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扇轻摇风徐来
——记民建会员、兴怡泰工艺制扇厂掌门“扇娘”徐春英
发布时间:2015-12-01 15:36:14
|
作者: 李钰
扇子在古代的别称叫“摇风”,传禹舜时代已有。隋以前,扇子多以绫绢、禽羽、竹篾等材质制成。至唐代,出现了纸扇,后又有象牙扇、檀香扇等名贵品种。明清时苏杭的扇艺代表了中国古代工艺扇的最高峰:苏州的扇子称为“香扇”,杭州的为“雅扇”,以王星记扇业为代表。在湖州德清县一个叫筏头的美丽村庄,有一家叫做兴怡泰的工艺制扇厂,与杭州的“雅扇”“王星记”结下扇缘,至今已有一十六载。
兴怡泰的掌门扇娘是民建会员徐春英。也许天生就有一种对工艺设计的灵气,这个从未上过正规大学专业设计的山里妹子,却把每一款由她自己精心设计的扇型扇面都构思得美仑美奂,不仅让自己心仪珍爱,更得到了堪以名牌著称的杭州“王星记”扇业的青睐。从扇厂开办至今,她一直是“王星记”的供货商之一。如果不是因为此次采访,还真不知一直偏爱的“王星记”扇,却原来有此一说,不免令人谓叹:慕寻美香扇,却是眼前人。
徐春英的制扇企业,占地面积并不大,每一道工序设置一个车间。做“王星记”的供货商并不是徐春英的办厂目标,她的眼光瞄准的是海外市场,她的期冀是让有着自己品牌的金凤凰,飞向全国,飞向世界。
通过严格挑剔 走出国门
徐春英的扇子在日本、台湾占有一定市场,也有法国的客商来她的企业看货订产品,在日本人的生活中,扇子是很重要的用品。据说日本的小孩子出生一个月,其家人就要为孩子执扇祈祷,祝愿孩子吉样多寿,健康成长。男女双方定婚时,要相互交换扇子,祝愿美好未来。在日本,扇子还常被用于歌舞、茶道等,和服与扇子的搭配是日本人的特色之一。徐春英出口日本的扇子包装设计便是印着一个大大的“和”字作为品牌,也许她想表明的意念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精神“礼”与“和”,也体现日本人崇尚自然,表现在衣食住行和企业发展中的“和”文化。与日本人做生意并不容易,日本人的精细和挑剔是让很多中国企业人颇多领教的。做扇子,且不说备料、造型、成品过程中那下料、劈竹、刮青、蒸煮、脱脂、打篾、磨砂、挫节、染色、抛光、雕刻等等二、三十道的工艺,近百道的流程,单只那耪面、拉稍就得耗费大功夫,要将扇骨毛坯耪平、扇头耪圆,既是造型工艺更是制作技艺。扇骨的材料是竹子,不经精细打磨的扇头会有刮擦皮肤的毛糙。日本人谈生意时,他的手中会拿着一把扇子,一边跟你谈着生意经,一边就用那扇头在脸上轻轻地摩挲,看似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却正是在检验这扇子的质量精密度,如这扇头在脸部的皮肤上有刮丝感,再细微,也说明是质量还未达到他们的要求。所幸的是,徐春英的质量把关很严格,也经受住了日商的挑剔。
倾心打造扇文化
现今热播电视剧《扇娘》中,女主角含雪在面临生死关头精心制作的那把赤玄双色跳嵌、不事任何雕饰的沉香扇,出处就是徐春英的“兴怡泰”:那精致典雅的造型,玲珑剔透的扇骨,自是完美诠释了“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之技。
在“兴怡泰”的扇子陈列厅,满室的扇子以各自独特的造型和别致的扇面设计,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孔雀扇”——孔雀蓝羽的绢面配上薄透水滑的雕花扇骨,再饰以蓝羽的扇坠,岂一个“美”字可赞;“青花扇”——青花瓷的绢面覆于深棕篾的竹骨,再挂一个青瓷的小珠坠,难一个“韵”字能言;“沉香扇”——赤玄双色跳嵌,扇骨不事任何雕缀,弹指轻捻间扇展如行云流水,怎一个“雅”字了得!
