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主题论坛议政 成立民建慈善基金
——民建全国先进集体宁波市江东区总支部创新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7-02-23 10:36:13
|
作者: 宁江建
近年来,民建江东区总支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职水平,扩大社会影响,紧紧抓住支部建设不放松,坚持创新工作方式,推动基层组织健康发展。
一、不断提高履职水平,建言献策取得良好效果
积极参政议政,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几年来,总支部市、区二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提交议案、提案、建议100多件,为江东区和宁波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其中多件议案、提案和大会发言、小组发言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相关内容被政府采纳。应有关部门邀请,有多名会员分别担任了市国土资源局、市妇联、区法院等单位的特约行风监督员。他们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方式为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献计献策。
认真开展信息调研,正确反映社情民意。江东区各支部几年来,30余篇信息被市委会录用并转报省委会、市政协、市委统战部等,还有多篇论文被多个上级有关部门信息录用。如会员杨淑英在江东区政协四届四次会议上提交的提案《关于推进我区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建议》,得到了江东区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江东区正在进行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的改革。多层次、多渠道参与信息和调研工作使得江东总支部的参政议政能力进一步增强。
开创主题论坛议政模式,创新参政议政手段。在参政议政的方法上,江东一支部创造性地探索了一种新的有效模式——“主题论坛议政模式”。江东一支部与江东区政协社会法制与城建城管委员会、农工党江东支部每年举行主题论坛活动,论坛的主题分别为“房产新政”、“卫生体制改革”和“关注东部新城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主题论坛的议政模式,创新了基层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手段,丰富了基层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内容,深受大家的欢迎,取得了良好效果,也得到了区政协领导的高度赞扬。
二、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组织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创新成立民建慈善基金。总支部在一些骨干热心会员的支撑下,在市委会和区委统战部、区慈善总会的支持下,于2010年4月30日成立了江东民建阳光慈善基金(这是全市首个由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创立的慈善基金)。在成立仪式上,会员徐平炬的企业宁波赛尔公司设立了600万元的慈善基金,并当场将18万元善款通过区慈善总会捐赠到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区。许多媒体包括中央的《团结报》都对此进行了报道。此后,会员周丽萍的“周氏教育慈善基金”等相继成立。2011年7月江东一支部慈善基金建立。2014年11月江东五支部慈善基金建立。江东民建阳光基金等慈善基金的成立,为民建会员承担社会责任、爱心人士回报社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充分发挥了民建的特色和优势。
积极参与社会帮困扶贫工作。通过江东民建阳光基金这个平台,江东总支部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了一系列的慈善活动。2010年开始了为期三年的“阳光复明行动”,为100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做了手术,使他们能重新清楚地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2012年5月江东试水公益项目跨界合作的首届社区公益洽谈会在和丰创意广场举行,一共有55个社区公益项目,这是江东区在全省率先探索政府、社会组织、专业机构、企业、基金会跨界别 合作开展社区公益服务所作的一次积极尝试。江东区总支部就签约了其中两个项目,江东四支部签约的是为中山社区的法律需求提供服务;江东一支部签约的是为江东区1000多户高龄独居老人购买付费老年频道,共出资7万元,这两个项目现已完成。2014年起,总支部组织开展了下属5个支部结对5个社区活动。分别是一支部结对徐家社区,二支部结对丹顶鹤社区,三支部结对幸福苑社区,四支部结对王家社区、五支部结对划船社区。五个支部分别针对五个社区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各有特色结对活动。如江东二支部与丹顶鹤社区签订共建协议书,共同打造社区和谐文明建设“同心”品牌,捐赠共建款3.6万元。五支部依托划船社区“梦工坊”助残综合服务中心,实施助残扶残公益项目——“创皂屋”。该项目与社会公益组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组织残疾人朋友开展手工皂制作和培训,并以订单制形式,帮助产品推广、市场销售和爱心义卖等,旨在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逐步走上工作岗位,促进残疾人朋友融入社会以,所得收入用于补贴残疾人士。
努力助推新农村建设。2010年10月11日,江东区总支部与宁海县深田川镇清潭村举行结对帮扶“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签约仪式,力促清潭新农村建设。2012年 8月,江东总支部为实践“同心思想”,响应市委统战部和市委会的号召,组织相关会员到余姚市鹿亭乡“同心实践基地”实地考察,并与该乡晓云村达成了一些共建帮护的共识。再如2011年11月,江东二支部、江东四支部联合组织活动,他们来到奉化市桕坑村实地考察了相对贫困农村的实际困难情况,考察之后与桕坑村签订了“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协议”,自2011年起到目前该共建活动一直持续中。
