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
——记民建全国先进集体杭州市委会
发布时间:2016-12-07 10:41:28
|
作者: 杭建
近年来,杭州市委会在中共杭州市委和民建浙江省委会的领导下,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市委会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抓学习,强落实,学习型参政党建设成效初显
加强学习制度建设,开展“学习型参政党”创建活动。坚持并完善理论中心组定期学习制度,领导班子每年定期开展集中学习,主副委带头主讲,组织市委会常委、委员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建立骨干会员学习制度,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举办骨干会员培训班;推荐会员参加社会主义学院的学习培训;通过专委会和横向组织,面向不同行业会员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和论坛等。建立新会员学习制度,举办新会员读书班。
强化基层联系指导,切实把各项要求落到实处。领导班子密切联系基层,主副委、副巡视员、秘书长各联系一个专委会(横向组织)和基层总支,指导基层组织的组织生活。加强支部工作考核。制定支部争先创优的“十好”标准,从“学习好”、“参政议政好”、“社会服务好”等十个方面提出考核要求,推动支部工作全面发展。
二、抓活动,重传承,政治交接平稳有序顺利完成
开展主题学习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制定出台实施方案作出全面部署,编发学习资料并举办市委委员读书会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推进会。把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学习民建会史相结合、与学习民建历史优秀人物相结合,以此增强基层组织和广大会员履职的信心和决心。深入开展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导各级基层组织结合实际,开展相关学习活动。
举办系列纪念庆祝活动。围绕中共成立、民建成立、新中国成立周年纪念,开展主题征文、书画展、演讲比赛、座谈会、庆祝大会、历史事件和人物史料征集等庆祝活动;召开“喜迎十八大 会员展风采”歌唱比赛;举办新会章学习培训会及会章会史知识竞赛;召开追思学习孙起孟同志和电视剧《黄炎培》观后感座谈会、“爱我中华 展我风采”会员演讲比赛、爱国主义系列讲座等。
三、抓特色,促发展,参政议政成果转化持续深化
确立“发挥特色,少而精、专而深”的指导思想,积极建言献策,为市委、市政府提供一批有价值、有份量、有影响的建议:关于十大特色潜力行业的建议引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和千人动员大会,组建完善特潜行业协会,出台发展规划、行动计划和扶持政策,建立了每年千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关于树立杭商品牌的建议被市委、市政府采纳,制定出台实施意见,建立市杭商品牌推进委员会并召开杭商大会。关于民营企业家健康疗休养的建议被市委办专报采用并获得重要批示,“两办”专门下发通知,每年组织百名企业家进行体检疗养。关于设立中国南宋历史博物馆的建议被市政府办公厅《杭州政务》采用并获重要批示,筹建南宋博物院工作已正式启动。关于振兴九曲红梅红茶的建议获市委书记和市长批示,市政府和市政协召开专题座谈会,西湖区政府与相关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建造展示馆和研发基地。关于加大杭州“十竹斋”保护力度的建议分别获得市长、市委常委重要批示。
四、抓品牌,树形象,社会服务影响力不断扩大
打造“思源工程”社会服务系列品牌。开展赈灾募捐活动,在多起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会员企业家捐款捐物4000余万元,其中青海玉树地震后向灾区捐款捐物累计达200万元,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募集救灾款80万元;开展捐资助学活动,援建4所民建希望学校,改善多所学校设施,联合开展“爱心助学”和“园梦大学”等活动;开展扶贫济困活动,组织会员企业家参与“春风行动”、“联乡结村”、“关爱老会员·思源献爱心”等活动,累计捐助善款总额达千万;开展法律服务活动,组织会员律师连续10年在防空洞开展法律咨询服务。
