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民建之家” 共筑精神家园
省政协副主席、省委会主委 陈小平
发布时间:2020-07-24 10:40:22
|
作者:
为切实加强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坚实的组织基础,促进凝聚共识和建言资政双向发力,民建浙江省委会自2018年7月以来,全面开展了“民建之家”建设,至今年8月“民建之家”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省建成“民建之家”60个,其中市级6个,区、县级53个,湖州、衢州实现县级基层组织“民建之家”全覆盖。另有49个正在筹建中。初步实现了民建会员活动有场所、学习有阵地、组织有形象、内心有归属的目标。
重点部署,全方位推进。创建民建之家是九届省委会加强参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创新工作。省委会在充分调研各地基层组织阵地建设情况基础上,2018年7月举行九届六次常委会对“民建之家”建设进行了专题部署,通过《关于建设“民建之家”的意见》,提出因地制宜,建设省、市、县(市、区)三级组织“民建之家”,力争在本届内实现三级“民建之家”全覆盖,并明确了工作原则、建设要求和保障措施。会后,各市积极贯彻省委会部署,全方位推进“民建之家”建设。今年6月,省委会在衢州江山举行全省“民建之家”建设推进现场会,总结交流前阶段建设经验、成果,部署推进下阶段建设工作。会上,播放了11个市民建之家展示视频,进行各市建设情况大会交流。会议充分肯定了一年来各级组织创建成效,要求各地牢牢把握民建之家的政治定位,认识再提高、创建再赋能,明确进度表、路线图,压实创建工作责任,确保计划再落实、质量再提升。
“三统六有”,标准化建设。省委会指导各地统一、规范、有序推进民建之家建设,把握建设内容“三统一”:
统一标准。即“六个有”标准:有固定场所;有宣传展示;有组织活动;有工作制度;有档案资料;有管理人员。
统一史料。由省委会根据场地大小汇编详略不同的史料展陈基础模板,提供近200张照片和说明,供各地选择使用,确保展陈准确规范。一般分领导关怀、民建历史、浙江民建风采、浙江籍民建人物等板块,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根据本级组织实际添加个性化内容。
统一牌匾。省委会在民建中央宣传部指导下,从民建主要发起人之一黄炎培的书法字体中,汇集“民建之家”四字,设计了金属和木质两类牌匾样式,提供各市委会按样制作,统一挂牌。
因地制宜,多模式落地。针对“民建之家”建设最关键的场地问题,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整合各类资源,推动“民建之家”落地,主要有五种形式:
赞助型。由会员无偿提供场地,将民建之家设在会员单位或企业内,并借用该单位资源日常管理。这是目前采用较多的建“家”方式。如温州龙湾区基层委“民建之家”位于会员企业内,面积500平米,区委统战部还将此作为党外人士活动场地。
众筹型。由几位会员共同出资筹建,落实场地、设计等,并负责后期管理运营。如宁波市委会“民建之家”,占地1200多平米,由4位会员企业家共同赞助并选址建设。
支持型。积极争取当地统战部门或政府部门支持,解决建“家”场地和经费。如杭州建德市委会、西湖区基层委、城西科创支部的“民建之家”,均由当地统战部或管委会无偿提供场地。丽水市委会“民建之家”,由对口联系部门市经信委调剂房屋供使用。
租借型。向当地街道或社区无偿借用或有偿租用场地,同时开展助力街道或社区活动作为互补互利支撑。如台州椒江区委会和路桥总支的“民建之家”,均为租赁使用,其中椒江“民建之家”租赁费用纳入区财政预算。
共享型。积极争取统战部门支持,在当地民主党派活动中心或“统战之家”内,统一安排“民建之家”,由民建负责设计、布展。如嘉兴市委会、湖州南浔区基层委分别依托市、区党派活动中心建设民建之家,绍兴柯桥区基层委在区党外人士之家建设民建之家暨经济政策咨询工作室。
规范管理,常态化使用。“民建之家”建设,建是基础,管是关键,用是目的。省、市委会加强对民建之家管理工作的指导,市、县组织班子成员中,有专人分工负责“民建之家”工作。市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坚持到民建之家参加活动,指导工作。每个“民建之家”都制定了日常管理、信息公开、经费管理等制度和年度活动计划。“民建之家”举行的重要活动,都提前将活动主题、活动方案报市委会审核。各地“民建之家”建成后,优先在“家”开展各类活动,常态化使用,利用率高,较好发挥了预定功能,主要体现为“四突出”:
