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2008年5期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2008年5期
我的位置:主页  > 2008年5期
全省民建各级组织认真学习 贯彻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省委会老同志学习组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发布时间:2009-12-08 14:18:08
  |  
作者: 宣传处
    2008年10月16日上午,民建浙江省委会老同志学习组召开会议,专题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六届省委会名誉主委程炜,省委会原副主委钱碧琴、原顾问周平英,老同志毕东升、陈祖耀、严伟、李加种、魏民等参加会议。
    与会老同志谈了各自的学习体会。程炜认为,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具有重大意义。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非常重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经济发展全局和社会稳定。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前,改革开放就是从农村开始的。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农村改革,调动了农民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物质生活水平,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另一方面,30年后的今天,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农业经营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因此,全会提出要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程炜谈到,在当前国际金融风暴的背景下,十七届三中全会研究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具有深远意义。应对国际金融风暴,关键是要把国内的事办好。“三农”问题,关系农业农村发展,关系农民增收,直接影响国内消费需求。当前,外贸增长速度下降,且国际金融危机将持续一段时间,保持国内消费增长就成为抵御国际金融风暴的“防火墙”。因此,十七届三中全会研究农村改革发展,是抓住了根本问题。
    魏民认为,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困难群众还比较多,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村。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有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是一方面公共财政要向农业农村倾斜,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另一方面要减少农业人口,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业效益,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陈祖耀提出,繁荣农村消费市场,除了提高农民收入外,还要开发适合农村现状和农民需求、价廉物美的产品。政府财政要加大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做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启动农民消费提供基础条件。
    李加种认为,在整体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国内消费需求短期内大幅提高有相当困难。当务之急是要采取灵活的宏观调控政策,帮助中小企业度过难关,保持金融市场稳定和资本市场稳定,避免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和失业率上升,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空间,维护社会稳定。(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