牵线搭桥助力会员企业发展。增进与政府的沟通交流,邀请市长与会员企业家代表进行座谈交流,召开会员企业家与市经委等有关部门对接交流会;开展投资合作交流,推荐并组织会员赴美、英、澳等多国及鲁、苏、滇等多地开展经贸交流、商务研讨、合作考察等活动。
一、抓学习,强落实,学习型参政党建设成效初显
加强学习制度建设,开展“学习型参政党”创建活动。坚持并完善理论中心组定期学习制度,领导班子每年定期开展集中学习,主副委带头主讲,组织市委会常委、委员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建立骨干会员学习制度,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举办骨干会员培训班;推荐会员参加社会主义学院的学习培训;通过专委会和横向组织,面向不同行业会员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和论坛等。建立新会员学习制度,举办新会员读书班。
强化基层联系指导,切实把各项要求落到实处。领导班子密切联系基层,主副委、副巡视员、秘书长各联系一个专委会(横向组织)和基层总支,指导基层组织的组织生活。加强支部工作考核。制定支部争先创优的“十好”标准,从“学习好”、“参政议政好”、“社会服务好”等十个方面提出考核要求,推动支部工作全面发展。
二、抓活动,重传承,政治交接平稳有序顺利完成
开展主题学习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制定出台实施方案作出全面部署,编发学习资料并举办市委委员读书会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推进会。把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学习民建会史相结合、与学习民建历史优秀人物相结合,以此增强基层组织和广大会员履职的信心和决心。深入开展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导各级基层组织结合实际,开展相关学习活动。
举办系列纪念庆祝活动。围绕中共成立、民建成立、新中国成立周年纪念,开展主题征文、书画展、演讲比赛、座谈会、庆祝大会、历史事件和人物史料征集等庆祝活动;召开“喜迎十八大 会员展风采”歌唱比赛;举办新会章学习培训会及会章会史知识竞赛;召开追思学习孙起孟同志和电视剧《黄炎培》观后感座谈会、“爱我中华 展我风采”会员演讲比赛、爱国主义系列讲座等。
三、抓特色,促发展,参政议政成果转化持续深化
确立“发挥特色,少而精、专而深”的指导思想,积极建言献策,为市委、市政府提供一批有价值、有份量、有影响的建议:关于十大特色潜力行业的建议引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和千人动员大会,组建完善特潜行业协会,出台发展规划、行动计划和扶持政策,建立了每年千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关于树立杭商品牌的建议被市委、市政府采纳,制定出台实施意见,建立市杭商品牌推进委员会并召开杭商大会。关于民营企业家健康疗休养的建议被市委办专报采用并获得重要批示,“两办”专门下发通知,每年组织百名企业家进行体检疗养。关于设立中国南宋历史博物馆的建议被市政府办公厅《杭州政务》采用并获重要批示,筹建南宋博物院工作已正式启动。关于振兴九曲红梅红茶的建议获市委书记和市长批示,市政府和市政协召开专题座谈会,西湖区政府与相关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建造展示馆和研发基地。关于加大杭州“十竹斋”保护力度的建议分别获得市长、市委常委重要批示。
四、抓品牌,树形象,社会服务影响力不断扩大
打造“思源工程”社会服务系列品牌。开展赈灾募捐活动,在多起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会员企业家捐款捐物4000余万元,其中青海玉树地震后向灾区捐款捐物累计达200万元,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募集救灾款80万元;开展捐资助学活动,援建4所民建希望学校,改善多所学校设施,联合开展“爱心助学”和“园梦大学”等活动;开展扶贫济困活动,组织会员企业家参与“春风行动”、“联乡结村”、“关爱老会员·思源献爱心”等活动,累计捐助善款总额达千万;开展法律服务活动,组织会员律师连续10年在防空洞开展法律咨询服务。
牵线搭桥助力会员企业发展。增进与政府的沟通交流,邀请市长与会员企业家代表进行座谈交流,召开会员企业家与市经委等有关部门对接交流会;开展投资合作交流,推荐并组织会员赴美、英、澳等多国及鲁、苏、滇等多地开展经贸交流、商务研讨、合作考察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