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协商新渠道 打造建言金名片
——宁波民建奏响建言“好声音”
发布时间:2019-03-11 15:00:29
|
作者: 文/杨丽霞 图/刘婵
作为参政党之一,民建历来重视提升参政履职的实效。近年来,宁波民建始终把参政议政工作作为本会的主业来抓,积极探索参政履职有效途径,不断加强参政议政平台建设,致力完善参政议政工作机制,发展壮大参政议政人才队伍,使市委会参政议政工作取得丰富成果和积极成效,在浙江省民建和宁波市各民主党派两条线上均名列前茅。
编发《建言》:开拓书面协商新渠道
在中央和省、市地方党委坚定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政党协商制度建设加速推进,民建宁波市委会审时度势,积极拓展与地方党委、政府协商议政的渠道。2016年1月,民建宁波市委会依托宁波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团队和广大民建会员力量,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创办《建言》专报,直接呈送市委书记、市长或分管副书记、副市长参阅。这是在政党协商座谈会等传统协商渠道之外,打通的一条新的建言渠道,既不受时间、空间和政治身份的限制,又为普通会员建言献策提供了渠道,可谓创新之举。
《建言》专报主要立足于民建作为经济界的特色,从智能制造品牌、房地产调节机制、中小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分享经济发展等各方面展开调研,用翔实数据进行剖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自创办2年多来,共编印9期,或刊载市委会重点课题的调研成果,或采纳会员反映的社情民意,得到了市有关领导的批示和肯定。其中,《关于加快推进宁波全域城区化的建议》《合力稳外贸应对中美贸易冲突的建议》《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存在问题及对策》《发展分享经济》等建议分别得到市领导批示。向市委统战部《民主党派咨政建言直通车》报送3篇建议,其中《关于统筹打造我市民营企业走出去服务大平台的建议》获录用并被市领导批示。
市委统战部主要领导对民建宁波市委会创办《建言》协商模式点赞并推广,并鼓励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成员为宁波“名城名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多建言献良策。
高端访谈:打造“融媒体”时代建言“金名片”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发展,一个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传媒与受众互动于一体的“融媒体”时代正在迅速到来。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新媒体,树立新媒体宣传观念,增强新媒体宣传意识,成为各民主党派开展工作的机遇和挑战。
民建宁波市委会与时俱进,以“参政议政、献计献策、共谋发展”为定位,充分发挥民建界别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代表性强的优势,对接《宁波日报》网端的融媒便利,与宁波日报报业集团联合打造高端访谈栏目《建言直通车》。该节目每两月推出一期,围绕宁波名城名都建设总目标,精选出若干推进宁波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民生问题,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请相关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来到现场进行专题研讨,并与现场观众互动对话,以达到对政府有关工作建实言、献良策的目的。《宁波日报》网端为《建言直通车》栏目打造综合性宣传展示平台:每期节目开播前,“甬派客户端”会推出栏目宣传片和嘉宾介绍,开播当日启动栏目上线,供移动用户点击进入观看节目,并实现粉丝与嘉宾的网上互动;《宁波日报》在节目播出当天会刊发详实的图文报道;“中国宁波网”和“甬派”同步进行前期预热互动,开设网站专题,将每期节目集纳其中。这样,由《宁波日报》、“甬派客户端”、“中国宁波网”组成的多媒体宣传矩阵,不仅能让民建密切联系群众,实现直通媒体传递群众呼声、反映社情民意的职能,更能进一步提高意见建议传递的时效性和便捷性。
《建言直通车》节目自2017年10月第一期开通以来,
先后以“‘千亿航母’谁来领军”“新时代,如何重塑甬商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农产品质量安全”“‘六争攻坚’核心是啥?抢人才宁波怎么做?”“科技争投,宁波如何有的放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如何深化产教融合?”“如何打造大通道枢纽城市,让宁波行稳致远?”为主题,推送出7期节目,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阅读点击量数十万次,评论数千条。这档高端访谈节目,是民建宁波市委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发挥履职作用、增强履职实效的一次创新探索,成为了宁波市建言献策的一张“金名片”。
参政履职:奏响宁波民建“好声音”
近年来,宁波市委会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紧密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精准谋划选题,深入调查研究,向党委政府建实言、献实策、出实招,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积极的成效。
围绕发展抓建言献策。两年来,会内全国政协委员在全国两会提交提案8篇;在省两会上,市委会提交的4篇调研报告被转化为省委会团体提案,并提交委员提案8篇,代表建议3件;在宁波市两会上,共提交集体提案8件,委员提案106件,大会发言6篇,3件提案被评为市政协优秀提案,集体提案《关于打响宁波智能制造品牌的建议》被列为重点提案,由市领导领办。委员提案《关于在宁波先行探索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的建议》被列为重点提案。《关于提升我市政府产业基金运作效率的建议》作为党派重要提案,获市领导批示。3位委员被评为市政协参政议政积极分子。完成民建省委会《以宁波杭州“双引擎”带动全省经济提升》等3篇立项调研课题。2017年,市委会被民建省委会评为参政议政先进集体。
围绕民生抓社情民意。近两年市委会把反映社情民意与民主监督相结合,共编报社情民意信息192期,获民建中央、省政协、省委统战部、民建省委会和宁波市政协、市委统战部录用185篇次。其中《改革初期港澳台侨捐赠项目善后工作亟待重视》经省委统战部采纳编报后,获时任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批示,省委统战部为此发来感谢信。由慈溪基层委员会报送的《关于改革完善产业发展类专项资金政策的建议》等4篇被中央统战部录用。民建界别政协委员参加市政协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生活垃圾分类两项民主监督活动,编入第5监督调研组,负责主次干道街景立面和路域整治提升情况专项任务监督调研工作。
