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8日 星期三 12:53:25
九十载岁月六十年民建情
——记民建会员、湖州老年支部主委周复良
发布时间:2015-06-26 10:29:22
|
作者: 李钰
周复良,1925年10月生,1956年10月入会。民建湖州市委会筹委会委员,市委会第二至四届委员,第五届委员会顾问,连续担任10届基层支部主委,现任老年支部主委。曾任湖州市政协委员,民建省第三次、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
90高龄的老人,腰板毕挺,一头银发丝丝不乱。那一种从容,那一种优雅,由内而外。与周复良交流,听他讲那过去的事,就像听一堂长长的历史课,思绪那么清晰,没有一点的磕绊,老人的记忆力也惊人。如果没有要求他只讲入会以后的经历,如果没有限定采访他的时间,也许,可以听他就那么轻言细语地把那曾经的风卷云涌聊上整天。
90年人生之路,60年民建之情,他,与民建同行,切身经历了民建发展的风风雨雨,共同见证了民建发展的光荣历史。
情定民建 与民建共经考验
年轻时候的周复良,家中开有袜衫厂和百货店,18岁他就是袜衫厂的经理,企业经营得有声有色。1949年新中国成立,那一年他24岁,年轻的周复良经历了新旧两个时代脱胎换骨的大转折,也经历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大转折。新中国成立后的1949至1956年,周复良和其他工商业资本家一样,积极跟上形势,接受国家和政府的改造。新时代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体验和新生活,也在他的人生路程中伸展了一条新道路。1950年,周复良当选县人大代表,1956年,周复良担任湖州市(小市)第一届政协委员。同年,周复良当选全国工商青年积极分子并赴京参加表彰大会。还是1956年,周复良情定民建。从此,开始了倾心60载,矢至不渝的民主党派工作历程。
“那一年,经民建浙江省工作委员会主委唐巽泽、副主委汤元炳和秘书长童泉如分别介绍,在杭州发展了湖州市的朱希、严锦山、陆仲言、章卯青、方玉麟5位同志加入民建组织。随后,这五位同志又在两个月间先后发展了包括我在内的23位同志入会。同年10月17日,民建湖州市筹备委员会召开成立大会。经民主选举,产生筹委会委员7人,我是其中之一,分工负责组织工作。”为配合工商联举办第一期工商界政治讲习班,筹委会决定在讲习班中成立工商界临时支部,推荐周复良担任了临时支部主委。
正当他意气风发,以为可以开始一个新征程的时候,现实却似乎有意要磨砺周复良:1957年,他成为了“右派”分子。“那时候,开大会让我们向政府工作提意见,我年纪轻、性格直,提了两条意见:一是说农民太苦了,为了一点大粪要抢还要遭人打;二是认为公私合营后,资方代表在国营企业中担任领导让人瞧不起,不被尊重,就象一种门锁的叫法(SBL)‘私不灵’。这两条被说成了是不满和反对社会主义,右派的帽子当然就扣上了。”周复良如是说,“我以为,既是让我们提意见,就应该坦诚,要一心为党,一心为政府,不能对党有任何的思想保留。”因为年轻,也因为直率,周复良为此后的20多年岁月买单。虽然在三年后就给他摘了“右派帽”,平反的文件却是一直到1979年才下达。这期间,也正是民主党派活动中断阶段。他与民建共同经历了成长中的考验。
30多年的支部工作 90岁的支部主委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随着中央和省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恢复活动,湖州民建也正式恢复活动。1983年,湖州民建中百支部恢复建立,周复良担任支部主委。
相隔了20多年,周复良也已渐近退休年龄。从工商界政治讲习班的临时支部主委,到中百支部主委,周复良开始了此后连续10届32年再没中断的支部主委工作,并且时至今日还在继续,如今他仍然担任着一个会员平均年龄90岁的直属老年支部主委。