一、不断提高履职水平,建言献策取得良好效果
积极参政议政,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几年来,总支部市、区二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提交议案、提案、建议100多件,为江东区和宁波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其中多件议案、提案和大会发言、小组发言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相关内容被政府采纳。应有关部门邀请,有多名会员分别担任了市国土资源局、市妇联、区法院等单位的特约行风监督员。他们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方式为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献计献策。
认真开展信息调研,正确反映社情民意。江东区各支部几年来,30余篇信息被市委会录用并转报省委会、市政协、市委统战部等,还有多篇论文被多个上级有关部门信息录用。如会员杨淑英在江东区政协四届四次会议上提交的提案《关于推进我区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建议》,得到了江东区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江东区正在进行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的改革。多层次、多渠道参与信息和调研工作使得江东总支部的参政议政能力进一步增强。
开创主题论坛议政模式,创新参政议政手段。在参政议政的方法上,江东一支部创造性地探索了一种新的有效模式——“主题论坛议政模式”。江东一支部与江东区政协社会法制与城建城管委员会、农工党江东支部每年举行主题论坛活动,论坛的主题分别为“房产新政”、“卫生体制改革”和“关注东部新城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主题论坛的议政模式,创新了基层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手段,丰富了基层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内容,深受大家的欢迎,取得了良好效果,也得到了区政协领导的高度赞扬。
二、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组织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创新成立民建慈善基金。总支部在一些骨干热心会员的支撑下,在市委会和区委统战部、区慈善总会的支持下,于2010年4月30日成立了江东民建阳光慈善基金(这是全市首个由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创立的慈善基金)。在成立仪式上,会员徐平炬的企业宁波赛尔公司设立了600万元的慈善基金,并当场将18万元善款通过区慈善总会捐赠到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区。许多媒体包括中央的《团结报》都对此进行了报道。此后,会员周丽萍的“周氏教育慈善基金”等相继成立。2011年7月江东一支部慈善基金建立。2014年11月江东五支部慈善基金建立。江东民建阳光基金等慈善基金的成立,为民建会员承担社会责任、爱心人士回报社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充分发挥了民建的特色和优势。
积极参与社会帮困扶贫工作。通过江东民建阳光基金这个平台,江东总支部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了一系列的慈善活动。2010年开始了为期三年的“阳光复明行动”,为100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做了手术,使他们能重新清楚地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2012年5月江东试水公益项目跨界合作的首届社区公益洽谈会在和丰创意广场举行,一共有55个社区公益项目,这是江东区在全省率先探索政府、社会组织、专业机构、企业、基金会跨界别 合作开展社区公益服务所作的一次积极尝试。江东区总支部就签约了其中两个项目,江东四支部签约的是为中山社区的法律需求提供服务;江东一支部签约的是为江东区1000多户高龄独居老人购买付费老年频道,共出资7万元,这两个项目现已完成。2014年起,总支部组织开展了下属5个支部结对5个社区活动。分别是一支部结对徐家社区,二支部结对丹顶鹤社区,三支部结对幸福苑社区,四支部结对王家社区、五支部结对划船社区。五个支部分别针对五个社区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各有特色结对活动。如江东二支部与丹顶鹤社区签订共建协议书,共同打造社区和谐文明建设“同心”品牌,捐赠共建款3.6万元。五支部依托划船社区“梦工坊”助残综合服务中心,实施助残扶残公益项目——“创皂屋”。该项目与社会公益组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组织残疾人朋友开展手工皂制作和培训,并以订单制形式,帮助产品推广、市场销售和爱心义卖等,旨在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逐步走上工作岗位,促进残疾人朋友融入社会以,所得收入用于补贴残疾人士。
努力助推新农村建设。2010年10月11日,江东区总支部与宁海县深田川镇清潭村举行结对帮扶“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签约仪式,力促清潭新农村建设。2012年 8月,江东总支部为实践“同心思想”,响应市委统战部和市委会的号召,组织相关会员到余姚市鹿亭乡“同心实践基地”实地考察,并与该乡晓云村达成了一些共建帮护的共识。再如2011年11月,江东二支部、江东四支部联合组织活动,他们来到奉化市桕坑村实地考察了相对贫困农村的实际困难情况,考察之后与桕坑村签订了“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协议”,自2011年起到目前该共建活动一直持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