这每一把扇子凝聚了徐春英的每一个奇思妙想,这每一把扇子也催生了山妹子飞翔的羽翼。扇子行远了,远度重洋;徐春英的心也大了:她要打自己的品牌,她要建扇子艺术馆。
“我为‘王星记’加工,人们并不知道是‘兴怡泰’;我的产品深受市场的喜爱,但却没有我响亮的特色品牌;我可以做出工艺最美的扇子,但还缺少了一个需要包装这份美丽的外观设计。”“我要打造我自己的扇子品牌,不再是只能冠别人品牌的加工者。”
“扇子是艺术,扇子是文化。也许,扇文化的博大,令我还没有建一个扇文化博物馆的底蕴和勇气,但我的愿望是可以建一个扇子艺术馆。我想让所有倾注了我的心血、我的热爱、我的追求的这些扇子汇聚在这个艺术馆中,展示扇子艺术的美,也展示我们传统工艺的美。”
拿出一个全新的外包装:清雅的素色,配以黑色颜体品名:“风徐来”,把扇子的特性、扇艺的美、成长的路,还有她的姓,一揽而尽,清新、简约、独特。内包装则是依扇而名,依型而设。徐春英说,我请了专业的设计团队,为我的产品设计包装。又随手,取过陈列柜上一把造型独特的扇子,她说:这是“雷克萨斯”的定制品,以后也可以发展如此的定制业务。确实,这定制扇,独一无二,单看这扇形,就必认“雷克萨斯”。转身,再取一把别致小扇:合拢时长度只其它折扇的三分之二,轻轻一拉,巧妙藏于绢折中的另三分之一扇骨抻出,展扇,大小与其它扇子一般无二。徐春英说,这把扇子造型很美观,小巧精致,携带更方便。制扇艺术不但要坚持发扬传统,也要注重创新发展。我希望我能不断努力地推出扇子新设计新品种,能追随着新时代的脚步前行。
纯良向善之心
在青山秀水中成长,使徐春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率真;在竹林清风熏陶下,让徐春英拥有一颗纯良向善之心。“扇”音谐“善”,徐春英做扇更行善。村里人喜欢叫她“阿春”,不仅是她的名字中带“春”,更是因为她的心如春日的暖阳,为村里的父老乡亲带来了温暖。每年春节,她会给村里的老人们拜年送礼物;村民因病生活有困难了,她会伸出援助之手帮一把;村里有什么公益活动要支持,她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作为县政协委员,她积极参加县委统战部组织的“慈善日”义卖活动,用扇子义卖款扶贫帮困;作为民建会员,她踊跃参加赴大别山革命老区捐资助学活动,为老区孩子送去拳拳爱心。2015年2月,德清县红十字“兴怡泰博爱基金”发放启动仪式在筏头乡筏头村文化礼堂举行,徐春英向县红十字会捐款20万元,定向用于企业所在地筏头村老年人的生活关怀。启动仪式上,为部分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了棉被和床上用品四件套。
一扇摇得风徐来,清韵自在兴怡泰。艺术与文化的美,让徐春英的制扇之路越来越充满了诱惑力,但同样的,在徐春英的执着追求中,这条路也会越来越具挑战性。愿这个大山的女儿能成就梦想,建成她心中最美的扇子艺术王国。
兴怡泰的掌门扇娘是民建会员徐春英。也许天生就有一种对工艺设计的灵气,这个从未上过正规大学专业设计的山里妹子,却把每一款由她自己精心设计的扇型扇面都构思得美仑美奂,不仅让自己心仪珍爱,更得到了堪以名牌著称的杭州“王星记”扇业的青睐。从扇厂开办至今,她一直是“王星记”的供货商之一。如果不是因为此次采访,还真不知一直偏爱的“王星记”扇,却原来有此一说,不免令人谓叹:慕寻美香扇,却是眼前人。
徐春英的制扇企业,占地面积并不大,每一道工序设置一个车间。做“王星记”的供货商并不是徐春英的办厂目标,她的眼光瞄准的是海外市场,她的期冀是让有着自己品牌的金凤凰,飞向全国,飞向世界。
通过严格挑剔 走出国门
徐春英的扇子在日本、台湾占有一定市场,也有法国的客商来她的企业看货订产品,在日本人的生活中,扇子是很重要的用品。据说日本的小孩子出生一个月,其家人就要为孩子执扇祈祷,祝愿孩子吉样多寿,健康成长。男女双方定婚时,要相互交换扇子,祝愿美好未来。在日本,扇子还常被用于歌舞、茶道等,和服与扇子的搭配是日本人的特色之一。徐春英出口日本的扇子包装设计便是印着一个大大的“和”字作为品牌,也许她想表明的意念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精神“礼”与“和”,也体现日本人崇尚自然,表现在衣食住行和企业发展中的“和”文化。与日本人做生意并不容易,日本人的精细和挑剔是让很多中国企业人颇多领教的。做扇子,且不说备料、造型、成品过程中那下料、劈竹、刮青、蒸煮、脱脂、打篾、磨砂、挫节、染色、抛光、雕刻等等二、三十道的工艺,近百道的流程,单只那耪面、拉稍就得耗费大功夫,要将扇骨毛坯耪平、扇头耪圆,既是造型工艺更是制作技艺。扇骨的材料是竹子,不经精细打磨的扇头会有刮擦皮肤的毛糙。日本人谈生意时,他的手中会拿着一把扇子,一边跟你谈着生意经,一边就用那扇头在脸上轻轻地摩挲,看似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却正是在检验这扇子的质量精密度,如这扇头在脸部的皮肤上有刮丝感,再细微,也说明是质量还未达到他们的要求。所幸的是,徐春英的质量把关很严格,也经受住了日商的挑剔。
