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奋进促发展 继往开来谋新篇
——记民建全国先进集体台州市椒江区委会
发布时间:2016-12-07 10:42:27
|
作者: 椒建
台州市椒江区委员会于1987年成立,现有会员174人,其中,经济界人士111人,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17人。椒江区委会在上级会组织和地方党委的领导下,围绕中心促发展,发挥特色谋新篇,全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参政履职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一、以“政治交接”为主线,巩固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区委会认真开展以“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为主线的系列主题思想教育活动,巩固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如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中,开展学会章、听会史、看《黄炎培》电视剧、举行“纪念中共建党九十周年座谈会”等活动。特别是在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中,开设“民建大讲堂”,举行卓驰杯“胸怀中国梦、践行首善之区”征文和演讲比赛。叶仙玉会员被选为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辛涌会员被民建中央授予“参政议政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第四、五、六、七支部等相继被民建省委会评为全省先进基层组织,3位会员获省优秀会员称号。
二、以“服务发展”为要务,谋实招献良策助力科学发展
区委会始终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谋实招、建诤言,献良策。几年来,共向区委区政府报送20余篇调研报告,获区领导的批示肯定,部分意见建议已转化为决策参考。每年均有区政协全会大会发言、重点团体提案或优秀提案。100多篇信息被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民建中央等单位采用,其中3篇信息获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肯定。2010年4月开始,区委会在社区和企业设立三个“民建会员工作室”,收集反映社情民意、宣传民主党派和统一战线知识、疏导化解基层矛盾,5年来,共为基层社区化解300多起纠纷,共收集编报“社情民意专报”37期,通过信息向党委政府专报的形式为群众实打实解决交通基础设施、校网调整、户籍登记、社保待遇等问题,许多进入党委政府决策并已转化为惠及百姓的参政成果。目前,有23名会员受聘担任区财政、交通、水利、国土资源、环保、科技、住建、司法等部门的特约人士,通过专题协商、行风评议、专项检查等形式建言献策服务科学发展转型发展。
三、以“民生关切”为主旨,持续有效倾力服务社会
区委会本着“扬民建之长尽力而为求实效,聚全会之力持之以恒惠民生”的指导思想,探索新思路,创新新形式,倾力服务社会服务会员。
1983年9月,本会和区工商联创办台州建联职业学校,共为社会培养了上万名财会设计等中职技术人才。
广大会员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
区委会组织引导会员以结对帮扶、助学济困等形式服务社会服务会员。2011年,在上大陈北岙村建结对帮扶基地,结对帮扶大陈岛上“三老”、“三困家庭”;坚持每年上岛为群众义诊送医赠药。2012年,会员企业星星集团为大陈全岛每一户家庭赠送一台收音机,让岛上居民能及时收听学习“十八大”精神。2014年5月,摄影家许华鸣等会员为岛上50多户家庭拍摄打印赠送“全家福”。社会服务委员会到康平养老院为护理人员培训急救知识等。区委会利用新媒体开展“应行长谈金融投资理财”、“沈工讲燃气安全”等讲座,线上宣讲线下互动,点对点服务会员。部分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家会员,累计投入慈善事业的善款2000多万元。
四、以“履职能力”提升为目标,全面加强会的自身建设
区委会通过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建设,全面加强会的自身建设。开展“讲政治、顾大局、有作为,做一个合格的民建会员”主题教育活动。制定多项制度,让集体领导和履职参政工作更加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
连续3年在省社院、上海市社院举行区委会、专委会、支部负责人和部分骨干会员履职能力培训会,请省委会领导、知名学者、会务工作者授课。2013年11月,建立“民建会员之家”,设“会史教育基地”、“民建大讲堂”、“支部活动室”、“图书资料室”等,为会员开展学习、教育、交流、联谊提供固定的阵地。“民建会员之家”建设得到了省委会主委陈小平和市区统战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会员之家被省委会授予“全省民建先进基层组织交流基地”荣誉称号,最近被提名为“省社院全省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实践基地”。建立了企业家会员周末恳谈、舆情反映、税(银)企服务机制,交流政情、企业经营动态,收集有价值的舆情信息向党政领导提出意见建议,同时邀请会内外的税务、银行专家参加,加强与企业家会员间的联谊交流,为企业家会员服务。女会员开展自编自导自演“同心同向同行奔小康”文艺联欢,在十一塘“共植同心林”等各种主题活动。老龄会员坚持每季度“学习日”制度,在会员之家开展学习、交流、联谊活动。区委会坚持每年重阳节在建联学校为老龄会员举行集体祝寿活动。