突出政治功能,发挥学习教育的平台作用。“民建之家”将政治功能作为首要功能,落实会中央《加强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意见》,打造会的思想政治建设重要阵地。展陈内容突出政治性,重点展示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统一战线历史、多党合作历史和民建会史、会的优良传统、共同价值理念等。活动内容突出政治性,在民建之家开展主题宣讲、政治理论学习。如杭州组织“专题学习日”活动;台州椒江“民建之家”不定期举办民建大讲堂等。
突出规范功能,提升基层组织规范化水平。民建之家在运作过程中通过“六个有”的制度化安排,进一步规范完善支部工作制度、组织活动计划、档案资料管理,促进支部活动制度化、常态化、阵地化。如嘉兴“民建之家”建立后,市直各支部将其作为组织生活的固定场所,开展政治学习、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活动30余次。
突出履职功能,发挥议政建言的载体作用。依托“民建之家”,打造参政议政品牌,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如金华建设以参政议政为主题的民建之家“星合汇”;杭州在“民建之家”普遍开展
“专题议政日”活动;嘉兴把“民建之家”与专委会工作结合,成立参政议政委员会“民情驿站”;衢州打造会员思想碰撞的“奇点沙龙”;丽水在“民建之家”建立政协委员工作室。
突出服务功能,发挥凝心聚力的家园作用。“民建之家”组织了多种形式的服务会员服务企业活动,用实实在在的服务让会员感受到“家”的温馨,“家”的关怀。如杭州城西科创支部“民建之家”开展财税政策讲堂、科创板主题沙龙;嘉兴海宁“民建之家”为企业提供政策宣讲、上市指导、财务咨询等服务;衢州江山“民建之家”还把服务进一步延伸,在当地农村建立同心馆、觉农茶馆,结合助力乡村振兴和精准帮扶项目,既展示多党合作成果,又承接乡村旅游接待,得到当地百姓赞赏。
“人之有家,则心有攸归,情有萦牵,魂有所依也。”浙江“民建之家”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我们将按照组织坚实的要求,扎扎实实实施好“民建之家”建设,推动“民建之家”提质增效,将“民建之家”建设成为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阵地、宣传展示民建参政党面貌的窗口、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平台、会员组织生活的温馨家园。
(本文为陈小平主委在民建全国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重点部署,全方位推进。创建民建之家是九届省委会加强参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创新工作。省委会在充分调研各地基层组织阵地建设情况基础上,2018年7月举行九届六次常委会对“民建之家”建设进行了专题部署,通过《关于建设“民建之家”的意见》,提出因地制宜,建设省、市、县(市、区)三级组织“民建之家”,力争在本届内实现三级“民建之家”全覆盖,并明确了工作原则、建设要求和保障措施。会后,各市积极贯彻省委会部署,全方位推进“民建之家”建设。今年6月,省委会在衢州江山举行全省“民建之家”建设推进现场会,总结交流前阶段建设经验、成果,部署推进下阶段建设工作。会上,播放了11个市民建之家展示视频,进行各市建设情况大会交流。会议充分肯定了一年来各级组织创建成效,要求各地牢牢把握民建之家的政治定位,认识再提高、创建再赋能,明确进度表、路线图,压实创建工作责任,确保计划再落实、质量再提升。
“三统六有”,标准化建设。省委会指导各地统一、规范、有序推进民建之家建设,把握建设内容“三统一”:
统一标准。即“六个有”标准:有固定场所;有宣传展示;有组织活动;有工作制度;有档案资料;有管理人员。
统一史料。由省委会根据场地大小汇编详略不同的史料展陈基础模板,提供近200张照片和说明,供各地选择使用,确保展陈准确规范。一般分领导关怀、民建历史、浙江民建风采、浙江籍民建人物等板块,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根据本级组织实际添加个性化内容。
统一牌匾。省委会在民建中央宣传部指导下,从民建主要发起人之一黄炎培的书法字体中,汇集“民建之家”四字,设计了金属和木质两类牌匾样式,提供各市委会按样制作,统一挂牌。
因地制宜,多模式落地。针对“民建之家”建设最关键的场地问题,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整合各类资源,推动“民建之家”落地,主要有五种形式:
