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宁宁,民建省委会参政议政委员会社会法制委员会秘书长、台州市路桥区政府办公室信息科负责人。曾获民建中央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个人、浙江民建年度人物参政议政年度人物、民建省委会优秀信息员特别奖。
传统的信息工作模式,经常是信息员独自选题、调研、思考、编写、核稿然后上报。但从我这一两年的经验来看,把信息工作做好做精做出彩,不能再靠单打独斗!我觉得很有必要打造一条具有韧性的信息工作链,像做工业产品一样去做信息。
瞄准“需求”
“无需求不产品”“无需求不信息”。产品需要把握市场需求,而信息则需要把握领导需求。信息是领导的“千里眼”“顺风耳”,所以选题很重要。选题是信息工作的灵魂,决定了信息工作效果的90%以上。只有选题选好了、选准了,才能精准服务领导。我在工作中按需求梳理了3张清单,包括中央对浙江的关注事项、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和国务院常务会议要点。去年上报的信息基本都集中在“6+2+2”,6即“六稳六保”;2即财政、货币;另一个2即改革、开放。包括《基层反映外贸企业对出口信用保险存“一扩两降两提”期盼》《基层反映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执行效果良好仍存四大实际问题亟待解决》《基层反映发展多式联运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成效明显,但仍存问题亟待解决》等20多篇被全国政协采用的信息基本都在这个框架内。
打造“链主”
“链主”是指在一条产业链中起到决定性作用,能够贯穿、整合上下游资源的龙头企业,肩负着提升产业链绩效的重任。在信息供应链里,也需要更多“链主”。我也在努力让自己向“链主”转型,千方百计提升自己的专业性和影响力,比如关注南方周末、瞭望、澎湃以及国家各部委、浙江省各厅局微信公众号,比如每天必读财经、经济时报等,比如抽空学习MBA知识等,以更好地“取势”“明道”“优术”“合众”,推动“供应链”伙伴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获得更多的采用和批示,在构建协同、高效、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工作链上贡献更多力量。
培育“链属”
屈原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也即每个人各有其长处和短处。我们民建会员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虽然未必每个会员都有精力去整合一篇完整的信息,但我相信每个会员都可以提供一些信息点、一些观点或者一些案例,这就是“链属”的价值。另外,链主和链属的关系可以随时切换,比如年初的时候我们报了一篇信息《基层调研反映企业“频入会”“频参会”导致负担加重亟待关注》,这个选题是台州市委会主委彭永军在和我们一起开会时提出的,当时我自告奋勇接下了这个任务,我们会员企业浙江某模具有限公司和浙江某机电制造有限公司两位老总都让助理帮我做了张表格,每年需要缴纳哪些费用非常清晰,我再请各镇(街道)信息员补充了几个案例。以彭主委为链主,充分发挥链属们的作用,形成了一篇完整的社情民意信息,被民建中央采用。当我们有更多的“链主”和“链属”,并能随意切换,形成紧密关联、有效衔接、耦合配套的有机整体,我们信息链的韧性就会大幅提升。
强化“质检”
信息质量的波动是客观存在的,因此,通过检验实行把关职能,是完全必要的。为了确保“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需要进一步把关信息的底线、信息的质量,甚至给信息做进一步的包装、提亮和美化。所以,也要在这里感谢省委会、市委会老师默默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他们是我们信息工作链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