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时度势 分类指导 促进基层组织蓬勃发展
——宁波市委会基层组织建设经验亮点展示
发布时间:2014-12-18 10:07:47
|
作者: 宁建
近年来,宁波市委会以优化组织结构、搭建履职平台为重点,基层组织呈蓬勃发展态势。主要做法和成效如下:
一、重点扶持,选好选优,促进区域性基层组织健康快速发展
(一)面向基层发展会员。近三年,每年把70%以上的新会员发展到区域性基层组织。这些会员来自各行各业,信息多元,开展活动形式丰富,会务工作热情高,支部凝聚力日益增强。
(二)着眼基层推荐代表。市委会经常与组织部门、统战部门、骨干会员所在单位沟通联系,推荐代表性人士。目前,区域性基层组织每4个会员中有1名区级以上政治安排,占全体在职会员区级以上政治安排的86.9%。
(三)立足基层选拔骨干。在政府部门中层干部、知识层次较高的企业界人士、高等院校专家学者中选拔一批年纪较轻,热心会务的骨干会员,作为基层组织班子后备干部重点培养。目前28个区域性基层组织主委平均年龄43.8岁。
二、着力调整,稳妥重组,激发行业性基层组织焕发活力
(一)优化调整“丰腴型”组织。一批行业支部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履职主力,但因队伍庞大不宜集中开展活动,对这些支部进行了优化整合,如机关事业支部一分为三,一批骨干会员脱颖而出进入基层组织领导班子。
(二)稳妥拆并“雷同性”组织。一些行业支部属性类似,如教育、法律、机关二支部,应会员要求相继解散,其成员按照工作所在地或个人意愿调整到其他支部。
(三)适时撤销“衰弱型”组织。一批行业支部因成员结构老化、履职能力减弱,或撤销或合并,如机关一、纺织、三联、妇女等支部,把年满65周岁的划分到老年支部,个别年龄尚在65周岁以下的,征求本人意见后分到相关在职支部过渡。
三、审时顺势,整体新建,加强老年基层组织服务能力
(一)新建老龄委组织。市委会换届后成立老龄委,200余名65岁以上会员进入老龄委,以他们所居住的街道为单位,划分成立14个支部,并与所在街道、社区沟通,就近解决活动场所。每年年初一批年满65周岁的会员从在职支部进入相关的老年支部。
(二)开展大走访活动。推选一批老年支部负责人协助市委会开展老龄委各项工作,不定期走访会员,带去市委会的关心问候,了解老会员所需所想及时反馈到市委会。有些久已疏离了组织的老会员又重新密切了与组织的联系。
(三)突出帮扶倾斜。增加老会员活动经费;成立老年会员关爱基金,倡议在职会员捐款献爱心;举办重阳节大型庆祝活动;每年组织一批会员外出考察;对困难老同志给予生活补助等。
四、优化设置,搭建平台,培养提高骨干会员履职能力
调整重组参政议政等六个专委会,新建宁波民建企业家协会,与宁波大学共建宁波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召集一批曾担任过市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会员成立“两会之友”,集中会内文艺界专业人士或具有一定文艺专长的爱好者成立“文艺小组”。一大批年富力强、专业突出的会员进入了各个专委会,展现才华、释放能力。
一、重点扶持,选好选优,促进区域性基层组织健康快速发展
(一)面向基层发展会员。近三年,每年把70%以上的新会员发展到区域性基层组织。这些会员来自各行各业,信息多元,开展活动形式丰富,会务工作热情高,支部凝聚力日益增强。
(二)着眼基层推荐代表。市委会经常与组织部门、统战部门、骨干会员所在单位沟通联系,推荐代表性人士。目前,区域性基层组织每4个会员中有1名区级以上政治安排,占全体在职会员区级以上政治安排的86.9%。
(三)立足基层选拔骨干。在政府部门中层干部、知识层次较高的企业界人士、高等院校专家学者中选拔一批年纪较轻,热心会务的骨干会员,作为基层组织班子后备干部重点培养。目前28个区域性基层组织主委平均年龄43.8岁。
二、着力调整,稳妥重组,激发行业性基层组织焕发活力
(一)优化调整“丰腴型”组织。一批行业支部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履职主力,但因队伍庞大不宜集中开展活动,对这些支部进行了优化整合,如机关事业支部一分为三,一批骨干会员脱颖而出进入基层组织领导班子。
(二)稳妥拆并“雷同性”组织。一些行业支部属性类似,如教育、法律、机关二支部,应会员要求相继解散,其成员按照工作所在地或个人意愿调整到其他支部。
(三)适时撤销“衰弱型”组织。一批行业支部因成员结构老化、履职能力减弱,或撤销或合并,如机关一、纺织、三联、妇女等支部,把年满65周岁的划分到老年支部,个别年龄尚在65周岁以下的,征求本人意见后分到相关在职支部过渡。
三、审时顺势,整体新建,加强老年基层组织服务能力
(一)新建老龄委组织。市委会换届后成立老龄委,200余名65岁以上会员进入老龄委,以他们所居住的街道为单位,划分成立14个支部,并与所在街道、社区沟通,就近解决活动场所。每年年初一批年满65周岁的会员从在职支部进入相关的老年支部。
(二)开展大走访活动。推选一批老年支部负责人协助市委会开展老龄委各项工作,不定期走访会员,带去市委会的关心问候,了解老会员所需所想及时反馈到市委会。有些久已疏离了组织的老会员又重新密切了与组织的联系。
(三)突出帮扶倾斜。增加老会员活动经费;成立老年会员关爱基金,倡议在职会员捐款献爱心;举办重阳节大型庆祝活动;每年组织一批会员外出考察;对困难老同志给予生活补助等。
四、优化设置,搭建平台,培养提高骨干会员履职能力
调整重组参政议政等六个专委会,新建宁波民建企业家协会,与宁波大学共建宁波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召集一批曾担任过市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会员成立“两会之友”,集中会内文艺界专业人士或具有一定文艺专长的爱好者成立“文艺小组”。一大批年富力强、专业突出的会员进入了各个专委会,展现才华、释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