区委会先后与嘉兴市委会、莲都区委会、黄岩总支、温岭支部、台州学院支部、宁海支部等区外民建组织开展友好交流活动。办公室利用《椒江民建》会刊、网站、微信、QQ群等多种媒体开展宣传,介绍民建参政履职工作,同时在省级以上媒体刊发宣传信息200多篇。
一、以“政治交接”为主线,巩固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区委会认真开展以“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为主线的系列主题思想教育活动,巩固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如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中,开展学会章、听会史、看《黄炎培》电视剧、举行“纪念中共建党九十周年座谈会”等活动。特别是在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中,开设“民建大讲堂”,举行卓驰杯“胸怀中国梦、践行首善之区”征文和演讲比赛。叶仙玉会员被选为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辛涌会员被民建中央授予“参政议政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第四、五、六、七支部等相继被民建省委会评为全省先进基层组织,3位会员获省优秀会员称号。
二、以“服务发展”为要务,谋实招献良策助力科学发展
区委会始终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谋实招、建诤言,献良策。几年来,共向区委区政府报送20余篇调研报告,获区领导的批示肯定,部分意见建议已转化为决策参考。每年均有区政协全会大会发言、重点团体提案或优秀提案。100多篇信息被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民建中央等单位采用,其中3篇信息获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肯定。2010年4月开始,区委会在社区和企业设立三个“民建会员工作室”,收集反映社情民意、宣传民主党派和统一战线知识、疏导化解基层矛盾,5年来,共为基层社区化解300多起纠纷,共收集编报“社情民意专报”37期,通过信息向党委政府专报的形式为群众实打实解决交通基础设施、校网调整、户籍登记、社保待遇等问题,许多进入党委政府决策并已转化为惠及百姓的参政成果。目前,有23名会员受聘担任区财政、交通、水利、国土资源、环保、科技、住建、司法等部门的特约人士,通过专题协商、行风评议、专项检查等形式建言献策服务科学发展转型发展。
三、以“民生关切”为主旨,持续有效倾力服务社会
区委会本着“扬民建之长尽力而为求实效,聚全会之力持之以恒惠民生”的指导思想,探索新思路,创新新形式,倾力服务社会服务会员。
1983年9月,本会和区工商联创办台州建联职业学校,共为社会培养了上万名财会设计等中职技术人才。
广大会员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
区委会组织引导会员以结对帮扶、助学济困等形式服务社会服务会员。2011年,在上大陈北岙村建结对帮扶基地,结对帮扶大陈岛上“三老”、“三困家庭”;坚持每年上岛为群众义诊送医赠药。2012年,会员企业星星集团为大陈全岛每一户家庭赠送一台收音机,让岛上居民能及时收听学习“十八大”精神。2014年5月,摄影家许华鸣等会员为岛上50多户家庭拍摄打印赠送“全家福”。社会服务委员会到康平养老院为护理人员培训急救知识等。区委会利用新媒体开展“应行长谈金融投资理财”、“沈工讲燃气安全”等讲座,线上宣讲线下互动,点对点服务会员。部分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家会员,累计投入慈善事业的善款2000多万元。
四、以“履职能力”提升为目标,全面加强会的自身建设
区委会通过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建设,全面加强会的自身建设。开展“讲政治、顾大局、有作为,做一个合格的民建会员”主题教育活动。制定多项制度,让集体领导和履职参政工作更加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
连续3年在省社院、上海市社院举行区委会、专委会、支部负责人和部分骨干会员履职能力培训会,请省委会领导、知名学者、会务工作者授课。2013年11月,建立“民建会员之家”,设“会史教育基地”、“民建大讲堂”、“支部活动室”、“图书资料室”等,为会员开展学习、教育、交流、联谊提供固定的阵地。“民建会员之家”建设得到了省委会主委陈小平和市区统战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会员之家被省委会授予“全省民建先进基层组织交流基地”荣誉称号,最近被提名为“省社院全省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实践基地”。建立了企业家会员周末恳谈、舆情反映、税(银)企服务机制,交流政情、企业经营动态,收集有价值的舆情信息向党政领导提出意见建议,同时邀请会内外的税务、银行专家参加,加强与企业家会员间的联谊交流,为企业家会员服务。女会员开展自编自导自演“同心同向同行奔小康”文艺联欢,在十一塘“共植同心林”等各种主题活动。老龄会员坚持每季度“学习日”制度,在会员之家开展学习、交流、联谊活动。区委会坚持每年重阳节在建联学校为老龄会员举行集体祝寿活动。
区委会先后与嘉兴市委会、莲都区委会、黄岩总支、温岭支部、台州学院支部、宁海支部等区外民建组织开展友好交流活动。办公室利用《椒江民建》会刊、网站、微信、QQ群等多种媒体开展宣传,介绍民建参政履职工作,同时在省级以上媒体刊发宣传信息20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