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服务新品牌 凝心聚力谋发展
嘉兴民建积极开展“三服务”活动
发布时间:2019-11-21 16:24:03
|
作者: 文/图 嘉建
为深入贯彻中共嘉兴市委开展的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三服务”和项目攻坚推进年、营商环境建设年“两年”活动,民建嘉兴市委会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在全市民建范围内开展以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会员为主要内容的“三服务”活动,不断提高会员政治站位,不断提高履行职责能力,不断提高社会服务水平,着力推进嘉兴民建事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创新意识,推行贴切服务新举措
近年来,嘉兴民建以开展“走基层、入企业”活动为载体,在连续五年开展的“服务年”活动中,每年对活动主题、工作重点、有关要求进行部署,切实谋求工作实效。
嘉兴民建开展的“三服务”活动,明确目标方向,确定目标追求,用数字来量化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实际效果导向、会员满意导向,制定了“三张清单”。一是制定“问题清单”,把握准基层组织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弄清楚影响会员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搞明白制约广大会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的症结所在。二是制定“落实清单”,强化分类指导、分别施策,一事一议定清单,面对面、一对一去做工作,真正抓住需求点、疏通堵塞点、消除疼痛点。三是制定“责任清单”,对于基层、企业、会员提出的问题,能答复的就直接答复,能协调的就现场协调,解决不了的就带回去梳理研究。
嘉兴市委会主委戴铭指出:开展好“三服务”活动,一是要提高站位,进一步巩固多党合作政治基础;二是要狠抓落实,进一步提升履行职能质量和水平;三是要发扬“店小二”精神,切实为基层、企业、会员做好服务工作,急他们所急,尽自己所能,办他们所需,通过“三服务”活动,推进民建各项工作有效提升。
突出务实精神,倾力服务基层办实事
在开展“三服务”过程中,嘉兴市委会领导班子十分注重服务意识,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以促活力、送温暖、办好事的“三个效果”,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促进基层组织活力迸发。通过深入基层组织,认真了解基层组织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为基层把方向、出点子、解难事、办实事。推动人往基层走、力量往基层倾斜,切实解决好基层组织反映强烈的问题,真正使基层组织成为自我教育的学校、团结互助的集体、参政议政的桥梁、培养人才的基地。市委会建立了领导班子联系基层组织制度,规定每年下基层调研不少于6次,参加基层组织活动不少于4次,联系对接基层组织所在的地方党委、政府部门不少于2次。
二是为会员企业送去温暖。面对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生存难”的实际情况,市委会先后召开了会员企业家座谈会、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邀请专家为企业家解读市政府《关于推动工业和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70条举措,尤其是政府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的扶持政策。深入困难企业,帮助企业分析问题,共同探讨解困对策,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在收集会员企业家调查表和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改善嘉兴市中小微企业营商环境的几点建议》信息专报,通过嘉兴市委统战部报送嘉兴市委、市政府。通过走访会员家庭农场、深入农村调研,撰写了《推进“三治融合”制度创新,为高质量城乡融合发展夯实社会治理基石》的调研报告,在与中共嘉兴市委、市政府的政党协商会上反映问题,建诤言献实策。
近年来,积极利用会员企业家资源优势,加强交流对接和互助扶持,帮助困难企业走出困境;注重发挥民建经济界会员优势,积极对接金融部门,为5家小微会员企业解决了资金需求;面对企业扩大生产所需的土地、用工等资源瓶颈,主动联系当地政府部门寻求支持,尽力帮助解决困难;积极发挥民建联谊交流资源优势,主动为企业牵线搭桥,帮助企业招商引资和产业合作,南湖区基层委帮助会员企业浙江荣泰科技企业有限公司与民建四川大学委员会开展校企合作和产学交流;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五年来,参与和帮助企业维权3起。
三是为广大会员办好实事。深入基层了解会员在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市委会始终把服务会员,特别是服务老会员作为会的重要工作来抓,采用集中活动和上门慰问两种手段并举,做好老会员服务工作。坚持了每月一次(除寒暑假)定期活动日制度,通过学习座谈,健康讲座、节日联欢、参观游览,让老同志仍发挥余热、发挥所长,提高活动的趣味性,提高老会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定期的对一些生病、困难老会员,进行走访和慰问。配合省委会和会员企业东华链条集团做好“暖心行动”帮扶资金援助对象工作,为困难老会员取得帮扶资助。探索建立关爱会员服务机制,对困难会员、患病会员建立结对帮扶制度。
建立亲清关系,唱响民建发展好声音
嘉兴民建在开展“三服务”活动中,把构建“清上加亲、亲中守清”的新时代新型政商关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举措。切实把会员企业家当亲友,为他们办实事。
