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 走出一片新天地
——记民建全国先进集体衢州市直属二支部
发布时间:2017-01-23 16:12:10
|
作者:
衢州市直属二支部是有着30余年历史的老支部,秉承创会宗旨,积极投身地方经济建设,共同见证衢州民建30多年来的巨大成就,先后获得民建中央、民建省委会和衢州市先进基层组织荣誉。
一、创新发展,走出一片新天地
为建设特色支部,二支部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依托会员力量,依靠信息技术,创新载体、服务社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1、孜孜求人才,着力夯基础。会员是基层组织的细胞。组织的战斗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员的能力。把好新会员入会关是支部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观愿望、客观能力、价值体现要绩效评估;年龄的要求、单位的选择、岗位的需求、结构的比例均需综合考量;资格审查、必要的培养期、会前辅导、会后传帮带样样不含糊。经过严格筛选,过关斩将进来的会员,基本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会员在支部活动中确实发挥了生力军作用。从汇报演出的一招一式、管理微信的井井有条、开展活动的雷厉风行可以看出,在新生力量带动下,支部变得年轻、后劲更足、结构更趋合理。
2、人人比有为,扛起一片天。一是注重发挥委员代表作用。每个政协委员积极参与民主监督,主动融于中共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通过明查暗访、视察、调研、座谈、听取汇报等多形式参与,多渠道沟通,多方面反映、多角度思维、多触角干预。发现问题、查找根源,分析成因、提出想法,一针见血、恰到好处。2015年治水新理念、新做法被《联谊报》介绍推广。二是发挥骨干会员作用。派出骨干会员参与“两南”拆迁、担任农村生态指导员,全力支持“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工作。会员深入一线,摸排询查,挨户做工作,为拆迁困难户捐款捐物。集中精力静下心、沉下身,赶赴联系村指导面上工作,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生活污水治理、生猪整治、贺田模式复制工作。三是发挥民建会员优势。利用会员优质资源,带头创业、行业领军、专业引领,积极应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3、小小微信群,承载大情怀。“参加30周年(民建衢州市委会成立)表演节目的会员请注意:第1次排练安排在明天晚上6:30,地点为南区机关幼儿园,望务必准时参加”。“收到”。“收到”。“董大姐,我今天还在杭州,晚上的排练参加不了,请假”。“好的,我先找个临时替补便于排练时应急,回来后麻烦你辛苦补上”。这是民建二支部2014年12月微信群里几段真实对话,讲述会员利用业余时间赶排、自编自导自演小品“西游style”的情景。这个节目参加纪念民建衢州市委会成立30周年大会汇报演出,受到交口称赞。借助二支部专属微信群,大家实时交流,相互沟通。会员时刻与组织同行,拉近距离、倾诉方便、联系简单,凝聚力向心力增强、支部活力增添。目前,支部微信管理面涉及会议通知、活动安排、工作部署、特长发挥、经验分享等10大类30多项,上情下达、下情上达通道顺畅,效果是立竿见影。
4、绵绵支部情,悠悠暖人心。支部在社会服务方面润物细无声。一是会外服务常抓不懈。会员任奇志在当年方志敏所在红军部队成立中共衢遂寿中心县委第一区委的旧址上,出资兴建太真乡千里岗红色文化礼堂;支部连续4年与衢江区云溪乡锦桥村徐俊威结对,帮助完成学业;组织慈善捐款、争当爱心志愿者、看望慰问福利院孤残老人儿童等。二是会内服务持之以恒。八年如一日关心关爱长病会员王震,帮助寻医问药,落实每月1000元帮扶资金,解决实际困难,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继续发扬支部优良传统,请有独特思想、有独到见解、有个人观点的会员在每次支部活动时自告奋勇站出来,进行主题宣讲。宣传政策、提供思路、阐述观点、发表意见。你帮我,我帮你,资源共享,互帮互助,尉然成风。
5、时时开良方,处处解难题。一是借两会平台,提交大会发言、提案超过20件,内容涉及食品安全、环境治理、城市绿化、质押贷款、企业融资、电子商务、智慧粮食等方面,对衢州绿色发展、转型发展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其中,每年“两会”期间,马梅芝会员接受多家媒体采访,在省市主流媒体发出民建人的声音,展示会员的良好形象,同时也起到宣传衢州、扩大影响力的效果。通过提案建议,衢州市被列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农产品现代流通试点城市,当年获中央补助资金2600多万元;中央厨房项目得到国家商务部和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顺利落户衢州,解决了百姓早餐难问题;衢州市粮食订单质押贷款创举得到省长批示,在全省推广使用。二是培养会员养成张开慧眼、把握动向好习惯,关心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积极反映社情民意。有力地化解社会问题,有效防止矛盾激化,推动政府工作。提出的方便公积金支取、取消电信行业霸王条约、提升居住区绿化升级改造等意见建议,都很有针对性。三是通过考察调研,发现问题、指出不足、发表想法、提出观点,供领导决策参考。(衢二建)
