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2021年1期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2021年1期
我的位置:主页  > 2021年1期
计勇强委员代表民建省委会作大会发言:关于加快打造全球数字贸易中心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1-06-04 10:21:45
  |  
作者:
        1月27日下午,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计勇强委员代表民建省委会作题为《关于加快打造全球数字贸易中心的建议》的大会发言。发言内容如下:

        当前,数字贸易已进入战略发展期,抢抓机遇发展数字贸易,对我省意义非凡。省委“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加快打造全球数字贸易中心。我省有发展数字贸易的优势,拥有全国最大的跨境贸易平台,但也存在发展数字贸易的短板,数字内容领域(可数字化的服务贸易,如影视、游戏、云服务等)相比北京、上海等地,还有差距。我省应尽快推出数字贸易的“浙江定义”,以贸易数字化转型为主线,围绕新模式、新业态打造云服务、数字内容、数字服务、跨境电商等现有优势领域,形成数字贸易发展的强大基础;将数字贸易的做法逐步推广成为国际通行做法,在数字贸易领域抢占话语权;努力争取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和指导,形成数字贸易的政策、规则、制度,从而建立数字贸易开放体系。具体建议如下:

        一、加快推出数字贸易的“浙江定义”

        当前全球还没有对数字贸易形成统一认识,数字贸易的定义事关未来发展话语权,我省应抓住这一“空档期”,尽快提出浙江版本的数字贸易概念。当前多个版本的定义包括两个部分:即数字贸易化和贸易数字化,从“贸易”层次,可以将“贸易”划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两种形式;从“数字”层次,可以将作用体现在货物、服务内容数字化和数字赋能货物交付、市场匹配等贸易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因此,基于可操作性和浙江基础,应把数字贸易在操作层面框定为:跨境电商(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方式数字化),服务贸易中可数字化产品(数字传媒、数字出版等),以此为基础推出数字贸易的“浙江定义”。

        二、着力推进数字贸易先行示范区建设,做好“数字+自贸区”文章

        一要推进“数字贸易示范区”核心区建设。重点建设高新区(滨江)物联网产业园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打造数字服务产业最优生态圈。加强数字服务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对技术研发潜力大的产业集群的支持。二要联动“数字贸易示范区”和自贸试验区建设。立足浙江自贸区4个片区的特点,在片区内设立数字贸易示范区,分别围绕大宗、跨境电商、消费品、文化传媒等开展数字贸易建设探索。建立跨境电商数据运营监管、展示交易等数字贸易综合服务平台。

        三、率先开展数字贸易全方位先行先试,打造全方位生态圈

        一要争取举办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寻求国家部委支持,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产业联盟、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战略合作,举办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可以单独举办也可与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合办。二要创新方式,推进传统贸易企业数字化转型。发挥数字贸易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带动传统贸易企业做好数字化赋能文章,打造发展生态圈。三要在我省率先开展数字贸易统计试点。加强对境内外数字贸易统计方法和模式的研究,利用浙江数字经济基础,打造基于大数据的统计方法和统计体系,提升统计的有效性、即时性和可比较性,把握统计的主动性,在数字贸易领域抢占话语权。

        四、抓紧形成省级层面发展数字贸易的政策、规划

        一要在省级层面尽快出台宏观指导意见。明确数字贸易发展的战略意义、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及时根据工作需要,出台精准政策,支持和帮扶发展。建立省级数字贸易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或工作领导小组,采用专班工作方式协调解决跨部门重要事项和问题,督促检查有关工作的组织落实情况,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协同推进的机制,建立目标考核、信息报送、绩效评估、容错纠错等制度,优化政策保障体系。二要加强数字贸易规则和标准的国际对接。对标国际最高标准的数字贸易协定,在数字贸易便利化水平、个人信息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业开放等领域加快探索实践,探索建立与数字贸易发展相适应的监管和治理体系,为国家对外贸易谈判提供“浙江样板”。

        五、加快补齐短板,打造数字贸易全链条产业

        一要加强四港联动,补齐国际货运的短板。由于国际货运航线数量不足,跨境电商小包多走深圳和香港出境,尽快在杭州和宁波、义乌等地增加国际货运航线,补齐“空港”短板。二要破解“信息孤岛”。推进港口、报关行、物流、监管部门之间数据共享,提升海关通过便利度,提高跨境电商运转效率。三要加强数字贸易企业梯队培育。加强头部企业培育,打造数字贸易全链条产业,丰富产业生态,形成平台企业梯队,提升数字贸易竞争力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