30多年的支部工作,他以对党的忠诚、对民建组织的热爱,无怨无悔,倾情投入。
他组织支部活动,重在思想与优良传统的教育传承;他组织支部会员,在抗震救灾中捐款献爱心。周复良所在的支部都是退休老人,组织上考虑到退休老会员的实际困难,在多次的赈灾捐资中都表示老年会员可以不参加捐赠,但是每次统计后,老会员所在支部的捐款数甚至还超出了其他一些综合支部的捐款数。他组织会员老同志,以历经风雨的内涵积聚和对新时代生活的无限热爱,站上高高的文艺演出舞台,以激情演唱心声。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暨多党合作制度确立60周年庆祝大会上,已届80高龄的老人们,清一色的一袭白衬衣深色裤,整齐挺拔的身姿焕发着蓬勃激昂的气势,他们的脸上飞转流溢着兴奋的红晕光彩,站在那宽敞的舞台上,纵情高歌:“歌唱祖国”!那一种振奋和激昂让老人们心潮澎湃,那歌声真正是从老人们的心窝窝里飞出,在老人们的无限深情中唱出。
30多年的支部主委,从近60岁到90高龄,作为老人,其实他有着比那些年轻的支部主委更多的工作辛苦。带着一个高龄会员的支部,他们的组织活动甚至比年轻支部更频繁,每年平均要活动8次。从支部人员数最多时的20多位,到如今只剩9位老同志,他们还在坚持组织活动。周复良像兄长一样关心着每个支部会员:新年到了,他会想着上门去看望因病不能参加活动的老同志;春天到了,他会想着组织会员们踏春赏景;重阳节到了,他会想着安排支部的会员们登高望远;元宵节到了,他想着让老同志们相聚茶叙;有会员提出活动地点选择不适宜,他会想办法调整地方,照顾会员的想法。会员们在周复良的带领下,把支部当成了家,把会员当成了亲人,支部活动成了他们离不开、忘不了的期待和向往,组织生活成了他们精神上的温馨家园。
90年的人生跌宕,60年的民建真情,30多年的支部工作心血付出,周复良老人如是说:“我无悔于自己的选择,也无悔于自己的人生。我深切地体会到,只有经过了组织的培养和教育,我才会有今日的认识。即使是经受现实运动的跌宕,每一次磨炼我都认为是一种学习和教育。跟着中国共产党,跟着民建组织一路走来,我才能达到思想上的全新境界。我感受到了有党的英明领导,社会才会蓬勃发展不断进步;也感受到了有民建组织的依托,思想和精神上才觉得温暖和踏实。”
90高龄的老人,腰板毕挺,一头银发丝丝不乱。那一种从容,那一种优雅,由内而外。与周复良交流,听他讲那过去的事,就像听一堂长长的历史课,思绪那么清晰,没有一点的磕绊,老人的记忆力也惊人。如果没有要求他只讲入会以后的经历,如果没有限定采访他的时间,也许,可以听他就那么轻言细语地把那曾经的风卷云涌聊上整天。
90年人生之路,60年民建之情,他,与民建同行,切身经历了民建发展的风风雨雨,共同见证了民建发展的光荣历史。
情定民建 与民建共经考验
年轻时候的周复良,家中开有袜衫厂和百货店,18岁他就是袜衫厂的经理,企业经营得有声有色。1949年新中国成立,那一年他24岁,年轻的周复良经历了新旧两个时代脱胎换骨的大转折,也经历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大转折。新中国成立后的1949至1956年,周复良和其他工商业资本家一样,积极跟上形势,接受国家和政府的改造。新时代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体验和新生活,也在他的人生路程中伸展了一条新道路。1950年,周复良当选县人大代表,1956年,周复良担任湖州市(小市)第一届政协委员。同年,周复良当选全国工商青年积极分子并赴京参加表彰大会。还是1956年,周复良情定民建。从此,开始了倾心60载,矢至不渝的民主党派工作历程。
“那一年,经民建浙江省工作委员会主委唐巽泽、副主委汤元炳和秘书长童泉如分别介绍,在杭州发展了湖州市的朱希、严锦山、陆仲言、章卯青、方玉麟5位同志加入民建组织。随后,这五位同志又在两个月间先后发展了包括我在内的23位同志入会。同年10月17日,民建湖州市筹备委员会召开成立大会。经民主选举,产生筹委会委员7人,我是其中之一,分工负责组织工作。”为配合工商联举办第一期工商界政治讲习班,筹委会决定在讲习班中成立工商界临时支部,推荐周复良担任了临时支部主委。
