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扶贫车间是浙江民建帮建的
发布时间:2021-06-04 11:12:09
|
作者: 哲建
2月3日下午,正在贵州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扶贫车间里,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苗绣服装、特色小饰品等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习近平对大家说,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你们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一定要发扬光大苗绣,既能继承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也能为扶贫产业、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消息转到“浙江民建”微信朋友圈,一下引来一片点赞。为什么浙江民建会员如此关注这一消息?原来总书记点赞的扶贫车间有浙江民建的一份助力。
全会重视 深入调研开新局
黔西县是民建中央对口帮扶县,新仁乡化屋村是民建中央分配给浙江民建结对帮扶的深度贫困村之一。
2017年10月13日,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民建省委会主委陈小平率领浙江省市民建领导班子成员和民建会员企业家54人,赴化屋村调研精准扶贫工作。陈小平考察了化屋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农民专业合作社、同心广场等地,听取化屋村脱贫攻坚工作汇报,全面细致地了解化屋村在基础设施建设、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特色产业发展等情况,签订了《黔西县观音洞镇高坡小学援建协议书》,并捐赠了60万元帮扶资金。
考察期间,省市民建领导班子着眼于精准脱贫,落实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助推化屋村如期实现脱贫目标,确定了苗绣扶贫车间、黄母牛养殖、村卫生室改建、皂角种植等产业支持项目,并决定通过技能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等,用2-3年时间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的目标任务,为黔西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风雨数载 精准扶贫拔穷根
为完善助力帮扶机制,民建浙江省委会主委会议决定,由省委会牵头,组建两个助力帮扶团组,分别由杭州市委会和宁波市委会牵头,另外8个市委会参与,集全会之力助推新仁乡化屋村和观音洞镇元庆村精准扶贫。
民建省、市委会开展广泛发动,共计为化屋村、元庆村募集扶贫资金300多万元。以杭州为例,捐款近140多万元,近95%的支部参与,全市3/4会员参与了募捐活动,是民建基层支部一次特殊的组织生活会。
民建省委会副主委张明华、郭清晔等领导多次赴黔西化屋村、元庆村落实推进项目的实施。与当地党委政府召开座谈会,走访种养殖企业,为贫困户建档立卡,协调解决资金、技术、种源等实际困难。
多措并举 倾力帮扶结硕果
在项目实施中采取“输血式”和“造血式”帮扶相结合,把“输血式”转变为“造血式”,扎实推进黔西县旅游产业发展和“黔货出山”。
浙江民建出资40多万捐建的苗族刺绣加工厂(现在的扶贫车间),利用化屋村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利益联结24户贫困户,带动20户农户发展刺绣产业。年创收60万元,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并结合旅游业的发展,增强群众对民族文化的热爱,积极加入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之中,创造更高的价值。
在贵州黔西县观音洞镇元庆村200多亩皂角种植基地附近墙上,“发展有思路、改革有突破、产业有调整”的标语很醒目。如今,黔西县正在着手将皂角产业发展为支柱产业。
巩固成果 开启帮扶新征程
2020年春天,乡村卫生改造焕然一新,黄母牛养殖户笑逐颜开,200多亩皂角在春风中点头致意。昔日的茅草小路,如今已成康庄大道;昔日坑坑洼洼的院坝变身干净整洁的庭院;昔日“治安靠狗”,今日高清探头全覆盖……乌骡坝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黔西县走出贫困、走向富裕的缩影。
贵州黔西扶贫十年。民建亲眼见证贫困地区巨大变化、亲身感受脱贫攻坚巨大成果。帮助引进的“同心”商贸城带动数万人就业,帮助培训的乡村教师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了更大作用,募资600多万元捐建的“同心”教学楼、操场、图书馆,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
十年扶贫路也巩固了多党合作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深化了对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理解,提升了民建自身的履职能力和水平。
帮助黔西脱贫摘帽后,民建浙江省委会将开启帮扶新阶段。着眼长远、提前谋划,进一步帮助贵州黔西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消息转到“浙江民建”微信朋友圈,一下引来一片点赞。为什么浙江民建会员如此关注这一消息?原来总书记点赞的扶贫车间有浙江民建的一份助力。
全会重视 深入调研开新局
黔西县是民建中央对口帮扶县,新仁乡化屋村是民建中央分配给浙江民建结对帮扶的深度贫困村之一。
2017年10月13日,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民建省委会主委陈小平率领浙江省市民建领导班子成员和民建会员企业家54人,赴化屋村调研精准扶贫工作。陈小平考察了化屋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农民专业合作社、同心广场等地,听取化屋村脱贫攻坚工作汇报,全面细致地了解化屋村在基础设施建设、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特色产业发展等情况,签订了《黔西县观音洞镇高坡小学援建协议书》,并捐赠了60万元帮扶资金。
考察期间,省市民建领导班子着眼于精准脱贫,落实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助推化屋村如期实现脱贫目标,确定了苗绣扶贫车间、黄母牛养殖、村卫生室改建、皂角种植等产业支持项目,并决定通过技能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等,用2-3年时间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的目标任务,为黔西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风雨数载 精准扶贫拔穷根
为完善助力帮扶机制,民建浙江省委会主委会议决定,由省委会牵头,组建两个助力帮扶团组,分别由杭州市委会和宁波市委会牵头,另外8个市委会参与,集全会之力助推新仁乡化屋村和观音洞镇元庆村精准扶贫。
民建省、市委会开展广泛发动,共计为化屋村、元庆村募集扶贫资金300多万元。以杭州为例,捐款近140多万元,近95%的支部参与,全市3/4会员参与了募捐活动,是民建基层支部一次特殊的组织生活会。
民建省委会副主委张明华、郭清晔等领导多次赴黔西化屋村、元庆村落实推进项目的实施。与当地党委政府召开座谈会,走访种养殖企业,为贫困户建档立卡,协调解决资金、技术、种源等实际困难。
多措并举 倾力帮扶结硕果
在项目实施中采取“输血式”和“造血式”帮扶相结合,把“输血式”转变为“造血式”,扎实推进黔西县旅游产业发展和“黔货出山”。
浙江民建出资40多万捐建的苗族刺绣加工厂(现在的扶贫车间),利用化屋村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利益联结24户贫困户,带动20户农户发展刺绣产业。年创收60万元,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并结合旅游业的发展,增强群众对民族文化的热爱,积极加入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之中,创造更高的价值。
在贵州黔西县观音洞镇元庆村200多亩皂角种植基地附近墙上,“发展有思路、改革有突破、产业有调整”的标语很醒目。如今,黔西县正在着手将皂角产业发展为支柱产业。
巩固成果 开启帮扶新征程
2020年春天,乡村卫生改造焕然一新,黄母牛养殖户笑逐颜开,200多亩皂角在春风中点头致意。昔日的茅草小路,如今已成康庄大道;昔日坑坑洼洼的院坝变身干净整洁的庭院;昔日“治安靠狗”,今日高清探头全覆盖……乌骡坝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黔西县走出贫困、走向富裕的缩影。
贵州黔西扶贫十年。民建亲眼见证贫困地区巨大变化、亲身感受脱贫攻坚巨大成果。帮助引进的“同心”商贸城带动数万人就业,帮助培训的乡村教师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了更大作用,募资600多万元捐建的“同心”教学楼、操场、图书馆,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
十年扶贫路也巩固了多党合作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深化了对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理解,提升了民建自身的履职能力和水平。
帮助黔西脱贫摘帽后,民建浙江省委会将开启帮扶新阶段。着眼长远、提前谋划,进一步帮助贵州黔西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