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6日 星期一 01:28:47
民建省委会2018年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8-05-31 09:25:41
|
作者:
一、思想建设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是思想建会的主抓手。要原原本本学,深入持久学,切实引导广大会员在掌握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笃信践行上下功夫,真正做到用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增强广大会员的“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和中共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把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与学习贯彻中共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和中共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的决策部署结合起来,激励广大会员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为我省“两个高水平”建设竭智尽力。
深入贯彻落实民建十一大精神,扎实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要把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与学习贯彻民建十一大精神结合起来,以“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为主题,切实开展政治思想教育。要在传承会的优良传统中坚定理想信念,增进政治共识,遵循本会“三个与时俱进”的参政党建设发展规律,秉持和践行“爱国、民主、建设、团结、创新、奉献”的共同价值理念。加强会章、会史的学习教育,开展会章学习宣讲活动。继续做好口述会史工作,整理编撰省市民建老同志口述会史文集,编撰章乃器和施复亮人物志,完成浙江通志民建部分。发挥好民建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施复亮故居的载体作用,开展施复亮政治思想研究,完成包达三故居复建工程。推动章乃器史料陈列馆和章乃器故居旧址保护工程建设,争创民建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围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等开展座谈研讨和相关理论研究,开展纪念响应“五一口号”70周年征文活动。
构建会内外结合、上下联动、多媒体融合的大宣传格局,推动学习宣传活动往深处走、往实处走、往心里走。要贴近实际、贴近会员、贴近基层,办好“浙江民建”会刊、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讲好浙江民建故事,增强学习宣传的实效性。继续开展浙江民建年度人物的评选、宣传和表彰,树立优秀会员典型。充分认识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要性,密切关注会员思想动态,引导广大会员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开展宣传工作研讨和骨干队伍培训,提升宣传能力和水平。
二、组织建设
加强领导集体建设。修订落实好《省委会委员履职管理办法》、《省委会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市委会和基层组织制度》,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省委会领导班子成员与各市委会和基层组织的联系,加强对各级组织的指导,了解各级组织的工作情况和会员思想动态,听取广大会员的呼声和意见。
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抓好 “后备干部建设年”工作,着眼于下一轮换届,重点落实省、市委会和区、县(市)组织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计划,积极发展引进、培训培养、推荐使用人才,形成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名库。
制定新一轮五年培训规划。进行多层次分类全员培训。依托社院开展规范化、系统化培训,重点举办好省市领导班子培训班、宣传思想工作研讨班、参政议政工作研讨班和青年企业家培训班。
注重代表性人士发展。开展会情分析,制定五年组织发展规划,召开一次常委会专题会情分析会。制定《2018年全省组织发展指导性计划》。落实《发展会员规程》,确立主动发展和争抢人才意识,把好会员政治素质关,重点抓好企业经营领军人物、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代表性人士的发展工作,加大在重点领域、重点地区发展代表性人士工作力度。各地制定代表性人士发展计划,省、市委会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至少物色推荐1名代表性人士入会。
推进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按照建好每一个支部的要求,推进支部规范化建设、量化考核和评优创先。适时总结推广基层组织网上考评系统,巩固提升基层组织学习交流基地,创造条件建设“民建之家”,争取每个市委会建立1个“民建之家”,引领推动全省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持续提高。
