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特色支部 助力党派履职
——杭州市委会基层组织建设经验总结
发布时间:2019-11-22 15:04:26
|
作者: 黄时寅
编者按:本期《工作交流》栏目推出杭州市委会基层组织建设经验总结。近年来,杭州市委会多措并举,对企业、行业支部进行了调整,基层组织架构得到了更好优化,有效推进了基层组织建设。省政协副主席省委会主委陈小平对此表示充分肯定,并作批示:杭州市委会“四个一批”优化市属支部的做法,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夯实了行业支部的基础,增强了基层组织活力,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探索。
杭州市委会成立于1951年,由于建会较早,当时根据行业、企业的发展,陆续建有29个行业、企业支部。但随着企业改制、机构调整,很多行业、企业支部已经不能很好地融入到新时代社会发展中,无法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作用,且人员老化、结构僵化、思维固化,甚至有的支部换届已无人选。
为此早在2010年杭州市委会专门出台了《关于部分支部重组和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了支部重组与结构调整要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着眼于多党合作格局的新形势,着眼于会组织自身建设发展的迫切需要,着眼于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为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要强化块块,优化条条;整合资源,改善结构;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突出重点,夯实基础。总体设想是:撤消一批、保留一批、优化一批、新建一批。通过长期努力,逐步调整现有行业、企业支部,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创新和改革,进一步团结凝聚会员,增强会的生机活力,提高会的整体水平。
按照这个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市委会这些年来陆续对企业、行业支部进行了调整,基层组织架构得到了更好的优化:2010年撤销百大支部、民生药厂支部、杭锅厂支部、杭汽发厂支部、杭汽厂支部、财金支部,新成立了城建三支部、环保支部、商业二支部。2011年新成立机关二支部。2014年撤销钱江支部、轻化支部、机床厂支部、机电支部,新成立退休一支部、退休二支部、退休三支部。2017年撤销供销支部。2019年撤销城建一支部、城建二支部、城建三支部、商业一支部、商业二支部、机关二支部、经贸支部、运输支部、粮食支部,新成立市属二支部、市属三支部、市属四支部、市属五支部、市属六支部、市属七支部、市属八支部、退休四支部。
全面细致摸底,形成工作思路
从2010年起,对29个行业、企业支部逐一进行了人员结构分析。通过全面的摸底调查和广泛征求意见,逐步形成几种调整方案:一是支部会员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且组织活动困难,换届人选无法产生的支部进行分流;二是班子不团结、会员凝聚力差、履职能力弱、没有围绕市委会中心工作开展工作的支部,进行拆分;三是已无行业特色,且无对口联系单位的支部进行优化。并按在职和老年会员进行编排,在职会员:单位具有新组建支部特色的,组编进新组市属行业支部;单位不具有新组建支部特色的,也不属于市级机关事业国企的,按单位注册地转城区基层委下属支部;单位不具有新组建支部特色的,但属于市级机关事业国企的,组编成立市属综合支部。老年会员:以65岁为界限,不到65岁的,服从安排的,按家庭住址转入城区基层委下属支部;想明确留在市级的,组编进入市属退休支部。65岁以上的,组编进入市属退休支部;如想去城区的也尊重个人意愿。
制定调整方案、统一全员思想
杭州市委会按照着眼组织长远发展,兼顾会员本人意愿的原则,陆续制定了市属部分行业支部调整的方案,报请主委会议通过。在调整过程中,市委会召集涉改支部主委进行精神传达和座谈,要求主委们向支部全体成员做好传达和征求意见工作,并及时向市委会反馈。根据反馈情况,组织处对个别不理解的会员逐一进行交流,以期达成共识,积极配合市委会的整体工作,确保换届行业支部结构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市委会机关全体人员也积极参与所联系支部的调整工作中去,形成会领导主抓、秘书长主牵、组织处主责、各处室负责人和联络员参与的工作模式,在工作中也增进了与会员的感情,加强了对各基层组织和会员的了解,有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
