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2016年6期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2016年6期
我的位置:主页  > 2016年6期
组织建设重制度 社会服务重基地
——民建全国先进集体东阳市基层委员会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17-02-23 10:35:27
  |  
作者: 东建
    民建东阳支部成立于1993年,1998年升格为总支,2013年建立基层委员会。二十多年来,东阳基层委员会多次被民建浙江省委会授予“先进基层组织”、“全省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2013年10月,还被授予“民建浙江省基层组织学习交流基地”,成为民建浙江省委会首批七个基层组织学习交流基地之一。
  一、健全规章制度,组织建设不务虚
  “会员是本,支部是根。”为了能激发每位会员的活力,增强党派自身的凝聚力和执行力,东阳基层委员会不断健全规章制度,努力加强组织自身建设。多年来,建立和完善了“入会标准”、“入会程序”、“组织活动规程”、“经费管理制度”、“信息报道管理制度”、“公章使用制度”、“档案管理规定”、“会议纪律制度”等规章制度,使党派工作有章可循。如在吸收会员方面,东阳基层委员会始终遵循“坚持标准,完善自我”的工作理念,不断完善入会规程,以高标准、严要求为入会原则,并坚持执行申请、初审、考察、审查、把关、审批等六个入会程序,确保入会人员的高素质;在组织活动上,能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不断推进活动机制,将“春节看望”、“助贫扶弱”、“提案商讨”、“入会面商”、“组织交流”、“专题调研”、“外出考察”、“同心实践”、“主题慰问”、“中秋联谊”、“教育培训”、“关爱会员”等活动定格化,永葆东阳基层委员会的生机和活力。
  二、做好专题调研,参政议政出实效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每年,东阳基层委员会都会专门组织相关会员召开提案撰写工作商讨会,对各支部提交的团体提案素材进行认真讨论与筛选。由于思想上重视、工作上落实,年年都有提案被市政协评为重点提案或优秀提案。除了利用“两会”平台和参加地方市委市府及其他有关单位召开的全市性大会、座谈会、协商会、通报会等渠道,积极建言献策,履行好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民主协商职能外,还特别注重开展专题调研,使参政议政工作更有成效。东阳基层委员会运用好党派调研周、政协论坛等平台,紧扣东阳地方经济发展实际,通过注重四个“重视”(即重视选题、重视调研、重视互动、重视撰写),并借助“主题慰问”活动,对接相关部门单位,认真组织会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好考察调研工作。多年来,开展了城市建设、古玩艺术、融资服务、消防安全、物业管理、用水安全、市场发展、影视文化、助推小微企业发展、环境卫生、非遗进校园、规范校外辅导、“城中村”改造、五水共治、职业教育等多个调研课题的撰写工作。其中《加快农村用水安全体系建设 打造可持续发展“美丽乡村”》、《关于加强环卫工作提升我市人居环境的思考》等调研报告分别获得2011、2013年度全市优秀调研文章优秀奖和三等奖,《转变开发运营理念,打造红椿巷高端商业区》、《共同营造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春天》、《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的建议》、《“五水共治”的关键在“科学治水”》等调研文章分别被选为政协论坛的书面与大会发言材料。
  三、创新奉献形式,社会服务有突破
  一直以来,东阳基层委员会努力加强会员的思想建设,倡导会员要致富思源,积极参与投身到各种社会服务活动中去,回报家乡、回报社会。为有序地、持久地支持社会服务事业提供了更有力的资金保障和组织保障,成立了民建东阳市基层委员会思源工程基金会。多年来,先后开展了赞助市残联、到山区扶贫助学、资助老年协会、慰问聋哑学校、看望孤寡老人、提供法律援助等常规性公益事业活动,及针对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等重大灾情,在第一时间组织会员举行捐款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东阳基层委员会、会员及会员单位向各类公益事业的捐赠款已超1200万元,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提升了东阳基层委员会的自身形象。
  为在社会服务工作上有所拓展,东阳基层委员会创新奉献形式:一是开展与全面履职相结合“主题慰问”活动。通过创新开展“互助、互学”式的主题慰问活动,很好地将参政议政职能与社会服务工作结合在了一起。东阳基层委员会通过开展对消防官兵、驻东部队、一线民警、环卫工人、源头乡村的走访慰问,深入了解社意民情,撰写了有关消防安全、环境卫生、五水共治等多个主题明、立意深的调研报告,深受市委市府领导的好评。二是发挥经济界优势创建“同心·实践基地”。为进一步展现民建组织群体优势和成员的专业特长,开辟社会服务工作新领域,创立自身的服务品牌。2014年10月,东阳市基层委员会与东阳市技术学校共建“同心·实践基地”。为切实做好“同心·实践基地”工作,东阳基层委员会不仅创设“思源奖学金”和“创新发明奖”,还开展了做好会员企业与学校的对接工作支持学生就业,邀请师生到会员企业参观学习加强校企互动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