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平委员:一位省级河长的履职记
发布时间:2017-07-31 12:19:55
|
作者:
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陈小平欣喜地看到,河长制,这个浙江“五水共治”实践的成功之举,正在全国各地广泛推行,目前20多个省份已批准出台相关实施方案。
2013年至今,围绕“五水共治”,浙江已形成省级河长6名、市级河长199名、县级河长2688名、乡镇级河长16417名、村级河长42120名的五级河长制体系,还配备了河道警长、民间河长。大家用汗水和智慧,守护着8万多条大小河流,推动着浙江经济的转型升级。
身为飞云江的总河长,也即6名省级河长中的一员,陈小平深感责任之重。3年来,沿着200公里长的飞云江,一次次踏看,一次次调研,一次次协调,就是为了让这条穿越丽水景宁和温州泰顺、文成和瑞安的母亲河,能清澈奔流入海,惠及两岸百姓。
污染在水里,根源在岸上。这些年,围绕飞云江治理,景宁、泰顺、文成等地,关停大量低小散、乱排放的畜禽养殖场。而工业经济发达的瑞安,则借助“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关停淘汰作坊式的电镀、皮革企业。加上河道清淤、截污纳管、生态修复,飞云江流域水质得到改善提升,被温州人称为“大水缸”的珊溪水库水质稳定保持在Ⅰ类,赢得当地百姓点赞。
不过,陈小平认为,浙江的“五水共治”,并非为了治水而治水,它旨在修复山河本色,治出转型实效。水环境改善后,原本山清水秀的景宁、泰顺、文成,开始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而瑞安则通过建设小微企业园,引导传统产业入园集聚发展。
治水的同时如何实现富民,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飞云江畔的生动实践?2015年,他带着几十名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结合打造美丽浙南水乡,就建设飞云江流域全域品牌,进行专题研究和调研。“发展生态经济,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这里大有文章可做,也必将给流域百姓带来真正的实惠。”他说。
今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对“五水共治”提出更高目标,要求全面剿灭劣Ⅴ类水。对此,他结合飞云江上中下游的特点,谋划了新的治水计划。“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治水没有回头路,治水铁军还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他表示。
——摘自3月5日《浙江日报》
2013年至今,围绕“五水共治”,浙江已形成省级河长6名、市级河长199名、县级河长2688名、乡镇级河长16417名、村级河长42120名的五级河长制体系,还配备了河道警长、民间河长。大家用汗水和智慧,守护着8万多条大小河流,推动着浙江经济的转型升级。
身为飞云江的总河长,也即6名省级河长中的一员,陈小平深感责任之重。3年来,沿着200公里长的飞云江,一次次踏看,一次次调研,一次次协调,就是为了让这条穿越丽水景宁和温州泰顺、文成和瑞安的母亲河,能清澈奔流入海,惠及两岸百姓。
污染在水里,根源在岸上。这些年,围绕飞云江治理,景宁、泰顺、文成等地,关停大量低小散、乱排放的畜禽养殖场。而工业经济发达的瑞安,则借助“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关停淘汰作坊式的电镀、皮革企业。加上河道清淤、截污纳管、生态修复,飞云江流域水质得到改善提升,被温州人称为“大水缸”的珊溪水库水质稳定保持在Ⅰ类,赢得当地百姓点赞。
不过,陈小平认为,浙江的“五水共治”,并非为了治水而治水,它旨在修复山河本色,治出转型实效。水环境改善后,原本山清水秀的景宁、泰顺、文成,开始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而瑞安则通过建设小微企业园,引导传统产业入园集聚发展。
治水的同时如何实现富民,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飞云江畔的生动实践?2015年,他带着几十名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结合打造美丽浙南水乡,就建设飞云江流域全域品牌,进行专题研究和调研。“发展生态经济,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这里大有文章可做,也必将给流域百姓带来真正的实惠。”他说。
今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对“五水共治”提出更高目标,要求全面剿灭劣Ⅴ类水。对此,他结合飞云江上中下游的特点,谋划了新的治水计划。“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治水没有回头路,治水铁军还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他表示。
——摘自3月5日《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