以推进会内监督为契机,全面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以党为师,借鉴中共全面从严治党的经验,从推进会内监督入手,着力解决纪律作风建设中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坚持教育在先、防范在先、制约在先,推进预防性监督。认真学好会章和《会内监督条例》。坚持制度为要,推进程序性监督。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监督,认真贯彻执行《会内监督条例(试行)》,根据有关部门部署开展市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届中述职评议,召开谈心会。抓好《民建浙江省委员会委员履行职责管理办法》的监督落实。突出监督重点,推进实质性监督。健全省监督委员会对市委会巡查常态化制度,检查执行会章会纪的情况,贯彻执行会中央、省委会各项决策部署情况、市委会及机关加强纪律作风情况,听取基层组织和会员的意见建议,提出整改建议并检查落实。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省委会机关落实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层层明确并落实一岗双责,抓好各环节风险防控,落实《进一步加强民建浙江省各级组织和机关纪律作风建设的意见》各项部署。省委会监督委机关监督小组加强对机关的日常监督。密切与省纪委省监委驻省委统战部纪检组监察组的联系,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加强会内监督队伍建设,提高监督的能力和水平。
三、参政议政
以助推高质量发展为己任,全面履行三项职能。履行好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职能,要找准着力点,围绕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聚焦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切实为推进我省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共省委、省政协的年度协商计划,深入调研,集思广益,提出有前瞻性、建设性、操作性的建议。突出民建的特色和优势,着重就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建设、新经济新动能培育、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开放新格局、促进消费升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找准参政议政切入口,确定调研课题,建有用之言,献务实之策。主动参与民建中央重点课题调研,参与调研成果征选活动。注重加强与省政协年度履职工作的衔接,积极参与省政协重点课题调研,加强对重点调研成果的跟踪,做好提案及建议的组织、协商办理和反馈落实工作,提高参政议政的实效。积极参与省政协专项民主监督和省委统战部组织的专项民主监督,完善省、市组织联动,基层组织和会员参与,特约监督人员组织化的民主监督工作机制,提高监督的水平和实效。加强社情民意工作,培养骨干队伍,拓宽信息来源,不断提高信息质量。继续做好会员企业舆情收集反映工作,发挥和保持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品牌和优势。
深入基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调查研究,明实情,出实招,求实效。要完善常态化履职工作机制,落实主副委领衔重点课题制度、参政议政课题立项评比制度、政治协商配套工作机制、与政府部门对口联系制度,省、市民建组织联动调研机制,努力发挥参政议政整体优势。充分发挥各专委会的平台作用,整合人才资源,壮大参政议政骨干队伍,力求出一批专而深的调研成果。
四、社会服务
开展精准扶贫,助力低收入群体持续增收。精准脱贫被中共中央确定为今后三年三大攻坚战之一,我们要充分发挥党派优势,主动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积极参与会中央黔西县定点扶贫,做好化屋村、元庆村两个对接帮扶村的脱贫攻坚,继续走在各省市的前列。提升省内定点帮扶水平,扎实做好省内六个村定点帮扶工作,促进乡村振兴。继续做好困难会员“暖心行动”等会内帮困。
践行“清、亲”政商关系。通过“两个服务”来促进会员企业的健康成长、健康发展。以“五项行动计划”为抓手做好会员企业服务工作。一是“质量提升计划”,进一步建立完善会员企业家走访联系和信息搜集机制,以需求为导向,靠前服务,组织民建企业专场招聘会,帮助招才引智,推动高质量发展。二是“创新支撑计划”,聚焦创业创新,打通项目、人才、技术、资金等优势资源的对接渠道,建立创投生态系统,开展“民创会”系列活动;与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开展合作,助推公益创业。三是“资本助力计划”沿着“八八战略”和省党代会确定的发展路径,配合省里“凤凰计划”开展“新三板”资本论坛等,协助优质会员企业做好前期上市准备工作。四是“培训教育计划”,加强培训引领,做好民建企业家的培训工作。结合考察赴外省(厦门)举办1期青年企业家培训班,和兄弟省市联合举办一次“四省两市”民建企业家培训交流活动。组织企业家参加民建中央“非公论坛”、“风险投资论坛”等。五是“国际合作计划”,加强与省贸促会、省科技厅等单位合作,开展境内外投资考察、产品展销活动,积极参与经贸交流、技术合作,推动会员企业争当“一带一路”的排头兵。
