩的世界,但抵挡不住进一步深造的渴望,又兜兜转转考上了中科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读了3年博士。尔后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军用化学电源研究中心及北京大学新能源材料与技术实验室,分别师从杨裕生院士及其鲁教授(奥运会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首席科学家),做了三年博士后研究员。在防化院,他曾是唯一不穿军装的科研人员,在那里,不仅是由于军队的特殊环境,更是由于受老院士的熏陶,他也更锤炼了科研人员的做事风格,严谨、缜密、律己。
踏实苦干换得累累硕果
为了让自己历练的世界更广阔一些,2003年柯克跨出国门,获得日本政府最高奖学金就读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此后又先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丰田中央研究所、山梨大学工作,参与/主持清洁化学电源领域的日本政府大型战略项目(新能能源综合产业技术开发机构,NEDO)及产业化项目多项。 一个中国的科技研究人员,要跻身于一方面是技术创新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却又是对外极为保守且缺乏国家安全感的日本科研领域,其立足不仅在于自身过硬的科研能力,也在于对机缘的选择和把握。柯克是一个善于读书搞科研的人,但他同样也是一个勇于面对困境和挑战的人。在到东京大学研学后不久,柯克的指导教授即要退休了,初到异国,尚未熟悉工作、生活环境,日语不通,就要面临教授易人,柯克做出一个面临挑战的选择,跟随同实验室一位台湾女老师,去东京工业大学组建一个新实验室。说是建立实验室,还真的是要从什么也没有做起。几百平米的实验室,从电、气布局设计施工,设备安装调试,一个多月下来,实验室全面投入使用,而这些工作是柯克一人在既无外援、也无内助的条件下独立完成。3年后柯克被丰田中央研究所电池研究部首席专家森本友博士发现并被邀请到丰田集团核心技术研发机构做研究开发工作。当时在有1000多研究人员的丰田中央研究所里仅有6名外国人。
2008年,在微粉材料的薄层电极的高分散制备技术方面,柯克发明了“纳升级微液滴间断性凃布法”及基于该方法原理的电极全自动制作设备,成功地解决了一项多领域存在的国际性技术难题——“咖啡环效应”。此科研成果申请了日本发明专利。由于该发明在薄层电极过程中极其重要,专利被丰田集团加密为“认定技术秘密”,成果没有及时全面公开发表。而此技术比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于2011年在学术期刊Nature上以封面故事形式(笔者注:一般为当期所有论文中最受关注的科学发现)发表的论文早3年。苦心研究的成果没能以最先行的姿态昭显于世,领先科研项目因机缘缺失而即时被后来者无情湮逝的残酷性,是科研者一种深刻的痛苦,这也让柯克在奋斗的同时也品尝着世事无奈的酸涩。
作为一个成熟的科研工作者,挫折只是开拓前进的动力。柯克继续为自己加力。基于以上微粉材料的薄层电极制备技术,在薄层旋转圆盘电极方法上,柯克的研究成果首次使在电化学领域应用了几十年的薄层旋转电极技术突破性地发展成了高精度活性评价技术,颠覆了微粉电催化剂活性评价的国际标准结果。在电化学技术理论模型和实验技术上,柯克发现并修补了电化学专业教科书上沿袭了几十年的旋转圆环圆盘电极方法(RRDE)定量电极反应中间产物产率理论模型的重大缺陷,2011年在国际电化学学会会刊发表“零活性点外推法”,首次使采用RRDE法正确定量分析可发生二次反应的电极反应中间产物(或副产物)成为可能。
除此之外,柯克还申请日本发明专利两项,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合著专业书籍(日语)一部,应邀在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上多次报告……踏实苦干取得了累累硕果。由于业绩突出,当时在日本学习工作8年多的柯克被日本政府认定为“优秀高端外国人才”,日本移民局破格许可给柯克通常需要在日本连续居住10年以上、且有诸多附加条件才有资格提出申请的日本永久居住权。
倦鸟念归林 游子思还乡
海外异域的精彩终不如故土亲人的情深。2013年,在日本已呆了近10年的柯克被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引进归国,受邀就任超威集团研究院副院长。超威集团是一个以倡导绿色能源,完美人类生活为宗旨的企业,是一个以致力于成为全球新能源行业伟大公司为目标的企业(注:2013年中国企业500强第300名、中国电池行业第一名)。选择这个企业,柯克也为自己腾飞的翅膀选择了一个广阔的大平台。目前,柯克作为浙江省湖州市“南太湖精英领军人才”和“钱江人才计划”学者,同时还担任了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纯电动汽车创新综合试点”负责人,也是长兴县首位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专家。
人生之途,柯克为自己找到了事业和情感的归宿点,同时也为自己找到了思想和精神的依托处。2014年,柯克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作为一位多年从事科研的专业人士,他也将在党派的政治平台上施展才智,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言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时候,很多人都玩过这么个游戏:把废电池破开,取出里边的碳棒用来写字画画。有人写过、画过后就扔了,有人却在急缺一节电池的情况下尝试着把这根碳棒按在两节有效电池中间,继续它的使命——保持电器正常工作。扔了碳棒的人是从前的我们,而继续使用的人之中,有一个人成为了如今的工学博士、超威集团研究院副院长“钱江人才计划”学者、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民建会员柯克。
