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2014年5期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2014年5期
我的位置:主页  > 2014年5期
以先进支部评比为手段 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杭州市委会基层组织建设经验亮点展示
发布时间:2014-12-17 16:35:31
  |  
作者: 杭建
    一、建章立制,规范基层组织活动的内容和标准
    作为支部负责人,很多人带着疑惑:究竟采用什么措施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具体如何开展有意义的组织生活?组织建设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如何提高支部的凝聚力?等等。作为地方组织,也需要激发支部的能动性和活力,怎么激发?如何评价支部活动搞的好不好?如何衡量支部建设水平的高低?等等。为了解决这些疑问和问题,2008年,杭州市委会在汲取其他地区民建基层组织建设和其他党派的工作经验以及充分征求听取各支部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后,制定了《民建杭州市委会“先进支部”评选工作规定》(简称《规定》)和《民建杭州市委会“先进支部”考评细则评分表》(简称《评分表》),并以制度形式确定下来。这是市民建基层组织管理规范化、制度化、量化的一次突破和创新。《工作规定》明确了职责和考核的内容和时间,《评分表》则细化了考核的内容和条款,分别围绕“学习好”、“团结好”、“参政议政好”、“社会服务好”、“宣传工作好”、“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好”、“组织活动及出席率好”、“组织活动形式创新好”、“会员本职工作履行好”、“制度建设好”等“十个好”展开,每个“好”都是10分。经过2008年、2009年、2010年连续三年的考核,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同时遇到了很多新问题。针对考评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归纳总结,以及多次讨论,充分考虑大多数支部的实际情况,体现考评的公平公正性,同时,也充分体现考核标准的引导作用, 2011年,市委会对先进支部考评标准和细则进行了明确的细化,对于有争议的问题统一考评标准,出台了《民建杭州市委会“先进支部”考评细则(修订)》,为支部建设提供了指导性的思路和方向。
    二、搭建平台,让支部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参评的支部在评比前,按照市委会的部署,按时上交评比材料。评委由市委会机关的领导和干部担任。在评比前,评委们先要审阅参评支部的材料,然后召开碰头会,对每一条考核标准进行统一,明确特例的处理办法,争取不同的评委,采用同一个衡量标准尺度;因为机关领导和每个机关干部都联系着支部,担任支部联络员的工作,所以在评委分配的时候,要求评委不能给自己联络的支部考评,充分体现了考评的公正性。参评的支部按照时间安排,有序地到市委会机关参加先进支部评选,两个评委面对一个支部,要求现场提供印证材料,后补的不予采纳。两个评委针对支部提供的材料分别打分,然后取平均分,如果分值相差过大,就需要提交考评的领导组进行裁决,重新审评。参评的支部除了能够看到自己支部提交的材料,在考评现场也可以看到其他支部的考评情况,增加了考评的透明度,体现了考评的公开性。评比考核既是支部间你追我赶的竞争机制,又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一个平台。
    三、以点带面,进一步推动基层组织建设
    自2008年起,先进支部的评比考核已经进行了五年。市委会在年度全会上,对获得先进的支部、表扬的支部和鼓励支部,不但荣誉上,更在经费上进行奖励。被评选为先进的支部,会员会由衷地产生荣誉感和使命感,从而激发广大会员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加到支部的建设当中去,认真地当好一名合格的会员。大家的积极向上,不甘落后,勇为人先的斗志被激发了,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支部的活力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