倾心打造扇文化
现今热播电视剧《扇娘》中,女主角含雪在面临生死关头精心制作的那把赤玄双色跳嵌、不事任何雕饰的沉香扇,出处就是徐春英的“兴怡泰”:那精致典雅的造型,玲珑剔透的扇骨,自是完美诠释了“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之技。
在“兴怡泰”的扇子陈列厅,满室的扇子以各自独特的造型和别致的扇面设计,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孔雀扇”——孔雀蓝羽的绢面配上薄透水滑的雕花扇骨,再饰以蓝羽的扇坠,岂一个“美”字可赞;“青花扇”——青花瓷的绢面覆于深棕篾的竹骨,再挂一个青瓷的小珠坠,难一个“韵”字能言;“沉香扇”——赤玄双色跳嵌,扇骨不事任何雕缀,弹指轻捻间扇展如行云流水,怎一个“雅”字了得!
这每一把扇子凝聚了徐春英的每一个奇思妙想,这每一把扇子也催生了山妹子飞翔的羽翼。扇子行远了,远度重洋;徐春英的心也大了:她要打自己的品牌,她要建扇子艺术馆。
“我为‘王星记’加工,人们并不知道是‘兴怡泰’;我的产品深受市场的喜爱,但却没有我响亮的特色品牌;我可以做出工艺最美的扇子,但还缺少了一个需要包装这份美丽的外观设计。”“我要打造我自己的扇子品牌,不再是只能冠别人品牌的加工者。”
“扇子是艺术,扇子是文化。也许,扇文化的博大,令我还没有建一个扇文化博物馆的底蕴和勇气,但我的愿望是可以建一个扇子艺术馆。我想让所有倾注了我的心血、我的热爱、我的追求的这些扇子汇聚在这个艺术馆中,展示扇子艺术的美,也展示我们传统工艺的美。”
拿出一个全新的外包装:清雅的素色,配以黑色颜体品名:“风徐来”,把扇子的特性、扇艺的美、成长的路,还有她的姓,一揽而尽,清新、简约、独特。内包装则是依扇而名,依型而设。徐春英说,我请了专业的设计团队,为我的产品设计包装。又随手,取过陈列柜上一把造型独特的扇子,她说:这是“雷克萨斯”的定制品,以后也可以发展如此的定制业务。确实,这定制扇,独一无二,单看这扇形,就必认“雷克萨斯”。转身,再取一把别致小扇:合拢时长度只其它折扇的三分之二,轻轻一拉,巧妙藏于绢折中的另三分之一扇骨抻出,展扇,大小与其它扇子一般无二。徐春英说,这把扇子造型很美观,小巧精致,携带更方便。制扇艺术不但要坚持发扬传统,也要注重创新发展。我希望我能不断努力地推出扇子新设计新品种,能追随着新时代的脚步前行。
纯良向善之心
在青山秀水中成长,使徐春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率真;在竹林清风熏陶下,让徐春英拥有一颗纯良向善之心。“扇”音谐“善”,徐春英做扇更行善。村里人喜欢叫她“阿春”,不仅是她的名字中带“春”,更是因为她的心如春日的暖阳,为村里的父老乡亲带来了温暖。每年春节,她会给村里的老人们拜年送礼物;村民因病生活有困难了,她会伸出援助之手帮一把;村里有什么公益活动要支持,她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作为县政协委员,她积极参加县委统战部组织的“慈善日”义卖活动,用扇子义卖款扶贫帮困;作为民建会员,她踊跃参加赴大别山革命老区捐资助学活动,为老区孩子送去拳拳爱心。2015年2月,德清县红十字“兴怡泰博爱基金”发放启动仪式在筏头乡筏头村文化礼堂举行,徐春英向县红十字会捐款20万元,定向用于企业所在地筏头村老年人的生活关怀。启动仪式上,为部分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了棉被和床上用品四件套。
一扇摇得风徐来,清韵自在兴怡泰。艺术与文化的美,让徐春英的制扇之路越来越充满了诱惑力,但同样的,在徐春英的执着追求中,这条路也会越来越具挑战性。愿这个大山的女儿能成就梦想,建成她心中最美的扇子艺术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