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2020年1期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2020年1期
我的位置:主页  > 2020年1期
这个以医生为主体的支部,用行动书写着担当
发布时间:2020-08-05 16:43:04
  |  
作者: 文/图 余彦红
        2020年新春伊始,新冠肺炎的爆发牵动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数以千计的白衣天使奔赴武汉投入抗疫之战。金华市直七支部是一个以医生为主体的支部,在这次抗击疫情中,他们纷纷放弃了春节假期,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医学誓言:志愿献身疫情一线,恪守医德,用自己的行动抒写民建人的责任与担当!我们一起来分享他们的“一线”故事—— 

        许健波——我是民建人 

        作为金华市中心医院急诊化验室的负责人的许健波,不辞辛劳,奋勇当先,带领着一帮年青人战斗在新冠病毒血液化验的第一线。金华市中心医院是金华市新冠定点治疗医院,所有确诊、疑似病人血液急诊化验工作都由他带领的团队承担。这是与新冠病毒直接接触最危险的一环,也是病人诊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化验的过程中,化验人员必须要全副武装,穿上密闭的防护服,还要戴上手套、护目镜;既要向治疗医生快速提供准确的化验结果,又要谨防化验过程的传染(包括仪器设备、环境及工作人员等)。这不但需要丰富的操作经验,更需要负重前行的责任心。面对危险,许健波没有退缩,有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勇往直前。 

        作为部门负责人,许健波时刻关注着新冠血液化验工作,只要有新冠病人的血液需要化验,不论当班还是休息,他都第一时间出现在科室。按他的话来说,急诊化验科都是三十岁不到的年青人,富有朝气,他必须好好带领他们,让他们在这场战“疫”中毫发无损,让这些医院的新生代能共创医院的美好未来。 

        工作之余,他还深入探索新冠血液化验工作的流程优化,及时向院领导提出在发热门诊单独设立化验室的建议,既加快化验速度,又大幅度降低设备、环境、人员感染几率,更重要的是减少标本传递环节病毒传播风险。这一建议得到了院领导的充分重视并投入实践。院领导想要以火线入党的方式来肯定许健波的工作,许健波却自豪地说:“我是民建人!”见 

        陈岩——战斗在金华的新金华人 

        陈岩是个大高个,说一口浓重东北口音普通话,2008年来金华工作。他是金华文荣医院新冠防控小组成员,急诊科主任,是战斗在金华的新金华人。一月初,陈岩和夫人商量着回东北老家过年,看望双方的老人,可没想到一月中旬就爆发了新冠疫情。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战斗的号角,陈岩马上放弃回老家的念想,全情投入战斗。大年三十、大年初一、大年初二……越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越是他在医院坚守的时光。作为新冠防控小组成员,陈岩一刻也不放松,参与小组会议,随时根据省市领导指示制订修改防控流程,对操作细节严格把关,并下发布置当班医护,同时还承担值班防控职责,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病人。 

        1月30日,门诊大厅来了一位神色匆匆的妇女,发热、咳嗽:这与新冠病毒感染症状十分相似,可是当班医生再三询问,她却对生病的原因及情况缄口不语。医生根据陈岩下发的审核指导,仔细观察她的神情,觉得事情绝没有这么简单。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这名妇女终于承认,她女儿在武汉某大学就读,放假后又与武汉的同学聚会过,丈夫和女儿出现了发热症状,已被金华市中心医院留观。于是,当班的陈岩马上要求进行隔离,并立即将相关资料提交专家组审查。万幸的是,返回的结果是核酸检测阴性,陈岩的心里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又排除了一颗“地雷”。这样的情景在陈岩的上班时间会时不时的出现,陈岩就是凭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凭着和病患斗智斗勇的机智,为我们的安全防疫筑牢了底线。 

        陈潇——奔波在路上的专家 

        陈潇,金华市中心医院肝胆胰科室年青的副主任医师,防控新冠的关键时刻,他恰好背负着“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重任——到金华市最偏远的磐安开展医学指导。平时不以为然的吃穿住行在特殊时期也成了大事,每次出差,陈潇都要拿着县委书记签发的通行证,如薛平贵走三关一般,才能最终到达目的地。吃穿住更成为防控工作的重要一环。虽然来回往返增加了很多风险,但陈潇从未想过后退,一直奔波在出发的路上。 

        陈潇每天要做上几台,每年要做数百台的肝胆胰微创手术,对他个人而言可谓得心应手,但在县级医院却是全新的课题,特别是对地处金华一隅的磐安来说,更是崭新的一课。陈潇此行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将相关的诊治经验手把手地教给当地的医生,提高医生诊疗水平,不断提升当地医疗水准,为广大百姓的幸福生活做好保障。 

        市直七支部还有很多类似的医生会员:文荣医院的卢振中、徐成波、金华市人民医院的方文宾、储成俭、顾磊,他们以精湛的医术、严谨的作风、热忱的态度战斗在新冠防控的第一线,用生命践行着医学院的第一课:健康所系,性命相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