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民建组织的关怀化作为会争光的动力
发布时间:2017-12-11 09:47:02
|
作者: 柯燕萍
“有困难,找民建”,这是我一生最深刻、最难忘的体会,也是一曲曲动人故事的真实写照。
我是1996年8月加入民建组织的。早在八十年代,我在浙江黄岩投资创办了黄燕模具有限公司,每年都需要大量的模具钢材。记得1999年初,我从法国进口一批价值800多万元,重达900多吨的模具钢,委托珠海海运公司承运,计划将这批货运到宁波港后,再用汽车转运到黄岩。结果当货船行驶到香港湾时,因风大浪急,不幸翻船沉没,不但全部货物沉入海底,6名船员也翻入海中,后被海警人员救起。当我得知此情况时,顿时感到天昏地暗,无法接受这突来的事故。在这关键时刻,我首先想到的是民建组织,依靠的也是民建组织。这艘沉船打捞工作由香港打捞公司委托重庆打捞公司打捞,因重庆打捞公司香港进不去,只能将打捞上来的钢材再搬到香港的船上转运过来,但打捞费用要127万元,首先要我支付给香港打捞公司。于是我带了10万元现金准备先去香港处理,结果在香港进关时又被没收,说不能带这么多的现金。这边要127万元的打捞费,这边又将我的10万元现金没收,使我心急如焚,逼得我走投无路。这时我想起自己是一名民建会员,有困难应该找组织帮忙,所以我马上与民建中央、民建浙江省委会和民建重庆市委会联系,并拜托时任浙江民建省委会主委吴国华与民建中央商量,有无香港民建会员帮忙。民建中央立即展开调查,正好发现有一个做塑料生意的老板是香港民建会员。在这位香港民建会员的热心帮助下,在重庆民建的协助下,很快就借到了127万元的打捞费。后来将这笔巨款交给香港打捞公司后,这个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这批钢材如数运到了宁波港。
自从这件大事发生后,民建中央领导就知道了我。记得有一年,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到浙江参加论坛,他特意叫身边的工作人员打电话给我,叫我去他那里。到他那里后,他问长问短,了解企业发展情况,问办厂有什么困难,我一一作了回答。在会议室,成思危主席还与我合影留念,至今这张照片还珍藏在家中。
我还多次参加民建中央举办的会议。有一次在厦门开会,民建中央的一位副主席还接见了我。这一切都使我记忆如新,十分感动。
1993年,我把目光瞄向上海,在上海奉贤买地80亩开始做汽车配件和模具。上海民建对我十分关心,希望我加入上海民建。时任省委会主委程炜曾两次陪我到上海,帮我解决在生产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这一切都使我十分感动。我心里想,用什么来答谢各级民建组织的关怀呢?只有发展生产,为会多作贡献来感谢。于是,我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大胆创新,拼命工作,使企业得到有序健康发展,仅在上海,每年上交的税金就达六、七千万元。后来我又在安徽、昆山征地,进一步把企业做强做大。
我1953年出生在浙江黄岩的一个国民党爱国人士家庭,自小酷爱学习。在小学,门门功课都是优秀。小学毕业时,正逢文革时期,我被剥夺了继续上学的权利,只好“修理地球”。但在每日辛劳之余,我借来了中学课本来学习,对数理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机械。从此,我与机械结下了不解之缘。1971年开始,我当起了乡办机械厂厂长,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我父亲落实政策之后,我决心在商海里闯一闯。于是,1985年,我以1200元资本创立五金工场,生产经销小型锻件,从此开始了艰苦的拼搏。想当时,模具技术含量高,设备精密,专业化程度高,分工明确,有从事设计、测绘的,有从事钳、刨加工和线切割加工的,也有从事热处理和模锻、模坯生产的,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办厂伊始,我将产品设计中难度最大、最复杂的工作担当起来,几乎每天都是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将全部心思倾注在绘图笔端。我既是厂长,又是普通工人,在车间与工人们切磋技艺,现场解决技术难题,干得满头大汗,深深地感动了工人们。
现在,公司依靠科技进步,已能生产高精度的大型复杂模具,为京、沪、杭等地的汽车制造厂、电视机厂、洗衣机厂生产制造全塑保险杠、整体驾驶室仪表台及灯具、彩电、洗衣机、空调器等外壳模具,不少产品荣获国家与省级优秀奖,还出口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受到全国模具工业协会的好评。本人也先后荣获首届中国企业成功女性、浙江省接轨上海创业杰出女企业家、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巾帼女强人等荣誉称号,并曾担任省政协委员、民建省委会企业家委员会委员、台州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作者系台州民建会员、上海黄燕经贸有限公司经理)