发挥平台和载体的作用,打响“思源工程”社会服务品牌。主要是发挥省、市民建企业家协会(联谊会)和省青年企业家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上下联动、横向互动,新增行业专委会,提高行业专委会的积极性,共同开展各类活动。推动共建思源.彩虹人生基金。继续助推嘉善县域科学发展观示范点和安吉“两山理论”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通过平台加强对会员企业家的思想引领,鼓励践行新时代优秀企业家精神。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是思想建会的主抓手。要原原本本学,深入持久学,切实引导广大会员在掌握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笃信践行上下功夫,真正做到用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增强广大会员的“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和中共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把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与学习贯彻中共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和中共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的决策部署结合起来,激励广大会员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为我省“两个高水平”建设竭智尽力。
深入贯彻落实民建十一大精神,扎实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要把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与学习贯彻民建十一大精神结合起来,以“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为主题,切实开展政治思想教育。要在传承会的优良传统中坚定理想信念,增进政治共识,遵循本会“三个与时俱进”的参政党建设发展规律,秉持和践行“爱国、民主、建设、团结、创新、奉献”的共同价值理念。加强会章、会史的学习教育,开展会章学习宣讲活动。继续做好口述会史工作,整理编撰省市民建老同志口述会史文集,编撰章乃器和施复亮人物志,完成浙江通志民建部分。发挥好民建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施复亮故居的载体作用,开展施复亮政治思想研究,完成包达三故居复建工程。推动章乃器史料陈列馆和章乃器故居旧址保护工程建设,争创民建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围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等开展座谈研讨和相关理论研究,开展纪念响应“五一口号”70周年征文活动。
构建会内外结合、上下联动、多媒体融合的大宣传格局,推动学习宣传活动往深处走、往实处走、往心里走。要贴近实际、贴近会员、贴近基层,办好“浙江民建”会刊、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讲好浙江民建故事,增强学习宣传的实效性。继续开展浙江民建年度人物的评选、宣传和表彰,树立优秀会员典型。充分认识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要性,密切关注会员思想动态,引导广大会员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开展宣传工作研讨和骨干队伍培训,提升宣传能力和水平。
二、组织建设
加强领导集体建设。修订落实好《省委会委员履职管理办法》、《省委会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市委会和基层组织制度》,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省委会领导班子成员与各市委会和基层组织的联系,加强对各级组织的指导,了解各级组织的工作情况和会员思想动态,听取广大会员的呼声和意见。
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抓好 “后备干部建设年”工作,着眼于下一轮换届,重点落实省、市委会和区、县(市)组织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计划,积极发展引进、培训培养、推荐使用人才,形成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名库。
制定新一轮五年培训规划。进行多层次分类全员培训。依托社院开展规范化、系统化培训,重点举办好省市领导班子培训班、宣传思想工作研讨班、参政议政工作研讨班和青年企业家培训班。
注重代表性人士发展。开展会情分析,制定五年组织发展规划,召开一次常委会专题会情分析会。制定《2018年全省组织发展指导性计划》。落实《发展会员规程》,确立主动发展和争抢人才意识,把好会员政治素质关,重点抓好企业经营领军人物、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代表性人士的发展工作,加大在重点领域、重点地区发展代表性人士工作力度。各地制定代表性人士发展计划,省、市委会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至少物色推荐1名代表性人士入会。
推进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按照建好每一个支部的要求,推进支部规范化建设、量化考核和评优创先。适时总结推广基层组织网上考评系统,巩固提升基层组织学习交流基地,创造条件建设“民建之家”,争取每个市委会建立1个“民建之家”,引领推动全省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持续提高。