正当他意气风发,以为可以开始一个新征程的时候,现实却似乎有意要磨砺周复良:1957年,他成为了“右派”分子。“那时候,开大会让我们向政府工作提意见,我年纪轻、性格直,提了两条意见:一是说农民太苦了,为了一点大粪要抢还要遭人打;二是认为公私合营后,资方代表在国营企业中担任领导让人瞧不起,不被尊重,就象一种门锁的叫法(SBL)‘私不灵’。这两条被说成了是不满和反对社会主义,右派的帽子当然就扣上了。”周复良如是说,“我以为,既是让我们提意见,就应该坦诚,要一心为党,一心为政府,不能对党有任何的思想保留。”因为年轻,也因为直率,周复良为此后的20多年岁月买单。虽然在三年后就给他摘了“右派帽”,平反的文件却是一直到1979年才下达。这期间,也正是民主党派活动中断阶段。他与民建共同经历了成长中的考验。
30多年的支部工作 90岁的支部主委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随着中央和省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恢复活动,湖州民建也正式恢复活动。1983年,湖州民建中百支部恢复建立,周复良担任支部主委。
相隔了20多年,周复良也已渐近退休年龄。从工商界政治讲习班的临时支部主委,到中百支部主委,周复良开始了此后连续10届32年再没中断的支部主委工作,并且时至今日还在继续,如今他仍然担任着一个会员平均年龄90岁的直属老年支部主委。
30多年的支部工作,他以对党的忠诚、对民建组织的热爱,无怨无悔,倾情投入。
他组织支部活动,重在思想与优良传统的教育传承;他组织支部会员,在抗震救灾中捐款献爱心。周复良所在的支部都是退休老人,组织上考虑到退休老会员的实际困难,在多次的赈灾捐资中都表示老年会员可以不参加捐赠,但是每次统计后,老会员所在支部的捐款数甚至还超出了其他一些综合支部的捐款数。他组织会员老同志,以历经风雨的内涵积聚和对新时代生活的无限热爱,站上高高的文艺演出舞台,以激情演唱心声。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暨多党合作制度确立60周年庆祝大会上,已届80高龄的老人们,清一色的一袭白衬衣深色裤,整齐挺拔的身姿焕发着蓬勃激昂的气势,他们的脸上飞转流溢着兴奋的红晕光彩,站在那宽敞的舞台上,纵情高歌:“歌唱祖国”!那一种振奋和激昂让老人们心潮澎湃,那歌声真正是从老人们的心窝窝里飞出,在老人们的无限深情中唱出。
30多年的支部主委,从近60岁到90高龄,作为老人,其实他有着比那些年轻的支部主委更多的工作辛苦。带着一个高龄会员的支部,他们的组织活动甚至比年轻支部更频繁,每年平均要活动8次。从支部人员数最多时的20多位,到如今只剩9位老同志,他们还在坚持组织活动。周复良像兄长一样关心着每个支部会员:新年到了,他会想着上门去看望因病不能参加活动的老同志;春天到了,他会想着组织会员们踏春赏景;重阳节到了,他会想着安排支部的会员们登高望远;元宵节到了,他想着让老同志们相聚茶叙;有会员提出活动地点选择不适宜,他会想办法调整地方,照顾会员的想法。会员们在周复良的带领下,把支部当成了家,把会员当成了亲人,支部活动成了他们离不开、忘不了的期待和向往,组织生活成了他们精神上的温馨家园。
90年的人生跌宕,60年的民建真情,30多年的支部工作心血付出,周复良老人如是说:“我无悔于自己的选择,也无悔于自己的人生。我深切地体会到,只有经过了组织的培养和教育,我才会有今日的认识。即使是经受现实运动的跌宕,每一次磨炼我都认为是一种学习和教育。跟着中国共产党,跟着民建组织一路走来,我才能达到思想上的全新境界。我感受到了有党的英明领导,社会才会蓬勃发展不断进步;也感受到了有民建组织的依托,思想和精神上才觉得温暖和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