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四有要求”做好本职工作
——学习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7-02-23 10:34:04
|
作者: 郑亚莉
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奏响了持之以恒反腐败的最强音,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篇章。通过对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我感触很深,启发很大。作为一校之长,这不禁让我想起了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县委书记提出的“四有要求”,我结合自身本职工作,谈四点体会:
一是心中有党,不忘初心携手前进。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是新起点上的新长征,处处彰显“初心不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从《共产党宣言》、延安“窑洞对”直至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各项制度举措,不断加强党内监督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自觉自励。全会的召开和各项制度的出台,不仅在党内树立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必胜自信,更强化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满满信心。
我虽然是一名民主党派领导干部,但是我深刻认识到是共产党培养了我,应该按照《准则》和《条例》,揽镜自照、加强自律,决不能隔岸观火、置身事外,要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定力,时刻与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保持高度一致。尤其在具体的工作当中,要把全会精神同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忘初心携手前进。
二是心中有爱,信念引领坚守阵地。要当好一名院长,必须时刻把学生放心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但爱不可坐论,更不能空谈。我时常反问学生:“什么样的中国,才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伟大国家?什么样的社会,才是令人向往的理想家园?什么样的人生,才有内心的安宁和恒久的幸福?”我始终坚信:一个优秀的学生不仅要有优异的成绩,还要有健全的人格,更要成为一个文明的使者。中共省委书记夏宝龙曾经说过:“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这块阵地必须牢牢守住。”
我始终认为,在新形势下,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怎么强调都不为过。高校这块阵地寸土不能失,片瓦不能丢,丝毫不能让,这是我们应当负起的政治责任,也是应当扛好的使命担当。当我们扼腕于社会转型期的“人心不古”、喟叹市场经济对精神世界的巨大冲击之时,更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既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应该是青年一代的精神食粮和思想基础。教育是充满阳光之爱的事业,这是我追求的恒远目标!
三是心中有责,勇作为敢担当。权力就是责任,校长就得担责。作为一名院长,应该以上率下,干着指挥,夏宝龙书记在多种场合说过,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羊,能打败一头羊带领的一群狮子。高校虽然没有腥风血雨的战场,但是也有攻坚破难、改革创新的艰难。如果没有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的立场,没有在利益纠葛面前果敢的魄力,就只能碌碌无为、得过且过、一事无成。
心中有责,还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张蓝图绘到底。作为院长,任期是有限的,但一个学校的发展本身就是一场接力赛,必须甘做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聚少成多,久久为功。同时在带领整个行政班子的过程中,我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与学校党政班子成员坦诚相待,全力支持每位班子成员开展工作,努力营造分工抓落实、合力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是心中有戒,守纪律讲规矩。“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对于一个政党,纪律是生命线;对于一个干部,纪律是高压线;对于一所学校,纪律是防护墙。”通过对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我似乎又接受了一场深刻的洗礼,对政治纪律、规矩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政治意识和纪律观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自觉加强学习,懂规矩守纪律,依法治校,以纪律人,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引领学校健康和谐发展。
心中有戒,就要戒“贪”守“廉”。要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带头讲政治、作表率,守住廉政底线,把好道德关口,树好自身形象,自觉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努力构建学校良好政治生态,不断促进学校事业更加快速发展。
(作者系民建省委会副主委、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
一是心中有党,不忘初心携手前进。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是新起点上的新长征,处处彰显“初心不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从《共产党宣言》、延安“窑洞对”直至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各项制度举措,不断加强党内监督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自觉自励。全会的召开和各项制度的出台,不仅在党内树立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必胜自信,更强化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满满信心。
我虽然是一名民主党派领导干部,但是我深刻认识到是共产党培养了我,应该按照《准则》和《条例》,揽镜自照、加强自律,决不能隔岸观火、置身事外,要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定力,时刻与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保持高度一致。尤其在具体的工作当中,要把全会精神同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忘初心携手前进。
二是心中有爱,信念引领坚守阵地。要当好一名院长,必须时刻把学生放心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但爱不可坐论,更不能空谈。我时常反问学生:“什么样的中国,才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伟大国家?什么样的社会,才是令人向往的理想家园?什么样的人生,才有内心的安宁和恒久的幸福?”我始终坚信:一个优秀的学生不仅要有优异的成绩,还要有健全的人格,更要成为一个文明的使者。中共省委书记夏宝龙曾经说过:“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这块阵地必须牢牢守住。”
我始终认为,在新形势下,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怎么强调都不为过。高校这块阵地寸土不能失,片瓦不能丢,丝毫不能让,这是我们应当负起的政治责任,也是应当扛好的使命担当。当我们扼腕于社会转型期的“人心不古”、喟叹市场经济对精神世界的巨大冲击之时,更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既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应该是青年一代的精神食粮和思想基础。教育是充满阳光之爱的事业,这是我追求的恒远目标!
三是心中有责,勇作为敢担当。权力就是责任,校长就得担责。作为一名院长,应该以上率下,干着指挥,夏宝龙书记在多种场合说过,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羊,能打败一头羊带领的一群狮子。高校虽然没有腥风血雨的战场,但是也有攻坚破难、改革创新的艰难。如果没有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的立场,没有在利益纠葛面前果敢的魄力,就只能碌碌无为、得过且过、一事无成。
心中有责,还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张蓝图绘到底。作为院长,任期是有限的,但一个学校的发展本身就是一场接力赛,必须甘做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聚少成多,久久为功。同时在带领整个行政班子的过程中,我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与学校党政班子成员坦诚相待,全力支持每位班子成员开展工作,努力营造分工抓落实、合力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是心中有戒,守纪律讲规矩。“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对于一个政党,纪律是生命线;对于一个干部,纪律是高压线;对于一所学校,纪律是防护墙。”通过对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我似乎又接受了一场深刻的洗礼,对政治纪律、规矩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政治意识和纪律观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自觉加强学习,懂规矩守纪律,依法治校,以纪律人,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引领学校健康和谐发展。
心中有戒,就要戒“贪”守“廉”。要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带头讲政治、作表率,守住廉政底线,把好道德关口,树好自身形象,自觉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努力构建学校良好政治生态,不断促进学校事业更加快速发展。
(作者系民建省委会副主委、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