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2020年5期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2020年5期
我的位置:主页  > 2020年5期
宁波民建努力打造实践教育基地 不断提升参政履职水平
发布时间:2021-02-01 17:45:36
  |  
作者: 谢羽巧
        近年来,民建宁波市委会全力推动民建之家、包达三生平陈列馆等会员实践教育基地,结合宁波民建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建设新模式,以多样的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生动的实践教育活动,不断提升会员思想政治素质和参政履职能力。 

        包达三生平陈列馆:以史育人、凝聚共识 

        市委会为打造弘扬民建优良传统的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生动的现场教学课堂,深度挖掘会内宁波籍先贤包达三的感人事迹。在民建中央的高度重视、民建省委会的关心支持、宁波市委统战部的指导帮助、镇海区委区政府的大力协助和包达三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在离包达三在镇海曾住过的房子150米的公园绿化内划批320平方米的土地迁址重建包达三故居。并将毗邻故居新址的王家大院作为配套,与故居统一建设为包达三生平陈列馆项目。2017年4月28日举行故居奠基仪式,2018年6月土建完成,2019年8月16日正式揭牌启用。故居按旧居原貌设计为上下两层,面积各为115平方米共计230平方米,院子190平方米,故居设置客厅、餐厅、书房、卧室等区域。王家大院部分,也分为上下两层,面积分别为500平方米和425平方米,院子200平方米,主要承载包达三生平展览、民建史料展览、多媒体放映厅、会务接待、办公管理等职能。 

        包达三生平陈列馆先后被授予“民建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宁波市多党合作传统教育基地”称号。1999年12月10日,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出席揭牌仪式并讲话。他指出,建立“民建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为了让更多来到这里的会员,更加生动地了解民建的历史,更好地沿着先辈的足迹,牢记多党合作初心,传承多党合作传统,发挥多党合作优势,把多党合作新型政党制度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 

        建馆一年多来,已接待省内外参观团队近60批次,人员1000余人,通过讲好多党合作故事,诠释多党合作优势,很好地发挥了基地以史育人、凝聚共识的独特作用。 

        民建之家:交流研讨、学习教育 

        宁波民建为打造交流研讨、履行职能的固定学习教育基地,自上而下建设各种类型的“民建之家”。目前以会员众筹、支部赞助、党派共享等模式建成了13个基层组织“民建之家”,它们各具特色,成为基层组织会员的学习履职新平台。市委会“民建之家”于2019年11月由省政协副主席、民建省委会主委陈小平亲自揭牌启用,地址位于高新区外经合作大厦,占地1250平米,内设同心大讲堂、省政协委员会客厅、高新民企委员会客厅、市“一人一艺”普及基地、市流动图书馆、法律服务团工作站、活动室等,是目前全省规模最大、较具代表性的会员学习活动中心和教育基地。成立近一年来,已接待各类领导视察、学习考察、举行会议讲座等40余场次,人员近2000人。 

        积极与市文化馆的对接合作,先后组织了京剧班、朗诵班、瑜伽班、声乐班、舞蹈班。在邵珺、吴善尚、黄海林和沈锭荣等企业家会员的热心支持下,组织了架子鼓兴趣小组、乒乓球兴趣小组、太极兴趣小组和象棋兴趣小组,300余名会员积极报名参与,分别在周一至周六的晚上或下午前来培训学习。 

        努力创建线上实践教育大平台——甬建同心 

        为了全方位为宁波民建会员搭建学习教育、沟通分享、风采展示、凝心聚力的平台,市委会从年初就开始紧锣密鼓地策划创建“甬建同心”综合网络大平台,这是一个富有创新模式的线上实践教育阵地,集“同心视角、基层风采、同心建言、同心思源、同心艺现、同心讲堂、同心舞台、同心美图、同心书画院”9大内容为一体,以视频、图片为表现形式,并将现有公众号和网站功能纳入其中,包括新闻信息、通知公告、建言互动、协会动态等。“甬建同心”由市委会与基层组织共同管理的维护机制,采取各自负责、实时上传模式,进一步展现宁波民建组织建设、参政履职、社会服务风采。该平台计划于年底正式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