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2022年2期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2022年2期
我的位置:主页  > 2022年2期
陈爱珠: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发布时间:2022-06-27 14:16:33
  |  
作者: 陈 筱

        陈爱珠出生于平阳县鳌江镇联南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身材瘦削,肤色黧黑,脸上没有傅粉施朱的痕迹;衣着朴素随意,一副善良纯真的“原生态”模样。


        共同致富有心人


        1992年,陈爱珠偶尔路过梅溪乡凤岙村,见到光秃秃被荒弃的山地,蓦地萌生了开发荒山的念头。尽管当时她的口袋里没有多少富余的钱,但她眷恋那片土地,坚信能够以自己双手还绿于山,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毅然决然地与该村村“两委”签订了承包100多亩荒山的协议。


        梅溪乡凤岙村地处温州市南片、鳌江流域东北部、平阳县西部山区东端,该村山地面积约300亩,气候温暖湿润。如何在还绿于山的同时还能让村民获得经济效益是陈爱珠一直思考的问题。她一边寻经问道,一边拜农业专家为师,虚心学习,谋划着种植品种。经她反复斟酌掂掇,终于制定出“还绿”与“效益”两者兼顾的可行性种植方案,成立了“平阳县食用笋种植试验场”,引进了特、优、稀竹种,如丛生竹、散生竹、混生竹等竹子品种,让荒山年年都能披上绿油油的外衣、四季都能有破土而出的竹笋。


        从荒山到青山,从茅草丛生到修竹茂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千辛万苦。山上的冬天寒风凛冽、夏天高温燠热,一直耕作在无阴翳遮挡荒地上的陈爱珠,当时刚刚二十出头。诚然,把娇嫩光亮的媛子儿置在风刀霜剑里刻画,身材也见瘦了,肤色也渐黑了,皱纹增添了,失去了青春的光华。


        人虽然见老了许多,但“平阳县食用笋种植试验场”经当地村民的口耳相传,渐渐传播开来,“一个媛子儿在荒山上种笋发财了!”在乡里瞬间炸开了锅,“陈爱珠”顿时名声大振,吸引了弃农经商的汉子们纷纷回归山林,投身荒山还绿的开发事业。她把竹子的栽培技术和经验,一五一十,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远近村民,还免费赠送竹苗。有人问,“怎能无偿教他们呢?将来可都是你的竞争对手!”她的回答简单明了又富于哲理——“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在她的帮助下,当地村民纷纷种起了竹子,大大增加了经济收入。


        知识脱贫引路者


        从创业中尝到了科技致富甜头的陈爱珠,并不满足于个人的生活富足。心系同乡亲们共致富的想法,她暗自思量,造成农村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最好的良方是“治穷先治愚”——以科技知识武装村民们的头脑,才能真正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她腾出自己的房子作为教室,自掏腰包购置了课桌椅凳,办起了扫盲班。每当夜幕降临,劳累了一天的她,拖着疲惫的身躯,重振精神走进教室,为乡亲们传授文化知识、农业技术、种植经验……虽说身体是累了些,但内心始终其乐融融。后来,经当地妇联的推荐,她获得第四届全国“巾帼扫盲奖”。


        大爱助学慈爱者


        其实,熟悉陈爱珠的人都知道,她平常是一个省吃俭用的人,但对捐资助学一点也不吝啬、不含糊。因为她深深地知道,只有读书才能改变贫穷、改变命运。在参加平阳县妇联开展的“春蕾计划”活动时,一位正在上初中的王同学引起了陈爱珠的注意,她的父母均患痼疾,家庭生活举步维艰,已辍学2个多月。陈爱珠走访时被其家徒四壁的景象所震惊,当即掏空口袋里的现金,供王同学继续上学。第二年5月份,王同学打来电话:“阿姨,我报考中专好呢?还是报考高中好?”当时,陈爱珠确实感到有些为难。她想,以王同学的家庭现状,报考中专,早工作、早挣钱,可以早一点改善家庭生活环境;如果报考高中,未来还要报考大学,可能要延长三五年时间才能挣钱……正当陈爱珠犹豫之际,一旁的同事冷不丁地夺了她手中的电话,直接替陈爱珠作了“抢答”:“上高中,考大学。”就这么一句“抢答”,却让陈爱珠提心吊胆了整整三年,生怕王同学成绩波动闪失,考不上大学,在精神和物质上都格外关心和照顾。最终,王同学没有辜负期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温师院,陈爱珠心中那块铅一般沉的石头落了地。后来,王同学又当上了平阳一所重点中学的英语教师,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


        截至目前,陈爱珠已结对寒门学子12名,时间跨度长达20多年,有的从高中到大学,有的甚至从初一直至大学毕业。比如从鳌江镇人民政府发出资助贫困生的倡议中,她注意到了一名刚上初中的金同学。经过家访了解到,金同学母亲病故,父亲卧病在床,姊妹又多,家庭经济拮据。陈爱珠就承担了金同学从初一开始到高中、再到大学的学杂费。现在金同学就职于上海一家室内装璜设计公司,年薪超20万元。每次从上海回老家,总是先上他陈阿姨家拜访。2009年年底返乡,他将5200元递给了陈爱珠,并说,“这是公司给我的年终奖。”陈爱珠婉言谢绝,并嘱咐道:“阿姨不图回报,只希望你们在有能力改善自己家庭生活环境的同时,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第二年金同学再度看望陈爱珠时,进门第一句话:“陈阿姨,我以您为榜样,也资助了一名家庭困难的孩子,让他将来不再受穷!”话音刚落,陈爱珠再也忍不住感动的泪水,激动地连连道好。


        今年,陈爱珠还收养了一名10岁的女孩,这女孩父母意外离世,陈爱珠心生怜悯,对她十分关爱呵护。


        因为高尚的品德,陈爱珠的事迹被纳入“中华魂”和“中华巾帼大典”、被中央电视台及众多媒体争相报道,获得了全国“三八绿色奖章”称号。


        身为一名民建会员,陈爱珠多年来一步一个脚印地为民建事业付出。以民建会员之家为平台,常抓学习不放松。牵头把民建会员之家打造成会员学习的基地、培训的课堂、成长的摇篮,坚持每双月1日下午组织会员学习;以建言献策为抓手,发出民建好声音。她分管参政议政的5年里,4次获得优秀大会发言,向全国人大提交30余篇建议,多篇被采纳,3次参加全国人大组织的执法检查;以服务奉献为己任,扎实基层做会务。对会务工作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团结、关心会员,敬重老同志,把民建当作自己的家,把会员当作自己的亲人,时刻关注会员动态。


        陈爱珠


        以“爱”立身、用心耕耘。


        无私奉献、“珠”玉其人!


(作者系中共温州市委统战部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