一是加强教育引导,在感情认知里见“亲”。组织班子成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重要论述,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树立“一切为了企业、为了一切企业、为了企业一切”的观念。同时充分利用会议、调研、座谈会等各种形式,积极主动与企业家沟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真正做到为企业办实事。
二是建立沟通机制,在平等交往中见“亲”。结合“市委会民主生活会”收集的意见建议,在开展“三服务”活动中,直面问题、勇于剖析,认真听取基层组织对市委会提出的整改措施的意见。要求每位班子成员走访3-4家企业,开展调研活动,尽最大努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听取企业家对推进民建工作的意见建议。
三是落实帮扶措施,在主动服务上见“亲”。对存在困难较大的会员企业予以重点帮扶,主动帮助他们在政策、资金、市场等方面破解难题,度过难关。
四是深化制度建设,在政商交往中见“清”。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规定、嘉兴市委关于清廉嘉兴建设的有关决定,按照《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内监督条例》,完善廉政建设机制,强化廉政建设监督工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明确下基层调研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用车就餐,严禁收受任何礼券礼品,做到捧着一颗心去,不带半根草来。打造风清气正的清廉嘉兴民建队伍。
提升社会服务,树立嘉兴民建好形象
嘉兴民建在做好传统社会服务活动的基础上,努力拓宽社会服务新思路、新方法,寻求社会服务工作新亮点、新举措,打造社会服务新品牌,树立嘉兴民建良好形象。
嘉兴建华企业家协会积极支持和帮助会员企业家聚精会神办企业、遵纪守法搞经营、谋划推动企业发展的新思路新行动新举措,推动民营经济在深化改革开放中发挥更大更好作用;桐乡创业园区建立了民建社会服务站,为园区内企业提供法律与政策咨询服务;海宁民建助力实体经济服务团,为企业提供政策宣讲、法律咨询、财务审计等服务;民建志愿者总站积极开展志愿者活动,得到了市文明办的肯定;海宁民建成立了“爱心互助会”,为困难会员、贫困学生帮扶助学;企业家郭峰组建的桐乡市第一支义工队,文明城市一道亮丽风景线;企业家李龙组建的嘉兴首个政协委员网上工作室,为参政议政提供平台,为“五水共治”出实招;市委会副主委尤源组建的“代表进社区”联系工作室,为收集社情民意提供载体。
近5年来,民建嘉兴市委会及基层组织开展的各类社会服务活动近百次,参与社会服务1500余人次,受益群众达2.5万人,累计捐款捐物价值达973万元。
目前,“三服务”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过程之中,嘉兴民建将紧紧围绕“强素质、树品牌、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民建自身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提高履职能力,不断提升社会服务品牌建设,树立嘉兴民建的良好形象,为把嘉兴市建设成为多党合作示范城市作出积极贡献。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多党合作制度确立70周年献礼。
强化创新意识,推行贴切服务新举措
近年来,嘉兴民建以开展“走基层、入企业”活动为载体,在连续五年开展的“服务年”活动中,每年对活动主题、工作重点、有关要求进行部署,切实谋求工作实效。
嘉兴民建开展的“三服务”活动,明确目标方向,确定目标追求,用数字来量化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实际效果导向、会员满意导向,制定了“三张清单”。一是制定“问题清单”,把握准基层组织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弄清楚影响会员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搞明白制约广大会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的症结所在。二是制定“落实清单”,强化分类指导、分别施策,一事一议定清单,面对面、一对一去做工作,真正抓住需求点、疏通堵塞点、消除疼痛点。三是制定“责任清单”,对于基层、企业、会员提出的问题,能答复的就直接答复,能协调的就现场协调,解决不了的就带回去梳理研究。
嘉兴市委会主委戴铭指出:开展好“三服务”活动,一是要提高站位,进一步巩固多党合作政治基础;二是要狠抓落实,进一步提升履行职能质量和水平;三是要发扬“店小二”精神,切实为基层、企业、会员做好服务工作,急他们所急,尽自己所能,办他们所需,通过“三服务”活动,推进民建各项工作有效提升。
突出务实精神,倾力服务基层办实事
在开展“三服务”过程中,嘉兴市委会领导班子十分注重服务意识,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以促活力、送温暖、办好事的“三个效果”,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促进基层组织活力迸发。通过深入基层组织,认真了解基层组织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为基层把方向、出点子、解难事、办实事。推动人往基层走、力量往基层倾斜,切实解决好基层组织反映强烈的问题,真正使基层组织成为自我教育的学校、团结互助的集体、参政议政的桥梁、培养人才的基地。市委会建立了领导班子联系基层组织制度,规定每年下基层调研不少于6次,参加基层组织活动不少于4次,联系对接基层组织所在的地方党委、政府部门不少于2次。