赞助型。由会员无偿提供场地,将民建之家设在会员单位或企业内,并借用该单位资源日常管理。这是目前采用较多的建“家”方式。如温州龙湾区基层委“民建之家”位于会员企业内,面积500平米,区委统战部还将此作为党外人士活动场地。
众筹型。由几位会员共同出资筹建,落实场地、设计等,并负责后期管理运营。如宁波市委会“民建之家”,占地1200多平米,由4位会员企业家共同赞助并选址建设。
支持型。积极争取当地统战部门或政府部门支持,解决建“家”场地和经费。如杭州建德市委会、西湖区基层委、城西科创支部的“民建之家”,均由当地统战部或管委会无偿提供场地。丽水市委会“民建之家”,由对口联系部门市经信委调剂房屋供使用。
租借型。向当地街道或社区无偿借用或有偿租用场地,同时开展助力街道或社区活动作为互补互利支撑。如台州椒江区委会和路桥总支的“民建之家”,均为租赁使用,其中椒江“民建之家”租赁费用纳入区财政预算。
共享型。积极争取统战部门支持,在当地民主党派活动中心或“统战之家”内,统一安排“民建之家”,由民建负责设计、布展。如嘉兴市委会、湖州南浔区基层委分别依托市、区党派活动中心建设民建之家,绍兴柯桥区基层委在区党外人士之家建设民建之家暨经济政策咨询工作室。
规范管理,常态化使用。“民建之家”建设,建是基础,管是关键,用是目的。省、市委会加强对民建之家管理工作的指导,市、县组织班子成员中,有专人分工负责“民建之家”工作。市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坚持到民建之家参加活动,指导工作。每个“民建之家”都制定了日常管理、信息公开、经费管理等制度和年度活动计划。“民建之家”举行的重要活动,都提前将活动主题、活动方案报市委会审核。各地“民建之家”建成后,优先在“家”开展各类活动,常态化使用,利用率高,较好发挥了预定功能,主要体现为“四突出”:
突出政治功能,发挥学习教育的平台作用。“民建之家”将政治功能作为首要功能,落实会中央《加强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意见》,打造会的思想政治建设重要阵地。展陈内容突出政治性,重点展示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统一战线历史、多党合作历史和民建会史、会的优良传统、共同价值理念等。活动内容突出政治性,在民建之家开展主题宣讲、政治理论学习。如杭州组织“专题学习日”活动;台州椒江“民建之家”不定期举办民建大讲堂等。
突出规范功能,提升基层组织规范化水平。民建之家在运作过程中通过“六个有”的制度化安排,进一步规范完善支部工作制度、组织活动计划、档案资料管理,促进支部活动制度化、常态化、阵地化。如嘉兴“民建之家”建立后,市直各支部将其作为组织生活的固定场所,开展政治学习、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活动30余次。
突出履职功能,发挥议政建言的载体作用。依托“民建之家”,打造参政议政品牌,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如金华建设以参政议政为主题的民建之家“星合汇”;杭州在“民建之家”普遍开展
“专题议政日”活动;嘉兴把“民建之家”与专委会工作结合,成立参政议政委员会“民情驿站”;衢州打造会员思想碰撞的“奇点沙龙”;丽水在“民建之家”建立政协委员工作室。
突出服务功能,发挥凝心聚力的家园作用。“民建之家”组织了多种形式的服务会员服务企业活动,用实实在在的服务让会员感受到“家”的温馨,“家”的关怀。如杭州城西科创支部“民建之家”开展财税政策讲堂、科创板主题沙龙;嘉兴海宁“民建之家”为企业提供政策宣讲、上市指导、财务咨询等服务;衢州江山“民建之家”还把服务进一步延伸,在当地农村建立同心馆、觉农茶馆,结合助力乡村振兴和精准帮扶项目,既展示多党合作成果,又承接乡村旅游接待,得到当地百姓赞赏。
“人之有家,则心有攸归,情有萦牵,魂有所依也。”浙江“民建之家”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我们将按照组织坚实的要求,扎扎实实实施好“民建之家”建设,推动“民建之家”提质增效,将“民建之家”建设成为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阵地、宣传展示民建参政党面貌的窗口、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平台、会员组织生活的温馨家园。
(本文为陈小平主委在民建全国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