拓宽用人视野,加大使用力度
在调整优化过程中,着重在机关事业副处以上、国企中层干部或企业行业代表人士中挑选主委人选;班子成员还充分考虑各级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省、市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优秀会员。一批75后、80后的政治素质高、本职工作优秀、热爱民建事业的年轻会员们走上了基层组织领导岗位。以2019年新成立的8个市属支部为例,主委平均年龄39岁,其中80后的有5位;有1位副局级、1位正处级、5位副处级;班子成员中,有3位市人大代表、3位市政协委员。一支讲政治、想干事、能干事、结构合理的会务骨干队伍正在形成,为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紧密行业对接,助力特色履职
根据新时代参政党的履职需要,新成立的市属支部加强了行业特色,并积极与相关市级部门进行对接,如三支部对接市经信局、四支部对接市商贸集团、五支部对接市房管局、六支部对接市市政集团、七支部对接市交投集团、八支部对接风景名胜区等等,这样的对接意义很大:让会员所在单位了解会员在党派的工作情况,起到单位和党派共同培养的目的;支部成员参政议政的重点和热点更集中更专业;能够起到部门与党派的桥梁作用,更好地推进党委政府各方面工作。
上岗培训到位、提升会务能力
新上任的市属支部班子成员年纪轻、能力强、热情高,在本职岗位是行家里手,都是很优秀的同志。但对会务工作不知道干什么、怎么干,这是新成立的市属支部需解决的问题。所以市委会根据以往的基层组织工作实际,又专门编印了《基层组织会务培训手册》,里面涵盖了会务工作的方方面面,有会章、先进支部考评细则、会费缴纳、日常工作管理软件操作、会员发展规定,还把毛泽东的《党委的工作方法》和郝明金主席在民建中央和省级组织部分新任领导干部集体谈话座谈会上的讲话也编印进手册,供会务干部学习。
为了让大家迅速熟悉会务工作,市委会对支部班子的全体成员进行为期两天的上岗培训,培训有集中授课、模拟议政、经验交流、体会发言等形式,省委会副主委、杭州市委会主委郭清晔作“新时代下如何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主题辅导,特别对基层组织开展民主生活会、规范基层组织活动、提高各种履职能力提出了要求。市委会机关处室各负责人围绕先进支部考评细则,结合各自分管工作,逐一进行讲解与交流。为了让会务干部有更切身的体会,还专门邀请了连续多年,先进支部评比名列前茅的支部主委来给大家现身说法,分享和交流支部工作经验。另外还开展议政日模拟活动。通过两天的集中高密度的培训,帮助会务干部理清了思路、明确了任务、找准了方向,提升了能力。
杭州市委会成立于1951年,由于建会较早,当时根据行业、企业的发展,陆续建有29个行业、企业支部。但随着企业改制、机构调整,很多行业、企业支部已经不能很好地融入到新时代社会发展中,无法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作用,且人员老化、结构僵化、思维固化,甚至有的支部换届已无人选。
为此早在2010年杭州市委会专门出台了《关于部分支部重组和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了支部重组与结构调整要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着眼于多党合作格局的新形势,着眼于会组织自身建设发展的迫切需要,着眼于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为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要强化块块,优化条条;整合资源,改善结构;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突出重点,夯实基础。总体设想是:撤消一批、保留一批、优化一批、新建一批。通过长期努力,逐步调整现有行业、企业支部,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创新和改革,进一步团结凝聚会员,增强会的生机活力,提高会的整体水平。
按照这个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市委会这些年来陆续对企业、行业支部进行了调整,基层组织架构得到了更好的优化:2010年撤销百大支部、民生药厂支部、杭锅厂支部、杭汽发厂支部、杭汽厂支部、财金支部,新成立了城建三支部、环保支部、商业二支部。2011年新成立机关二支部。2014年撤销钱江支部、轻化支部、机床厂支部、机电支部,新成立退休一支部、退休二支部、退休三支部。2017年撤销供销支部。2019年撤销城建一支部、城建二支部、城建三支部、商业一支部、商业二支部、机关二支部、经贸支部、运输支部、粮食支部,新成立市属二支部、市属三支部、市属四支部、市属五支部、市属六支部、市属七支部、市属八支部、退休四支部。
