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2015年5期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2015年5期
我的位置:主页  > 2015年5期
做好服务工作 彰显民建本色
——记东阳民建在社会服务工作中的几点探索
发布时间:2016-01-21 16:36:29
  |  
作者: 吴群刚
    社会服务工作是民主党派主要职责之一。东阳民建自成立支部起就一直在探求,作为一个基层组织该如何动员会员,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来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经过20多年来的摸索,特别是自2011年以来,认真领会《民建中央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社会服务工作的意见》精神,并结合该意见中社会服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六条基本原则,提出了在做好社会服务工作方面自己的一条思路,就是要:提高认识,全员参与;加强互动,全面履职;发挥优势,共同提升。多年来,东阳民建沿着这条思路,带领广大会员努力创新拓展社会服务工作。
  一、树立党派自身形象,做好助困扶弱工作
  一直以来,东阳民建努力加强会员的思想建设,认真开展学多种培训工作,倡导会员要致富思源,积极参与投身到各种社会服务活动中去,回报家乡、回报社会。多年来,先后开展了赞助市残联、到山区扶贫助学、资助老年协会、慰问聋哑学校、看望孤寡老人、提供法律援助等常规性公益事业活动,及针对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等重大灾情,在第一时间组织会员举行捐款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东阳民建、会员及会员单位向各类公益事业的捐赠款已超1200万元。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提升了东阳民建的自身形象。
  二、与全面履职相结合,开展主题慰问活动
  为了增进会员对机关部门、事业单位的认知,为会员提供了解这些身边部门单位工作的一次很好的学习教育机会。同时有机会获取更为权威的参政议政素材和更为详实的调查研究资料。近年来,东阳市基层委员会创新开展“互助、互学”式的主题慰问活动,通过开展对消防官兵、驻东部队、一线民警、环卫工人、源头乡村的走访慰问,深入了解社意民情,撰写了有关消防安全、环境卫生、五水共治等多个主题明、立意深的调研报告,深受市委市府领导的好评。正是通过主题慰问活动,使参政议政职能与社会服务工作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创新了东阳民建在社会服务工作上独特的经验和做法,扩大了东阳民建的影响力。
  三、发挥本会界别优势,创建同心实践基地
  为进一步展现民建组织群体优势和成员的专业特长,2014年10月,东阳市基层委员会与东阳市技术学校共建“同心·实践基地”,为开辟社会服务工作新领域,创立自身的服务品牌提供了新途径。自创建“同心实践基地”以来,为切实做好“同心·实践基地”工作,东阳市基层委员会不仅创设“思源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还开展了做好会员企业与学校的对接工作支持学生就业,邀请师生到会员企业参观学习加强校企互动等活动。2015年6月,又在东阳技校举办以“创新创业 校企同行”为主题的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讲座,这次活动中专门设立“创新奖”以支持东阳技校师生的创新发明活动。
  通过不断的创新、做优社会服务工作,东阳民建多次被民建浙江省委会授予“先进基层组织”、“全省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2013年10月,还被授予“民建浙江省基层组织学习交流基地”,成为浙江省民建首批七个基层组织学习交流基地之一。社会服务工作永无止境,为进一步做好社会服务工作,东阳民建还专门成立民建东阳市基层委员会思源工程基金会。今后更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积极探索社会服务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