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2021年5期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2021年5期
我的位置:主页  > 2021年5期
仲瑜:一篇提案聊参政 三点心得话议政
发布时间:2022-01-25 15:20:58
  |  
作者: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重要形式,对重大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提出真知灼见,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党和政府在制定方针政策及各种重大问题的决策上更加民主和科学,意义重大。作为民建大家庭中的一份子,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积极参政议政,践行自己的入会初心,体现自身的责任担当。多年来的参政工作经验,让我不断提升自我,获得荣誉的同时,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参政议政工作的重要性,逐步找到了打开参政议政工作的开门锁。

        年初我的一份调研报告《关于深化我省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的建议》,被采纳为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省委会团体提案,并作为大会口头发言稿,还被确定为重点提案,而且非常幸运地获得了省委主要领导的批示,那么接下来我就结合这篇材料,谈几点自己参政议政的心得体会。

        选题是关键

          一般我们看文章、新闻都先看标题,是不是需要和感兴趣的。“产业链”这篇材料之所以会引起关注,选题起到了绝对性的作用。当时这个选题的背景,从国外形势来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仍在持续,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从国家层面来看,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要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链”的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将“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作为“六保”之一进行重点部署,并专题研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作为2021年重点任务。从地方层面来看,浙江省作为外向型经济大省,产业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尤为重要,关系到全省乃至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就是说,一是国际形势很严峻,二是国家领导人很重视,三是浙江本身很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部门亟需倾听有效的关于产业链的针对性建议,来巩固我省制造业竞争优势,把握未来产业发展主动权,得到这个关键信息,我们写下去,就会比较容易得到关注。

        关于怎么找选题,我之前看到一个说法,比较认同。一种是“自上而下”。关注国家大政方针,中央领导人重要讲话,重大会议和活动、重大政策出台,选择政府重视的重点、热点问题,与政府工作“合拍”。简单来讲,就是看上级重视的、要求做的,而本地区、本部门没有做的或者做得还不够好的,这些内容往往就是我们选题的重中之重。第二种是“自下而上”。看周围群众、企业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需要更高层面,如省级层面、甚至国家层面修改法律法规,出台相关政策,这些都是可以作为参政议政的点,向上呼吁。第三种是“横向移植”。看外地有什么先进经验,可以拿来作为本省本市借鉴参考的。当然最好的选题是政府重视的、企业也需要的,而且是自己擅长的,至少跟自己的专业或工作领域相关的,这样才有东西可写,才能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切忌跨度太大,泛泛而谈,浅尝辄止。

        调研很重要

        毛主席说过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调研是了解实情、体察民意的有效途径,是建言献策的重要基础。一般两种途径:一种是一手资料调研,就是参加我们党派集中组织的调研活动,或者是结合自己工作实际,走访企业、部门和群众,收集有关资料。另一种就是二手资料调研,目前比较常见的就是网络调研,各类新闻网站、公众号、论坛,以及一些学术网站、数据库等。产业链的这个调研其实很难,一方面产业链涵盖的环节很多,另一方面因为是全省范围,面很广、量很大,单凭自己的力量、一两次调研、网络上找资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借力也很重要,要挑选合适的队友一同参与调研,充分发挥他们的力量,才能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我组织的团队成员都很给力,有政府部门的,也有研究机构的,在产业链方面都有涉足,我跟着他们出去调研,也通过他们获取到了很多企业相关信息,对现状的梳理帮助非常大。所以我觉得,像这种涉及面比较广、比较复杂的项目调研除了刚才讲的两种途径外,也可以借助一些外部的力量一起合作。

        表达要精而准

        一是文字要朴实简炼。为了节约领导时间,在参政议政材料写作中一般要求字数控制在2000字以内,有的甚至更少,特别是大会发言等要控制时间的会议中,这样的规定也给我们参政议政工作者在写作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表述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逻辑性强,不要模棱两可,语言空洞。其实对于很多写得多了“笔杆子”来说,字数越多反而越好写,字数越少却是越难写。要用不到2000字的篇幅把全省的产业链问题说清楚,真的需要字字斟酌,留下的必须没有一句废话。二是建议既要有高度又要能落地。要切中问题要害提出对策建议,既要站在全局高度,谋划思考,又要切合实际,具有操作性、可行性,能够实实在在解决问题。所以要经过反复推敲论证,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多请教专家学者,多听取业内人士的意见,力争所提意见建议科学实用。三是小标题很关键。一般我们看个题目,看小标题大概能够知道你想要表达些什么,小标题一定是精华,所以会概括提炼非常重要。如果能前后呼应、统一,看上去会更清楚,我是用了三个“短板”和四个“狠抓”进行概括的。当然,这个没必要刻意,关键是表达清楚。

(作者系宁波民建经济研究委员会委员、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