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2016年5期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2016年5期
我的位置:主页  > 2016年5期
一个企业家的义工生涯
——记民建会员、浙江比华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峰
发布时间:2017-01-23 16:16:30
  |  
作者:
    郭峰,民建会员,浙江比华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浙江省政协委员,嘉兴市人大代表,浙江省青联委员、浙江省太阳能行业协会副会长、绿色浙江绿足迹企业同盟主席团主席。曾获桐乡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浙江省中小企业创业新星、2008-2009年科技工作先进个人、中国太阳能行业配套企业优秀青年创业者、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十佳新锐人物”、嘉兴市“十大科技创新风云人物”等多项荣誉,并蝉联多届“品牌中国太阳能行业十佳年度人物”。
领跑新能源与科创之路
  郭峰的老家在海宁黄湾,20世纪90年代末期,有感于太阳能热水器因使用不便利,产品推广遇到很大困难,郭峰萌生了研发太阳能光热智能控制器的念头。自此,他走上了新能源的研发和产业化之路。
  经过三年的反复试验,在2001年,他终于成功研制出新型太阳能热水器控制装置,并取得了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成功开发和专利的申请,给郭峰树立了信心。在新能源行业的创业道路上,郭峰迈出了坚实而踏实的一步。
  2005年,郭峰成立桐乡市比华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开始公司化运作。太阳能、风能...越来越多样的新能源为郭峰带去的是越来越多的专利及成就。郭峰,也用一项项傲人的成绩奠定了比华丽集团在行业内的领头羊地位。如今的比华利年产值上亿,在太阳能控制器领域是数一数二的龙头企业。
义工:人生的又一次启航
  就在事业风风火火之时,郭峰却没有再花心思大刀阔斧地把企业做大做强,而是坚持着对企业“小而美”的初衷。相反地他开始思考起了自己的责任。
  “我觉得这样的动力来源于对社会的一份责任。在我事业刚起步的时候,离不开社会各界力量的帮助,现如今,我在事业上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绩,学会感恩,回馈社会,尽自己最大力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郭峰说。
  2005年的一天,当郭峰在电视上看到桐乡一个小女孩需要帮助时,他迈出了自己慈善生涯的第一步。郭峰还清楚地记得那时候女孩读小学二年级,那时候妈妈跑了,爸爸残疾在家。此后,女孩所有的学杂生活费都是郭峰出资,一直到女孩大学毕业。从2005年到2013年,郭峰一共资助了这样孩子有二三十人之多,付出的爱心款上百万。
  但渐渐地,他开始觉得个人的力量有限,如何动用社会力量,让更多的力量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于是他把目标瞄准了刚成立一年的海宁义工。此后,他专程来了几次海宁取经。
  2013年3月5日,桐乡市志愿者协会义工委员会应运而生。它是由民间爱心人士自发组织的,隶属于桐乡市志愿者协会。
无处不在的桐乡义工
  桐乡义工成立后的第一次活动是“弯腰一秒钟”活动。郭峰笑说,第一次他就是以老板的身份要求企业员工参与的,但是当这支队伍在马路上被市民看到之后,不少人马上主动参与了进来,第二次,企业员工少了,社会人士多了。到现在,桐乡义工已经有1000多名会员,其中活跃的会员有两三百人。
  2013年屠甸水灾,在大水阻挡了行人和车辆的前行时,一支越野车队,开始帮忙载人、拖车;在大水退去之后,他们拿着铁锹、扫帚清扫淤泥,背着药箱消毒。在桐乡街头,他们经常会弯腰把街上的垃圾捡起,并向路过的市民宣传绿色环保理念;在夜间繁忙的路口,他们常会举着“珍爱生命,拒绝酒驾”的牌子,劝导行人、司机安全出行。
  除了“弯腰一秒钟”、“中国式过马路安全劝导”、“珍爱生命,拒绝酒驾举牌”等常规性活动外,桐乡义工还经常看望慰问敬老院的孤寡老人,给他们带去欢乐;组织福利院小朋友参加业余活动,让他们享受应有的关爱;为重病无法负担医药费的家庭捐款、献血,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没有坚持就没有成功
  无论是年少时学习专业知识的他,还是毕业后从事帐篷搭建工作的他,还是最终走上新能源研发之路的他,一切的一切,在他看来,都离不开“坚持”二字。
  多年的打拼,在郭峰会员的身上,磨砺出了沉稳与坚韧。
  而这一点也作用在了桐乡义工这个组织上。去福利院看望小孩,他们付出的不是物质而是关爱。确实,这里的孩子并不缺物质上的东西,他们和普通孩子相差最多的是家人的关爱。于是,义工们每周都会坚持去福利院去福利院给孩子们辅导功课,帮助他们提高成绩,几年来从不间断。
  而去敬老院送温暖,桐乡义工几乎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不过今年的重阳节,义工们都没有行动,他们的解释很简单,这天去敬老院送温暖的社会组织很多,他们就不去凑热闹了,义工们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一个月去一次,给老人们聊聊天,理个发,剪个指甲。
  让郭峰影响最深的就是去乌镇敬老院,第一次去,老人们的脸上写满了陌生感,但到了第二次,第三次,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老人们见他们过去,已经笑着迎上来,仿佛看到的就是自己家的晚辈。有一次老人们坚持要把几个他们自己种的南瓜给志愿者们,虽然是几个南瓜,但对于义工们来说确实如瑰宝。
  义工组织走上轨道后,郭峰作为发起人,却仍在不间断地参与其中。去年,他就从福利院带了一个小女孩回到家。女孩名叫小梅,因为是个早产儿,眼睛还没有发育好就来到了人间,一只眼睛已经失明,另一只眼睛当时也已经有700度近视。郭峰的初衷是想领养这个女孩,为了给她一个温暖的家,一个良好的治疗条件。
  然而在咨询了国内顶级眼科专家之后,得知小梅的眼睛目前国内的医疗水平还束手无策时,最后他选择放手,通过民政部的牵线搭桥,小梅被一个美国妈妈收养。现在,每隔两三个月,郭峰都会去福利院打听小梅的近况。
帮助别人自己也有收获
  在桐乡义工这个组织架构中,郭峰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一直以发起人的身份自居,此外就是几个板块的负责人,负责人们也很轻松,可以轮流上岗。在这里没有领导和下属的概念,在这个组织中,大家都是平等的,大家有着同一个目标,就是献爱心。
  也就是在这样一个氛围轻松的大环境中,很多义工参加活动后,最大的感悟就是:能帮助别人就是一件幸福的事,在这个过程中也并不是纯粹地付出,自己的收获也很多。
  郭峰说,桐乡义工的宗旨是我付出,我成长,我快乐!一味的付出,没有自我的成长,不能收获快乐,肯定是不行的,这是一个相互汲取的过程。桐乡义工就是期望给大家搭建一个民间平台,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更多的正能量聚集到一起。(沈勤 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