一、创新发展,走出一片新天地
为建设特色支部,二支部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依托会员力量,依靠信息技术,创新载体、服务社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1、孜孜求人才,着力夯基础。会员是基层组织的细胞。组织的战斗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员的能力。把好新会员入会关是支部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观愿望、客观能力、价值体现要绩效评估;年龄的要求、单位的选择、岗位的需求、结构的比例均需综合考量;资格审查、必要的培养期、会前辅导、会后传帮带样样不含糊。经过严格筛选,过关斩将进来的会员,基本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会员在支部活动中确实发挥了生力军作用。从汇报演出的一招一式、管理微信的井井有条、开展活动的雷厉风行可以看出,在新生力量带动下,支部变得年轻、后劲更足、结构更趋合理。
2、人人比有为,扛起一片天。一是注重发挥委员代表作用。每个政协委员积极参与民主监督,主动融于中共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通过明查暗访、视察、调研、座谈、听取汇报等多形式参与,多渠道沟通,多方面反映、多角度思维、多触角干预。发现问题、查找根源,分析成因、提出想法,一针见血、恰到好处。2015年治水新理念、新做法被《联谊报》介绍推广。二是发挥骨干会员作用。派出骨干会员参与“两南”拆迁、担任农村生态指导员,全力支持“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工作。会员深入一线,摸排询查,挨户做工作,为拆迁困难户捐款捐物。集中精力静下心、沉下身,赶赴联系村指导面上工作,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生活污水治理、生猪整治、贺田模式复制工作。三是发挥民建会员优势。利用会员优质资源,带头创业、行业领军、专业引领,积极应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3、小小微信群,承载大情怀。“参加30周年(民建衢州市委会成立)表演节目的会员请注意:第1次排练安排在明天晚上6:30,地点为南区机关幼儿园,望务必准时参加”。“收到”。“收到”。“董大姐,我今天还在杭州,晚上的排练参加不了,请假”。“好的,我先找个临时替补便于排练时应急,回来后麻烦你辛苦补上”。这是民建二支部2014年12月微信群里几段真实对话,讲述会员利用业余时间赶排、自编自导自演小品“西游style”的情景。这个节目参加纪念民建衢州市委会成立30周年大会汇报演出,受到交口称赞。借助二支部专属微信群,大家实时交流,相互沟通。会员时刻与组织同行,拉近距离、倾诉方便、联系简单,凝聚力向心力增强、支部活力增添。目前,支部微信管理面涉及会议通知、活动安排、工作部署、特长发挥、经验分享等10大类30多项,上情下达、下情上达通道顺畅,效果是立竿见影。
4、绵绵支部情,悠悠暖人心。支部在社会服务方面润物细无声。一是会外服务常抓不懈。会员任奇志在当年方志敏所在红军部队成立中共衢遂寿中心县委第一区委的旧址上,出资兴建太真乡千里岗红色文化礼堂;支部连续4年与衢江区云溪乡锦桥村徐俊威结对,帮助完成学业;组织慈善捐款、争当爱心志愿者、看望慰问福利院孤残老人儿童等。二是会内服务持之以恒。八年如一日关心关爱长病会员王震,帮助寻医问药,落实每月1000元帮扶资金,解决实际困难,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继续发扬支部优良传统,请有独特思想、有独到见解、有个人观点的会员在每次支部活动时自告奋勇站出来,进行主题宣讲。宣传政策、提供思路、阐述观点、发表意见。你帮我,我帮你,资源共享,互帮互助,尉然成风。
5、时时开良方,处处解难题。一是借两会平台,提交大会发言、提案超过20件,内容涉及食品安全、环境治理、城市绿化、质押贷款、企业融资、电子商务、智慧粮食等方面,对衢州绿色发展、转型发展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其中,每年“两会”期间,马梅芝会员接受多家媒体采访,在省市主流媒体发出民建人的声音,展示会员的良好形象,同时也起到宣传衢州、扩大影响力的效果。通过提案建议,衢州市被列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农产品现代流通试点城市,当年获中央补助资金2600多万元;中央厨房项目得到国家商务部和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顺利落户衢州,解决了百姓早餐难问题;衢州市粮食订单质押贷款创举得到省长批示,在全省推广使用。二是培养会员养成张开慧眼、把握动向好习惯,关心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积极反映社情民意。有力地化解社会问题,有效防止矛盾激化,推动政府工作。提出的方便公积金支取、取消电信行业霸王条约、提升居住区绿化升级改造等意见建议,都很有针对性。三是通过考察调研,发现问题、指出不足、发表想法、提出观点,供领导决策参考。(衢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