我是1996年8月加入民建组织的。早在八十年代,我在浙江黄岩投资创办了黄燕模具有限公司,每年都需要大量的模具钢材。记得1999年初,我从法国进口一批价值800多万元,重达900多吨的模具钢,委托珠海海运公司承运,计划将这批货运到宁波港后,再用汽车转运到黄岩。结果当货船行驶到香港湾时,因风大浪急,不幸翻船沉没,不但全部货物沉入海底,6名船员也翻入海中,后被海警人员救起。当我得知此情况时,顿时感到天昏地暗,无法接受这突来的事故。在这关键时刻,我首先想到的是民建组织,依靠的也是民建组织。这艘沉船打捞工作由香港打捞公司委托重庆打捞公司打捞,因重庆打捞公司香港进不去,只能将打捞上来的钢材再搬到香港的船上转运过来,但打捞费用要127万元,首先要我支付给香港打捞公司。于是我带了10万元现金准备先去香港处理,结果在香港进关时又被没收,说不能带这么多的现金。这边要127万元的打捞费,这边又将我的10万元现金没收,使我心急如焚,逼得我走投无路。这时我想起自己是一名民建会员,有困难应该找组织帮忙,所以我马上与民建中央、民建浙江省委会和民建重庆市委会联系,并拜托时任浙江民建省委会主委吴国华与民建中央商量,有无香港民建会员帮忙。民建中央立即展开调查,正好发现有一个做塑料生意的老板是香港民建会员。在这位香港民建会员的热心帮助下,在重庆民建的协助下,很快就借到了127万元的打捞费。后来将这笔巨款交给香港打捞公司后,这个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这批钢材如数运到了宁波港。
自从这件大事发生后,民建中央领导就知道了我。记得有一年,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到浙江参加论坛,他特意叫身边的工作人员打电话给我,叫我去他那里。到他那里后,他问长问短,了解企业发展情况,问办厂有什么困难,我一一作了回答。在会议室,成思危主席还与我合影留念,至今这张照片还珍藏在家中。
我还多次参加民建中央举办的会议。有一次在厦门开会,民建中央的一位副主席还接见了我。这一切都使我记忆如新,十分感动。
1993年,我把目光瞄向上海,在上海奉贤买地80亩开始做汽车配件和模具。上海民建对我十分关心,希望我加入上海民建。时任省委会主委程炜曾两次陪我到上海,帮我解决在生产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这一切都使我十分感动。我心里想,用什么来答谢各级民建组织的关怀呢?只有发展生产,为会多作贡献来感谢。于是,我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大胆创新,拼命工作,使企业得到有序健康发展,仅在上海,每年上交的税金就达六、七千万元。后来我又在安徽、昆山征地,进一步把企业做强做大。
我1953年出生在浙江黄岩的一个国民党爱国人士家庭,自小酷爱学习。在小学,门门功课都是优秀。小学毕业时,正逢文革时期,我被剥夺了继续上学的权利,只好“修理地球”。但在每日辛劳之余,我借来了中学课本来学习,对数理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机械。从此,我与机械结下了不解之缘。1971年开始,我当起了乡办机械厂厂长,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我父亲落实政策之后,我决心在商海里闯一闯。于是,1985年,我以1200元资本创立五金工场,生产经销小型锻件,从此开始了艰苦的拼搏。想当时,模具技术含量高,设备精密,专业化程度高,分工明确,有从事设计、测绘的,有从事钳、刨加工和线切割加工的,也有从事热处理和模锻、模坯生产的,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办厂伊始,我将产品设计中难度最大、最复杂的工作担当起来,几乎每天都是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将全部心思倾注在绘图笔端。我既是厂长,又是普通工人,在车间与工人们切磋技艺,现场解决技术难题,干得满头大汗,深深地感动了工人们。
现在,公司依靠科技进步,已能生产高精度的大型复杂模具,为京、沪、杭等地的汽车制造厂、电视机厂、洗衣机厂生产制造全塑保险杠、整体驾驶室仪表台及灯具、彩电、洗衣机、空调器等外壳模具,不少产品荣获国家与省级优秀奖,还出口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受到全国模具工业协会的好评。本人也先后荣获首届中国企业成功女性、浙江省接轨上海创业杰出女企业家、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巾帼女强人等荣誉称号,并曾担任省政协委员、民建省委会企业家委员会委员、台州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作者系台州民建会员、上海黄燕经贸有限公司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