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组织奖
特等奖:杭州市委会
一等奖:宁波市委会
二等奖:温州市委会 省直属工委 湖州市委会
三等奖:衢州市委会 绍兴市委会 丽水市委会
立项课题优秀成果
课题名称 作者 结项情况
新时代下如何增强民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问题研究 黄继生、许玲娣、吴建龙、郎振忠、陈树坤一等奖
在中国土壤上探寻多党合作制度的慧光——坚持和发展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文化探因徐迪波、张 莹、陈 红、戚天琪、徐 忭一等奖
新型政党制度研究——以“和合文化”为视角陆聂海、赵蕙兰一等奖
政协监督职能的履职障碍分析及改进对策——以浙江省N市各级政协为例冯 琪、胡谟旭、李晓静一等奖
民建基层组织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研究——以民建慈溪市基层委员会为实例王益女、邹枫、黄挺辉、
任央君、任思帅一等奖
民建青年干部培养中的培训机制研究——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借鉴裴兰顺、谢 舟、宋 洁、潘 军二等奖
民主党派专项民主监督机制研究——民主党派中央参与脱贫攻坚专项民主监督工作启示许连江二等奖
基层民主党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初探——以瑞安市为例吴益敏二等奖
民主党派专项民主监督作用研究陈 茜二等奖
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历史事件中的民建与新时代民建人的使命谢小兵、郑月斋二等奖
党外干部群体反腐形势及预防对策研究陈 琳、严 明、高 卓二等奖
激发参政党基层组织活力问题研究叶游屯、沈忠良、邓宏斌、赵勇祥三等奖
五一口号与施复亮政治立场的转变张啸尘、何民胜三等奖
多渠道拓宽民建后备干部培养途径——以舟山为例 刘娜、王军安、鲍中南、沈东波、洪 玲三等奖
民建会员结构分析及会员发展建议——以丽水民建为例计勇强、杜春平、周春芳、姚志华、许国清三等奖
加强民建地方基层组织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探讨李福勇、童 珂三等奖
继往开来志弥坚,多党合作永向前——从政治文化视角刍议深化政治交接与实现新时代统一战线及多党合作事业更大发展的途径及逻辑钱国伟三等奖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用 积极落实新型政党制度林月和、施旭微结项
关于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机制研究马梅芝、蓝芝苇结项
博众之长 佳绩方成——“五一口号”的历史意义及现实启示薛子夜结项
政协与民主党派应在双向互动中实现共同的政治目标许国清结项
“新型政党制度”与民建发展研究 计勇强、林源西、蓝雪华、周春芳结项
关于在人民政协中实现参政党职能发挥最优化的思考 张 雨、林崇俊、龙筱勤、柯翔、李文英结项
民主党派协商议政能力建设研究蔡灵江结项
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精准化研究缪心毫结项
提升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实效的几点思考郑月斋、谢小兵结项
新型政党制度浅析徐仙国结项
关于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建设的几点思考衢州市委会结项
探索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途径——台州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启示鲍思伟结项
工匠精神课题
以“工匠精神”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茶文化人才培养分析张春丽民建中央
二等奖
职业教育与工匠精神的培育——以慈溪市中等职业教育为例任央君民建中央
二等奖
“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李 钰民建中央
三等奖
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加快“蓝领”人才培养——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建议与对策张建华、金海峰、胡晓霞民建中央
优秀奖
关于新时代职业教育引入“师徒制”的思考——基于“蓝桥风月”品牌开发的经验与启示 江亮 省委会
优秀成果
高等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研究周井娟省委会
优秀成果
工匠精神在残疾人精准扶贫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魏任斌省委会
优秀成果
论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回归的问题与建议——以温州职业教育发展为视野陈瑞祥结项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浅析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塑造沈伟南结项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物流人才工匠精神培育马秀丽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