柯克出身于四川大巴山中的一个小山村。与城市中所有的孩子一样,童年时的柯克喜欢对着收音机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儿童节目“小喇叭广播了”,听单田芳的长篇小说。那时候,农村家庭中一个小收音机已属奢侈品,常听广播,电池也用得费,而父母则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点时间读书、做作业且在余暇时间帮大人做点力所能及的农活。于是,放收音机所需的三节电池中的一节常常被父母故意藏起来。广播没得听了,柯克为此没少耗心思。一次偶然中,他尝试着把废电池中的碳棒掏出后放进了两节有效电池中接通,收音机居然又响了,这让他很受鼓舞,也无意中给自己今后的人生之路从此选择了一个方向——结缘于化学电源。高中毕业,他考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柯克的家乡,考上这所重点名牌大学是很稀罕的,并出于对电池的浓厚兴趣选择了在当时较冷僻的电化学专业为第一专业志愿,并一读就是6年(本科与硕士)。
本想着读了太长时间的书,让自己能走向外面,看看书本以外更精彩的世界,但抵挡不住进一步深造的渴望,又兜兜转转考上了中科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读了3年博士。尔后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军用化学电源研究中心及北京大学新能源材料与技术实验室,分别师从杨裕生院士及其鲁教授(奥运会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首席科学家),做了三年博士后研究员。在防化院,他曾是唯一不穿军装的科研人员,在那里,不仅是由于军队的特殊环境,更是由于受老院士的熏陶,他也更锤炼了科研人员的做事风格,严谨、缜密、律己。
踏实苦干换得累累硕果
为了让自己历练的世界更广阔一些,2003年柯克跨出国门,获得日本政府最高奖学金就读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此后又先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丰田中央研究所、山梨大学工作,参与/主持清洁化学电源领域的日本政府大型战略项目(新能能源综合产业技术开发机构,NEDO)及产业化项目多项。 一个中国的科技研究人员,要跻身于一方面是技术创新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却又是对外极为保守且缺乏国家安全感的日本科研领域,其立足不仅在于自身过硬的科研能力,也在于对机缘的选择和把握。柯克是一个善于读书搞科研的人,但他同样也是一个勇于面对困境和挑战的人。在到东京大学研学后不久,柯克的指导教授即要退休了,初到异国,尚未熟悉工作、生活环境,日语不通,就要面临教授易人,柯克做出一个面临挑战的选择,跟随同实验室一位台湾女老师,去东京工业大学组建一个新实验室。说是建立实验室,还真的是要从什么也没有做起。几百平米的实验室,从电、气布局设计施工,设备安装调试,一个多月下来,实验室全面投入使用,而这些工作是柯克一人在既无外援、也无内助的条件下独立完成。3年后柯克被丰田中央研究所电池研究部首席专家森本友博士发现并被邀请到丰田集团核心技术研发机构做研究开发工作。当时在有1000多研究人员的丰田中央研究所里仅有6名外国人。
2008年,在微粉材料的薄层电极的高分散制备技术方面,柯克发明了“纳升级微液滴间断性凃布法”及基于该方法原理的电极全自动制作设备,成功地解决了一项多领域存在的国际性技术难题——“咖啡环效应”。此科研成果申请了日本发明专利。由于该发明在薄层电极过程中极其重要,专利被丰田集团加密为“认定技术秘密”,成果没有及时全面公开发表。而此技术比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于2011年在学术期刊Nature上以封面故事形式(笔者注:一般为当期所有论文中最受关注的科学发现)发表的论文早3年。苦心研究的成果没能以最先行的姿态昭显于世,领先科研项目因机缘缺失而即时被后来者无情湮逝的残酷性,是科研者一种深刻的痛苦,这也让柯克在奋斗的同时也品尝着世事无奈的酸涩。
作为一个成熟的科研工作者,挫折只是开拓前进的动力。柯克继续为自己加力。基于以上微粉材料的薄层电极制备技术,在薄层旋转圆盘电极方法上,柯克的研究成果首次使在电化学领域应用了几十年的薄层旋转电极技术突破性地发展成了高精度活性评价技术,颠覆了微粉电催化剂活性评价的国际标准结果。在电化学技术理论模型和实验技术上,柯克发现并修补了电化学专业教科书上沿袭了几十年的旋转圆环圆盘电极方法(RRDE)定量电极反应中间产物产率理论模型的重大缺陷,2011年在国际电化学学会会刊发表“零活性点外推法”,首次使采用RRDE法正确定量分析可发生二次反应的电极反应中间产物(或副产物)成为可能。
除此之外,柯克还申请日本发明专利两项,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合著专业书籍(日语)一部,应邀在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上多次报告……踏实苦干取得了累累硕果。由于业绩突出,当时在日本学习工作8年多的柯克被日本政府认定为“优秀高端外国人才”,日本移民局破格许可给柯克通常需要在日本连续居住10年以上、且有诸多附加条件才有资格提出申请的日本永久居住权。
倦鸟念归林 游子思还乡
海外异域的精彩终不如故土亲人的情深。2013年,在日本已呆了近10年的柯克被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引进归国,受邀就任超威集团研究院副院长。超威集团是一个以倡导绿色能源,完美人类生活为宗旨的企业,是一个以致力于成为全球新能源行业伟大公司为目标的企业(注:2013年中国企业500强第300名、中国电池行业第一名)。选择这个企业,柯克也为自己腾飞的翅膀选择了一个广阔的大平台。目前,柯克作为浙江省湖州市“南太湖精英领军人才”和“钱江人才计划”学者,同时还担任了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纯电动汽车创新综合试点”负责人,也是长兴县首位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专家。
人生之途,柯克为自己找到了事业和情感的归宿点,同时也为自己找到了思想和精神的依托处。2014年,柯克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作为一位多年从事科研的专业人士,他也将在党派的政治平台上施展才智,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言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