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 坚持提升参政党自身能力
发布时间:2018-07-19 10:22:04
|
作者: 徐迪波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伟大的目标在召唤,壮阔的征程就在脚下,民主党派要在这一伟大征程中跟上中国共产党的步伐,踩准伟大时代的节点,容不得有半点懈怠。假如参政党建设滞后于执政党建设,将会阻碍政党良性互动格局,因此当前最紧迫的就是要加快提升参政党自身能力。
提高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意识。执政党的态度和民主党派的能力是影响民主监督质量的两大关键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搞好民主监督要靠两方面一起努力,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要容得下尖锐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党外人士而言,要敢于讲真话,敢于讲逆耳之言,真实反映群众心声,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已经亮明中共中央对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鲜明态度。民主党派作为监督主体,要本着为国家、民族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自觉增强民主监督意识和责任担当,摒弃以往那些“不敢监督、无从监督,怕越权越位,担心监督行为会影响所在党派及自己的利益”的想法,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与初心,开展民主监督,使监督的氛围不是剑拨弩张而是坦率真诚、客观全面、分寸得当,实现和谐共赢。
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水平。一要深刻意识到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是与党委、政府在共同意志主张、共同工作目标之下的参政议政,是对党委、政府工作的支持、配合和协助,牢牢把握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序地开展工作,真诚建言献策而不袖手旁观。二要拓宽知政知情渠道,发挥民主党派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主体作用,认真收集、整理、分析、归纳来自群众的利益诉求,积极建言献策,负责地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三要切中要害实际,提升参政议政的质量。紧紧围绕党政工作中心和深化改革发展大局精选参政议政的着眼点,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关键小事、民生大事”找准参政议政的切入点,真正做到协商有据、参政有方、议政有道。
提高民主党派社会服务的能力。在新时代提升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能力,一要整合资源。应当基于党派界别特色,实现社会服务的专业化和精细化。比如要积极借力企业家会员资源,调动骨干会员和新会员的参与热情,广泛联系各党派的专家学者,加强各基层组织间的横向联系,拓展党派内外的纵向联系,赢得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实现资源集聚、优势互补,畅通社会服务渠道;二要打造品牌。民主党派的社会服务工作。应当立足努力做好一个地区、一个项目的工作开展,着力打造地方品牌,形成社会服务的优势产品。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就能收获良好口碑。
(作者系民建会员、杭州市萧山区金融事业发展中心职员。本文节选自获省社院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征文二等奖论文《薪火相传谱新篇 同心共筑中国梦——试论中共中央“五一口号”的新时代启示》)
提高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意识。执政党的态度和民主党派的能力是影响民主监督质量的两大关键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搞好民主监督要靠两方面一起努力,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要容得下尖锐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党外人士而言,要敢于讲真话,敢于讲逆耳之言,真实反映群众心声,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已经亮明中共中央对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鲜明态度。民主党派作为监督主体,要本着为国家、民族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自觉增强民主监督意识和责任担当,摒弃以往那些“不敢监督、无从监督,怕越权越位,担心监督行为会影响所在党派及自己的利益”的想法,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与初心,开展民主监督,使监督的氛围不是剑拨弩张而是坦率真诚、客观全面、分寸得当,实现和谐共赢。
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水平。一要深刻意识到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是与党委、政府在共同意志主张、共同工作目标之下的参政议政,是对党委、政府工作的支持、配合和协助,牢牢把握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序地开展工作,真诚建言献策而不袖手旁观。二要拓宽知政知情渠道,发挥民主党派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主体作用,认真收集、整理、分析、归纳来自群众的利益诉求,积极建言献策,负责地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三要切中要害实际,提升参政议政的质量。紧紧围绕党政工作中心和深化改革发展大局精选参政议政的着眼点,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关键小事、民生大事”找准参政议政的切入点,真正做到协商有据、参政有方、议政有道。
提高民主党派社会服务的能力。在新时代提升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能力,一要整合资源。应当基于党派界别特色,实现社会服务的专业化和精细化。比如要积极借力企业家会员资源,调动骨干会员和新会员的参与热情,广泛联系各党派的专家学者,加强各基层组织间的横向联系,拓展党派内外的纵向联系,赢得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实现资源集聚、优势互补,畅通社会服务渠道;二要打造品牌。民主党派的社会服务工作。应当立足努力做好一个地区、一个项目的工作开展,着力打造地方品牌,形成社会服务的优势产品。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就能收获良好口碑。
(作者系民建会员、杭州市萧山区金融事业发展中心职员。本文节选自获省社院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征文二等奖论文《薪火相传谱新篇 同心共筑中国梦——试论中共中央“五一口号”的新时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