以推进会内监督为契机,全面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以党为师,借鉴中共全面从严治党的经验,从推进会内监督入手,着力解决纪律作风建设中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坚持教育在先、防范在先、制约在先,推进预防性监督。认真学好会章和《会内监督条例》。坚持制度为要,推进程序性监督。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监督,认真贯彻执行《会内监督条例(试行)》,根据有关部门部署开展市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届中述职评议,召开谈心会。抓好《民建浙江省委员会委员履行职责管理办法》的监督落实。突出监督重点,推进实质性监督。健全省监督委员会对市委会巡查常态化制度,检查执行会章会纪的情况,贯彻执行会中央、省委会各项决策部署情况、市委会及机关加强纪律作风情况,听取基层组织和会员的意见建议,提出整改建议并检查落实。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省委会机关落实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层层明确并落实一岗双责,抓好各环节风险防控,落实《进一步加强民建浙江省各级组织和机关纪律作风建设的意见》各项部署。省委会监督委机关监督小组加强对机关的日常监督。密切与省纪委省监委驻省委统战部纪检组监察组的联系,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加强会内监督队伍建设,提高监督的能力和水平。
三、参政议政
以助推高质量发展为己任,全面履行三项职能。履行好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职能,要找准着力点,围绕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聚焦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切实为推进我省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共省委、省政协的年度协商计划,深入调研,集思广益,提出有前瞻性、建设性、操作性的建议。突出民建的特色和优势,着重就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建设、新经济新动能培育、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开放新格局、促进消费升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找准参政议政切入口,确定调研课题,建有用之言,献务实之策。主动参与民建中央重点课题调研,参与调研成果征选活动。注重加强与省政协年度履职工作的衔接,积极参与省政协重点课题调研,加强对重点调研成果的跟踪,做好提案及建议的组织、协商办理和反馈落实工作,提高参政议政的实效。积极参与省政协专项民主监督和省委统战部组织的专项民主监督,完善省、市组织联动,基层组织和会员参与,特约监督人员组织化的民主监督工作机制,提高监督的水平和实效。加强社情民意工作,培养骨干队伍,拓宽信息来源,不断提高信息质量。继续做好会员企业舆情收集反映工作,发挥和保持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品牌和优势。
深入基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调查研究,明实情,出实招,求实效。要完善常态化履职工作机制,落实主副委领衔重点课题制度、参政议政课题立项评比制度、政治协商配套工作机制、与政府部门对口联系制度,省、市民建组织联动调研机制,努力发挥参政议政整体优势。充分发挥各专委会的平台作用,整合人才资源,壮大参政议政骨干队伍,力求出一批专而深的调研成果。
四、社会服务
开展精准扶贫,助力低收入群体持续增收。精准脱贫被中共中央确定为今后三年三大攻坚战之一,我们要充分发挥党派优势,主动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积极参与会中央黔西县定点扶贫,做好化屋村、元庆村两个对接帮扶村的脱贫攻坚,继续走在各省市的前列。提升省内定点帮扶水平,扎实做好省内六个村定点帮扶工作,促进乡村振兴。继续做好困难会员“暖心行动”等会内帮困。
践行“清、亲”政商关系。通过“两个服务”来促进会员企业的健康成长、健康发展。以“五项行动计划”为抓手做好会员企业服务工作。一是“质量提升计划”,进一步建立完善会员企业家走访联系和信息搜集机制,以需求为导向,靠前服务,组织民建企业专场招聘会,帮助招才引智,推动高质量发展。二是“创新支撑计划”,聚焦创业创新,打通项目、人才、技术、资金等优势资源的对接渠道,建立创投生态系统,开展“民创会”系列活动;与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开展合作,助推公益创业。三是“资本助力计划”沿着“八八战略”和省党代会确定的发展路径,配合省里“凤凰计划”开展“新三板”资本论坛等,协助优质会员企业做好前期上市准备工作。四是“培训教育计划”,加强培训引领,做好民建企业家的培训工作。结合考察赴外省(厦门)举办1期青年企业家培训班,和兄弟省市联合举办一次“四省两市”民建企业家培训交流活动。组织企业家参加民建中央“非公论坛”、“风险投资论坛”等。五是“国际合作计划”,加强与省贸促会、省科技厅等单位合作,开展境内外投资考察、产品展销活动,积极参与经贸交流、技术合作,推动会员企业争当“一带一路”的排头兵。
发挥平台和载体的作用,打响“思源工程”社会服务品牌。主要是发挥省、市民建企业家协会(联谊会)和省青年企业家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上下联动、横向互动,新增行业专委会,提高行业专委会的积极性,共同开展各类活动。推动共建思源.彩虹人生基金。继续助推嘉善县域科学发展观示范点和安吉“两山理论”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通过平台加强对会员企业家的思想引领,鼓励践行新时代优秀企业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