全面细致摸底,形成工作思路
从2010年起,对29个行业、企业支部逐一进行了人员结构分析。通过全面的摸底调查和广泛征求意见,逐步形成几种调整方案:一是支部会员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且组织活动困难,换届人选无法产生的支部进行分流;二是班子不团结、会员凝聚力差、履职能力弱、没有围绕市委会中心工作开展工作的支部,进行拆分;三是已无行业特色,且无对口联系单位的支部进行优化。并按在职和老年会员进行编排,在职会员:单位具有新组建支部特色的,组编进新组市属行业支部;单位不具有新组建支部特色的,也不属于市级机关事业国企的,按单位注册地转城区基层委下属支部;单位不具有新组建支部特色的,但属于市级机关事业国企的,组编成立市属综合支部。老年会员:以65岁为界限,不到65岁的,服从安排的,按家庭住址转入城区基层委下属支部;想明确留在市级的,组编进入市属退休支部。65岁以上的,组编进入市属退休支部;如想去城区的也尊重个人意愿。
制定调整方案、统一全员思想
杭州市委会按照着眼组织长远发展,兼顾会员本人意愿的原则,陆续制定了市属部分行业支部调整的方案,报请主委会议通过。在调整过程中,市委会召集涉改支部主委进行精神传达和座谈,要求主委们向支部全体成员做好传达和征求意见工作,并及时向市委会反馈。根据反馈情况,组织处对个别不理解的会员逐一进行交流,以期达成共识,积极配合市委会的整体工作,确保换届行业支部结构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市委会机关全体人员也积极参与所联系支部的调整工作中去,形成会领导主抓、秘书长主牵、组织处主责、各处室负责人和联络员参与的工作模式,在工作中也增进了与会员的感情,加强了对各基层组织和会员的了解,有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
拓宽用人视野,加大使用力度
在调整优化过程中,着重在机关事业副处以上、国企中层干部或企业行业代表人士中挑选主委人选;班子成员还充分考虑各级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省、市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优秀会员。一批75后、80后的政治素质高、本职工作优秀、热爱民建事业的年轻会员们走上了基层组织领导岗位。以2019年新成立的8个市属支部为例,主委平均年龄39岁,其中80后的有5位;有1位副局级、1位正处级、5位副处级;班子成员中,有3位市人大代表、3位市政协委员。一支讲政治、想干事、能干事、结构合理的会务骨干队伍正在形成,为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紧密行业对接,助力特色履职
根据新时代参政党的履职需要,新成立的市属支部加强了行业特色,并积极与相关市级部门进行对接,如三支部对接市经信局、四支部对接市商贸集团、五支部对接市房管局、六支部对接市市政集团、七支部对接市交投集团、八支部对接风景名胜区等等,这样的对接意义很大:让会员所在单位了解会员在党派的工作情况,起到单位和党派共同培养的目的;支部成员参政议政的重点和热点更集中更专业;能够起到部门与党派的桥梁作用,更好地推进党委政府各方面工作。
上岗培训到位、提升会务能力
新上任的市属支部班子成员年纪轻、能力强、热情高,在本职岗位是行家里手,都是很优秀的同志。但对会务工作不知道干什么、怎么干,这是新成立的市属支部需解决的问题。所以市委会根据以往的基层组织工作实际,又专门编印了《基层组织会务培训手册》,里面涵盖了会务工作的方方面面,有会章、先进支部考评细则、会费缴纳、日常工作管理软件操作、会员发展规定,还把毛泽东的《党委的工作方法》和郝明金主席在民建中央和省级组织部分新任领导干部集体谈话座谈会上的讲话也编印进手册,供会务干部学习。
为了让大家迅速熟悉会务工作,市委会对支部班子的全体成员进行为期两天的上岗培训,培训有集中授课、模拟议政、经验交流、体会发言等形式,省委会副主委、杭州市委会主委郭清晔作“新时代下如何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主题辅导,特别对基层组织开展民主生活会、规范基层组织活动、提高各种履职能力提出了要求。市委会机关处室各负责人围绕先进支部考评细则,结合各自分管工作,逐一进行讲解与交流。为了让会务干部有更切身的体会,还专门邀请了连续多年,先进支部评比名列前茅的支部主委来给大家现身说法,分享和交流支部工作经验。另外还开展议政日模拟活动。通过两天的集中高密度的培训,帮助会务干部理清了思路、明确了任务、找准了方向,提升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