在这条充满活力的履职路上,民建宁波市委会一直主动作为,热忱奉献。在实践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这就是宁波民建的初心所在。
编发《建言》:开拓书面协商新渠道
在中央和省、市地方党委坚定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政党协商制度建设加速推进,民建宁波市委会审时度势,积极拓展与地方党委、政府协商议政的渠道。2016年1月,民建宁波市委会依托宁波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团队和广大民建会员力量,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创办《建言》专报,直接呈送市委书记、市长或分管副书记、副市长参阅。这是在政党协商座谈会等传统协商渠道之外,打通的一条新的建言渠道,既不受时间、空间和政治身份的限制,又为普通会员建言献策提供了渠道,可谓创新之举。
《建言》专报主要立足于民建作为经济界的特色,从智能制造品牌、房地产调节机制、中小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分享经济发展等各方面展开调研,用翔实数据进行剖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自创办2年多来,共编印9期,或刊载市委会重点课题的调研成果,或采纳会员反映的社情民意,得到了市有关领导的批示和肯定。其中,《关于加快推进宁波全域城区化的建议》《合力稳外贸应对中美贸易冲突的建议》《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存在问题及对策》《发展分享经济》等建议分别得到市领导批示。向市委统战部《民主党派咨政建言直通车》报送3篇建议,其中《关于统筹打造我市民营企业走出去服务大平台的建议》获录用并被市领导批示。
市委统战部主要领导对民建宁波市委会创办《建言》协商模式点赞并推广,并鼓励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成员为宁波“名城名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多建言献良策。
高端访谈:打造“融媒体”时代建言“金名片”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发展,一个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传媒与受众互动于一体的“融媒体”时代正在迅速到来。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新媒体,树立新媒体宣传观念,增强新媒体宣传意识,成为各民主党派开展工作的机遇和挑战。
民建宁波市委会与时俱进,以“参政议政、献计献策、共谋发展”为定位,充分发挥民建界别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代表性强的优势,对接《宁波日报》网端的融媒便利,与宁波日报报业集团联合打造高端访谈栏目《建言直通车》。该节目每两月推出一期,围绕宁波名城名都建设总目标,精选出若干推进宁波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民生问题,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请相关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来到现场进行专题研讨,并与现场观众互动对话,以达到对政府有关工作建实言、献良策的目的。《宁波日报》网端为《建言直通车》栏目打造综合性宣传展示平台:每期节目开播前,“甬派客户端”会推出栏目宣传片和嘉宾介绍,开播当日启动栏目上线,供移动用户点击进入观看节目,并实现粉丝与嘉宾的网上互动;《宁波日报》在节目播出当天会刊发详实的图文报道;“中国宁波网”和“甬派”同步进行前期预热互动,开设网站专题,将每期节目集纳其中。这样,由《宁波日报》、“甬派客户端”、“中国宁波网”组成的多媒体宣传矩阵,不仅能让民建密切联系群众,实现直通媒体传递群众呼声、反映社情民意的职能,更能进一步提高意见建议传递的时效性和便捷性。
《建言直通车》节目自2017年10月第一期开通以来,
先后以“‘千亿航母’谁来领军”“新时代,如何重塑甬商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农产品质量安全”“‘六争攻坚’核心是啥?抢人才宁波怎么做?”“科技争投,宁波如何有的放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如何深化产教融合?”“如何打造大通道枢纽城市,让宁波行稳致远?”为主题,推送出7期节目,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阅读点击量数十万次,评论数千条。这档高端访谈节目,是民建宁波市委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发挥履职作用、增强履职实效的一次创新探索,成为了宁波市建言献策的一张“金名片”。
参政履职:奏响宁波民建“好声音”
近年来,宁波市委会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紧密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精准谋划选题,深入调查研究,向党委政府建实言、献实策、出实招,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积极的成效。
围绕发展抓建言献策。两年来,会内全国政协委员在全国两会提交提案8篇;在省两会上,市委会提交的4篇调研报告被转化为省委会团体提案,并提交委员提案8篇,代表建议3件;在宁波市两会上,共提交集体提案8件,委员提案106件,大会发言6篇,3件提案被评为市政协优秀提案,集体提案《关于打响宁波智能制造品牌的建议》被列为重点提案,由市领导领办。委员提案《关于在宁波先行探索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的建议》被列为重点提案。《关于提升我市政府产业基金运作效率的建议》作为党派重要提案,获市领导批示。3位委员被评为市政协参政议政积极分子。完成民建省委会《以宁波杭州“双引擎”带动全省经济提升》等3篇立项调研课题。2017年,市委会被民建省委会评为参政议政先进集体。
围绕民生抓社情民意。近两年市委会把反映社情民意与民主监督相结合,共编报社情民意信息192期,获民建中央、省政协、省委统战部、民建省委会和宁波市政协、市委统战部录用185篇次。其中《改革初期港澳台侨捐赠项目善后工作亟待重视》经省委统战部采纳编报后,获时任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批示,省委统战部为此发来感谢信。由慈溪基层委员会报送的《关于改革完善产业发展类专项资金政策的建议》等4篇被中央统战部录用。民建界别政协委员参加市政协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生活垃圾分类两项民主监督活动,编入第5监督调研组,负责主次干道街景立面和路域整治提升情况专项任务监督调研工作。
在这条充满活力的履职路上,民建宁波市委会一直主动作为,热忱奉献。在实践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这就是宁波民建的初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