二是为会员企业送去温暖。面对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生存难”的实际情况,市委会先后召开了会员企业家座谈会、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邀请专家为企业家解读市政府《关于推动工业和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70条举措,尤其是政府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的扶持政策。深入困难企业,帮助企业分析问题,共同探讨解困对策,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在收集会员企业家调查表和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改善嘉兴市中小微企业营商环境的几点建议》信息专报,通过嘉兴市委统战部报送嘉兴市委、市政府。通过走访会员家庭农场、深入农村调研,撰写了《推进“三治融合”制度创新,为高质量城乡融合发展夯实社会治理基石》的调研报告,在与中共嘉兴市委、市政府的政党协商会上反映问题,建诤言献实策。
近年来,积极利用会员企业家资源优势,加强交流对接和互助扶持,帮助困难企业走出困境;注重发挥民建经济界会员优势,积极对接金融部门,为5家小微会员企业解决了资金需求;面对企业扩大生产所需的土地、用工等资源瓶颈,主动联系当地政府部门寻求支持,尽力帮助解决困难;积极发挥民建联谊交流资源优势,主动为企业牵线搭桥,帮助企业招商引资和产业合作,南湖区基层委帮助会员企业浙江荣泰科技企业有限公司与民建四川大学委员会开展校企合作和产学交流;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五年来,参与和帮助企业维权3起。
三是为广大会员办好实事。深入基层了解会员在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市委会始终把服务会员,特别是服务老会员作为会的重要工作来抓,采用集中活动和上门慰问两种手段并举,做好老会员服务工作。坚持了每月一次(除寒暑假)定期活动日制度,通过学习座谈,健康讲座、节日联欢、参观游览,让老同志仍发挥余热、发挥所长,提高活动的趣味性,提高老会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定期的对一些生病、困难老会员,进行走访和慰问。配合省委会和会员企业东华链条集团做好“暖心行动”帮扶资金援助对象工作,为困难老会员取得帮扶资助。探索建立关爱会员服务机制,对困难会员、患病会员建立结对帮扶制度。
建立亲清关系,唱响民建发展好声音
嘉兴民建在开展“三服务”活动中,把构建“清上加亲、亲中守清”的新时代新型政商关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举措。切实把会员企业家当亲友,为他们办实事。
一是加强教育引导,在感情认知里见“亲”。组织班子成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重要论述,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树立“一切为了企业、为了一切企业、为了企业一切”的观念。同时充分利用会议、调研、座谈会等各种形式,积极主动与企业家沟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真正做到为企业办实事。
二是建立沟通机制,在平等交往中见“亲”。结合“市委会民主生活会”收集的意见建议,在开展“三服务”活动中,直面问题、勇于剖析,认真听取基层组织对市委会提出的整改措施的意见。要求每位班子成员走访3-4家企业,开展调研活动,尽最大努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听取企业家对推进民建工作的意见建议。
三是落实帮扶措施,在主动服务上见“亲”。对存在困难较大的会员企业予以重点帮扶,主动帮助他们在政策、资金、市场等方面破解难题,度过难关。
四是深化制度建设,在政商交往中见“清”。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规定、嘉兴市委关于清廉嘉兴建设的有关决定,按照《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内监督条例》,完善廉政建设机制,强化廉政建设监督工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明确下基层调研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用车就餐,严禁收受任何礼券礼品,做到捧着一颗心去,不带半根草来。打造风清气正的清廉嘉兴民建队伍。
提升社会服务,树立嘉兴民建好形象
嘉兴民建在做好传统社会服务活动的基础上,努力拓宽社会服务新思路、新方法,寻求社会服务工作新亮点、新举措,打造社会服务新品牌,树立嘉兴民建良好形象。
嘉兴建华企业家协会积极支持和帮助会员企业家聚精会神办企业、遵纪守法搞经营、谋划推动企业发展的新思路新行动新举措,推动民营经济在深化改革开放中发挥更大更好作用;桐乡创业园区建立了民建社会服务站,为园区内企业提供法律与政策咨询服务;海宁民建助力实体经济服务团,为企业提供政策宣讲、法律咨询、财务审计等服务;民建志愿者总站积极开展志愿者活动,得到了市文明办的肯定;海宁民建成立了“爱心互助会”,为困难会员、贫困学生帮扶助学;企业家郭峰组建的桐乡市第一支义工队,文明城市一道亮丽风景线;企业家李龙组建的嘉兴首个政协委员网上工作室,为参政议政提供平台,为“五水共治”出实招;市委会副主委尤源组建的“代表进社区”联系工作室,为收集社情民意提供载体。
近5年来,民建嘉兴市委会及基层组织开展的各类社会服务活动近百次,参与社会服务1500余人次,受益群众达2.5万人,累计捐款捐物价值达973万元。
目前,“三服务”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过程之中,嘉兴民建将紧紧围绕“强素质、树品牌、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民建自身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提高履职能力,不断提升社会服务品牌建设,树立嘉兴民建的良好形象,为把嘉兴市建设成为多党合作示范城市作出积极贡献。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多党合作制度确立7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