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2015年2期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2015年2期
我的位置:主页  > 2015年2期
爱国主义是民建立会之本、兴会之源
发布时间:2015-06-26 10:18:50
  |  
作者: 程 炜
    今年是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70周年。
  70年前,祖国上空乌云密布,国家前途命运处于风雨飘摇之时,一部分爱国民族工商业家和知识分子,为了争取国家的光明前途,在重庆发起成立了民主建国会,从此一个新的政党和祖国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爱国主义是民建的思想基础,民建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民建的成立是以爱国为基础的,爱国主义是民建的根和魂。爱国主义在民建成立前就有扎实的思想基础。如黄炎培1917年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创办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宣称职教社唯一的信仰是“爱国报国”、“一切一切为的是中华”。他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先驱。抗日战争爆发后,全身心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动员学校师生为前线运送军需物品,组织上海市民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胡厥文是著名工商实业家,在国难当头时刻,毅然决定将自己的工厂迁至上海市郊,设立临时工场,并动员同业也这样做,生产炮弹支援抗日前线守军。还发起成立迁川工厂联合会,动员江浙沪一带146家企业设备和1.4万多吨物资迁至西南后方。历经千险万难,终于告成。章乃器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和沈钧儒等人发起成立救国会,国民党当局以“抗日有罪”名义将救国会7位首领逮捕,关押在苏州高等法院反省院。在法院庭审时,他大义凛然、据理雄辩,震撼法庭内外,法官反而成了被告。施复亮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在上海重庆等地,经常深入群众团体作报告写文章,揭露国民党假抗日真反共的阴谋,受到特务监视。孙起孟在抗战爆发后,目睹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可他任职的苏州女子师范学校却把学生封闭在高墙之内,不准学生参加抗日宣传活动,他冲破阻力积极支持学生上街游行,募捐支援东北抗日义勇军。抗战胜利后,不惧怕国民党反动派镇压和迫害,积极参加反独裁反内战斗争,倾力帮助中共党员,掩护党的地下电台。
  在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下,为了组建一个新的政党,争取在和平民主建国中发挥应有作用,民建同志从五湖四海走到了一起,由于志同道合,很快形成共识。黄炎培在1945年8月与胡厥文会晤,商谈国家命运和组建民建会事宜,俩人想到了一块,同意建立筹备组,开始了紧张有序的筹备工作,先后召开20余次会议,起草了有关文件和协商领导机构人选,到筹备就绪举行成立大会,前后不到5个月时间。时间之短,效率之高,出人意外,这充分说明民建的成立不是偶然的事件,是人心所向、历史发展的必然。也不是孤立的事件,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组成部分,是时代的产物。
  民建会成立后,因提出的政治主张与蒋介石奉行的政策相悖,国民党反动政府先是不予承认,把民建排斥在旧政协会议之外。后又加以种种迫害,导致重庆较场口惨案、南京下关惨案发生。1947年宣布民建为“非法团体”,民建机关被搜查,黄炎培列入暗杀名单,黄竞武、姜化民、郑太朴三烈士壮烈牺牲就是例证,说明民建成立后,斗争更尖锐激烈。但是民建人毫无畏惧,继续顽强坚持斗争,这是为什么?这是受5000年中华优秀文化熏陶教育的结果。民建人认识到“有国才有家”、“祖国若有难,汝应作前锋”,树立了崇高爱国主义品德,立下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报国之志,是宝贵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爱国主义是民建选择政治道路的标尺,也是前进之动力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说得好:“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说的是一个政党在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一定要审时度势慎重选择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何谓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我以为就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遵循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以爱国主义为标尺,始终站在人民这一边。在民主革命时期有过两次大的选择:一次是1945年民建成立时,到底是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还是维持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国家,两种命运、两种前途尖锐地摆在前面,要作出正确的选择;另一次是在1948年中共发布“五一口号”时,口号提出了“打到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行动纲领,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在这两次重要历史节点上,民建都作出了明智的抉择。先是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发动内战的正确主张。后是表示抛弃“中间路线”立场,公开地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五一口号”成为民建前进道路上重要的里程碑,为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奠定了基础,为缔造新中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胡厥文、胡子昂是民建工商联两位德高望重的卓越领导人,他们一生饱经沧桑,但爱国爱党矢志不移,他们有深刻的感受。厥老坦言:“我这个人,秉性倔强,谁都不要想靠权势压我,我不会理这一套。所以我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不是平白无故的,可以说是我自己总结几十年来亲自经历对比中得出的结论。”子老说:“以前我作中国梦,农业、教育、实业,结果发现什么也救不了。今天,跟着中国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才是一条崭新的道路,爱国报国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两老体会中都讲到对比,对比是以国共两党为代表,看他们奉行的政策及其在实践中的表现,是很有说服力的。
  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奉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致使大批国土沦丧。抗战胜利后,下山抢摘“桃子”,在“劫收”中大发国难财,不顾全国人民一致反对,悍然发动一场更大规模的内战,使百姓再次陷入战争深渊中去。对战后民族工商业面临的困难,不但置之不理,反而骤然减少各工厂订货和货款,使民族工业困难加剧。而中国共产党呢?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秉持民族大义,提出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致对外,组织民众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抗击日寇侵略,成为中流砥柱。抗战胜利后,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提出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新中国。与蒋介石的态度截然相反,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商界提出“反对独裁要求和平”的主张积极支持,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在重庆谈判时,广泛与各界人士接触,宣传中共的方针政策,使民族工商界看到了光明的前景。在对比中,大家对蒋介石背信弃义失去了信任,对中国共产党表示敬仰,把中华民族复兴希望寄托在共产党身上。
  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息息相通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新的征程。要把一个原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社会主义新中国,把一个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艰巨复杂的伟大工程。如果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没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没有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的支持,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中国共产党肩负历史重任,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一代一代中共领导人,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和勇气,坚忍不拔愚公移山的精神,经历了近30年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和基本制度作保证,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文教事业欣欣向荣,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显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设日臻完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
  民建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建国初就确立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各个时期的工作始终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开展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活动,积极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无论处于顺境或逆境,民建始终与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患难与共,一同前进,一同经受考验。我们坚信“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中国共产党辛劳为人民,建党90多年来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同时在工作中也有过失误和挫折。但是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因而能做到“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利益改正错的”在人民心目中树立了崇高的威望,成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我们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使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生活,国家走向繁荣昌盛。历史是不能倒退的,倒退是没有出路的。中国人民如果离开了社会主义必然会退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国情决定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社会会使两极分化扩大,地区间民族间利益冲突加剧,引发社会长期动荡不安,这样做中国人民是不会答应的。
  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70年前民建成立时提出“世界要和平、国家要民主、经济要发展、社会要公平、教育要普及、文化要繁荣”的政治主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通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经得到了实现或正在实现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国人民无比振奋,倍受鼓舞,亲切地感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是遥远的将来,而是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在纪念民建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中国共产党保持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的一致。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心议题,搞好专题调查研究,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适应新常态,做好惠民生工作,加强依法治国,促进社会和谐,积极建言献策。要努力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团结合作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激发会的活力,夯实基层基础,凝聚全会智慧,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以实际行动迎接本会建会70周年节日的到来。
                                (作者系省政协原副主席、省委会原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