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2016年3期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2016年3期
我的位置:主页  > 2016年3期
写信息的力量在哪里?“三心三靠三问”
发布时间:2016-11-18 10:55:22
  |  
作者: 江衍妙
从2012年第一篇的《应遏制报刊分类信息广告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开始,开启了我社情民意信息写作之旅,到2015年底提交的《利用国际油价大跌机遇 加快构建我国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四年间总共写了50多篇社情民意信息。更幸运的是有近30多篇获得民建中央、中央统战部、全国政协采用,其中5篇分别获得李克强、俞正声、张高丽、马凯等国家领导人批示,连续三年有成果转化为全国政协两会集体提案和委员个人提案,另外每年都有一篇获得温州市主要领导的批示。
  回眸过往所为,我想可以用“三心三靠三问”来诠释作为一名民建人积极参政议政的深度体会。
    自我修炼要有“三心”
  一是热心。热情是人生最好的驱动力。写信息要热爱思考并热爱文字,再好的想法也要快速成文,才能有效彰显“思想的力量”;另外,日常中都坚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无论哪里看到好的东西都要及时记录下来,要积极用好“印象笔记”、有道笔记等云记录的工具服务自己。
  二是专心。行行出状元。我们更多要专注自己熟悉的,多关注自己身边的或行业内的事,并有心“助人为乐”地去帮忙解决。如对自己不熟悉的但有意义的且又能持续专注专心的也会成专家,我们民建鹿城基层委有位老会员秦小伟,他一直专注于温州塘河治理,亲身下地调研,积极参与每次协调会,后来每次塘河治理相关的会议,政府部门都会叫他一起参与探讨。
  三是爱心。我们要对各种社会弊病、对弱者的各种不公平、对身边的各种尖锐问题,我们应当用好第三方的平台或视角的力量,用理性建议、良好的出发点协助问题的解决,这也是我们信息员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大爱精神。
    成长提升得有“三靠”
  一是靠团队。首先靠的是民建资源及其调研委团队。我们民建的参政议政有自己的活动机制,有固定的场所,有不同的话题不定期的沟通交流,有不同专业人士的智慧或案例支持,在这样的氛围和平台上,很快就能够形成“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聚集地”。我常常可以找到业内会员一起探讨和思考,然后可以加班成文,比如获得李克强总理批示的“互保联保”、高速假日免费通行制度规范等信息,就是先在探讨中获得思考,然后在某个时点提交即被采用。
  其次是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我平时耳濡目染,与研究员结交朋友,有效提升自己对宏观的认知能力和把握能力。比如获得马凯副总理批示的“建议以‘资产证券化’为突破口加快推进金融改革”、新股改革的海外制度借鉴等信息,就是与研究所宏观部的老师沟通中产生的火花。现在我获得公司领导同意,可以与研究所专家一起合作,将研究成果转化生产力,力争提高申万的“决策影响力”。
  三是含有温州元素的团队。温州是个多故事的地方,大家都关心,领导人也关心,温州具备“先行指标”的客观能力,无论好的做法或是出现问题的做法,多与各大政府部门沟通获得有效资讯。我们以小见大,获得领导关注度的可能性就更高,比如获得马凯副总理批示的小额贷款公司的经验和诉求、从温州“弃房”现象看房地产调控机制等信息,都是从温州看全国的问题。
  二是靠专业。首先是加强与专业人士的支持和合作。“得道者多助”,我常与西南财经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民建团体里的各种专业人才以及我工作中的朋友们沟通交流,他们懂得或碰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有很多很多。我写的国库制度、影子银行、农业巨灾保险等信息建议,都是在与朋友们交流中形成的。
  其次是研读各类专业资讯。由于证券行业研究的是市场最前沿的问题,我们每天都要研读大量的研究报告、各种专业杂志、专业网站等资讯工具,特别是在经济金融方面的,我每天都要看博览财经、财经杂志、证券市场周刊以及各大研究所的行业研究报告,每天读一篇,一年就能形成300多个问题意识或问题的解决方案,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认识。
  三是持续关注专业领域的问题。我们每天浸泡在自己的行业氛围里,越看越学就越发现很多问题,我专注于金融证券,用专业的视野写出来的东西获得认同度的概率就高很多。
  三靠老师。首先要有优秀的信息写作指导老师作为引路人。在我看来,任何事物发展之初所获得的鼓励很重要。我从大学时期第一篇文章的公开发表、到第一篇社情民意被民建中央采纳,我的直观感受是:大大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和认知度,细细体会、揣摩和反思,“原来也不是太难、原来要这样写”,这有助于后面提升成长。
  其次是自己求学时期与工作期间的老师们。我觉得自己得益于有法学和财经的求学背景,并遇到研究生导师的严谨治学态度,以及他言传身教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之思考路径;还得益于在国内前十的律师事务所锻炼过一年多时间,培养了短时间内思考成文的能力。以及现在的证券工作,每天都必须面对最前沿的市场资讯和变化,探讨的都是最新政策或事件对市场影响的预期,正是在这些过程中,得到了好老师悉心教诲和帮助。
  三是靠有模仿和反思能力的自己。积极参加党派、政协或统战部组织的各类交流培训会,吸取别人的优秀经验为我所用,加以模仿和深化。我们积极参与写作信息,无论花费多少精力,甚至经常熬夜至凌晨方能成文,其回报的不是金钱或荣誉。能够推动我们的,更多的是专业市场的问题因你的理性建议而获得转变,并上升到政府意志,这或许是当下知识分子应有的价值归宿,也是我们追求真善美、积极参与议政的永恒动力。
    实现自我回答“三问”
  一问。有人常问我,你能持续写多久?
  我的感觉是:在我们的经济金融运行过程中,问题无处不在,我们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我相信“习惯的力量很强大”,有问题就值得我们思考对策,也就需要思想的力量。
  二问。有人常问我,你写的信息有用么?
  我的回答是:我们一般人平时想见县长、县委书记都比较困难,但我们的“思想”可以“直通中央”,无论是民建中央还是党中央;我们的建议也可以推动地方诸多问题的政策出台。不过,也有大量的文章是没被领导所采用的,或许我们的思维也有稚嫩的时候,我们的运气也有差一点的时候,这些都是正常的事。失败只是下一次成功的起点。
  三问。有人常问我,你是不是不知者无畏惧?
  我的回答是:米兰·昆德拉说过,人一思考上帝就容易发笑。我承认,我也曾胆怯,曾因被嘲笑、被威胁而止步。但貌似,上天最怕认真的人,而且我相信每个人的潜力其实是无限的,只要勇敢一点,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坏,而且常常有惊喜。
  (作者系浙江省政协、省委统战部特邀信息员,民建温州市调研委副主任,申万宏源证券温州分公司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