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2023年4期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2023年4期
我的位置:主页  > 2023年4期
从未停歇的脚步 ——浙江民建全力助推山区26县共同富裕
发布时间:2023-12-01 14:32:25
  |  
作者: 管理员

        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定题、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进程中,山区26县是重点、难点,26县的发展事关全局。


        近年来,民建浙江省委会发挥密切联系经济界的特色优势,在助力山区26县共同富裕这一重大政治责任面前,积极有为,竭智尽力,形成助力浙江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结对帮扶尽全力 携手同心村群众共富


        遂昌县云峰街道同心村是民建浙江省委会的结对帮扶村。结对之初,省委会负责人就定下“小目标”:要把同心村打造成为浙江民建助力共同富裕实践基地的样板,举全省民建之力,全力帮扶,携手同心村群众共同富裕。


        结对近两年来,浙江民建帮扶的脚步从未停歇:2021年9月,组织民建青年企业家走进遂昌考察座谈,并现场认购同心村农副产品10万元;


        2021年11月,民建省直属综合七支部前往同心村考察光伏和农产品项目,并慰问困难群众;


        2022年1月,民建省委会负责人带队前往遂昌举行帮扶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和捐赠仪式,并揭牌浙江民建助力共同富裕实践基地,民建会员陈万翔、沈福鑫、俞君勇共向遂昌同心村捐赠光伏电站等3个产业帮扶项目,项目总投资115万元;


        2022年6月,民建省直属综合七支部、十支部会员企业家向云峰街道中心幼儿园捐赠七台价值3万余元的电脑和2万余元的木制玩具,向遂昌县二中捐赠10万元图书;


        2022年9月,嘉兴民建会员陈言勇带领公司技术团队专程赶到同心村,为村里近200位老人送上老花镜;


        2023年2月,民建省委会负责人再次带队走访调研同心村非粮化农业整治项目、原村小学校舍和茶叶种植基地等,为下一步的深入帮扶详细谋划……


        近两年的帮扶结出累累硕果,民建浙江省委会成功助力遂昌招商引资企业2家,项目投资3.5亿元。帮助同心村建成一个光伏消薄项目,总投资50万元,已完成并网发电,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余元。民建浙江省青企委向同心村捐赠消费帮扶资金5万元。民建省委会机关工会每年定向采购同心村村民农副产品……


        在遂昌县的各项倾力帮扶,是浙江民建助力山区26县共同富裕的一个缩影。


        据不完全统计,仅去年一年,浙江民建会员、会员企业通过“我为共同富裕买一单”活动,累计采购省内山区26县农副产品3000多万元,帮助销售8000多万元。依托“浙江民建会员企业商城”宣传展示共富基地出产的茶叶、竹笋、菌菇、杂粮和各类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产品,强化了产销对接和市场衔接,给当地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增收效果。


                         建设助力共富实践基地 架起百姓共富桥


        2021年8月,《民建浙江省委会关于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出台,文件包含六个方面,20条具体举措,其中第四项专门就助力26县跨越式发展作出规划。


        先谋而后动。民建浙江省委会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为的是将助推工作做得更加深入,更有实效。


        除了传统的帮扶项目和举措外,如何创新方式,使山区26县百姓更有获得感,是浙江民建各级组织和会员的最大心愿。通过建设民建助力共同富裕实践基地达到以点带面,辐射周边全面增收,是新举措,也是新尝试。


        说干就干,民建浙江省委会迅速行动起来,成立领导小组,聘请会内外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组建助力共同富裕实践基地的智囊团,定期调研、咨询和评估指导,发挥全省广大基层组织和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实践基地的内容和形式,整合会内外资源,筹措资金,选定项目,设立专家工作站,形成创建的强大合力和浓厚氛围。


        截至目前,全省民建共命名挂牌了37个省级共同富裕实践基地,基层组织和会员创造了不少精品亮点,涌现出数字农业、智慧乡村、共富工坊、富农助农幸福计划、农业产业园、创业创新园区等多种模式的共富实践基地,形成“一基地一特色”的良好局面。


        实践基地创建架起了当地百姓的共富桥。实践基地建设共富车间,引进各类来料、来单业务,对接企业和劳动者需求、创造就业岗位等方式,拓宽困难群众的增收渠道,延伸乡村振兴的产业链。温州的万洋集团和地方政府合作,以扶持薄弱村抱团投资、增加就业岗位等方式,强化村集体和贫困家庭“造血”功能,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帮助60个薄弱村每年增收不少于5万元。绍兴越城再就业联盟面向“4050”农村低收入农户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半年多时间就帮助152人就业。海宁宁尔共富车间专门为周围3个村的困难群众设立20多个岗位,同时设立了200多万元的共富基金,增加他们的收入。台州黄岩永宁“共富车间”采用稳定就业、灵活就业等多种用工方式,为低收入农户的就业增收开通绿色通道,构建一企带多户、一户多增收的共富模式。


        民建浙江省委会主委陈小平表示,要进一步扎实推进浙江民建助力共同富裕实践基地扩面提质、做深做实,久久为功、绵绵用力,推动基地建设由“盆景”成为“风景”,以实干实效为“两个先行”作出民建新贡献。


                                调研三块“飞地”建设建言山海协作“升级”


        以产业飞地、科创飞地和消薄飞地为主要形式的三块“飞地”建设,是浙江省深入践行“八八战略”,扎实推进山海协作,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强山区26县发展动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实现强县富民和高质量发展,缩小“三大差距”而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重中之重。


        无调研,不建言。2022年4至5月,民建浙江省委会课题组分别赴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自然资源厅等调研座谈,详细了解浙江省山海协作各类“飞地”建设情况,重点围绕深化推进“产业飞地”建设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6月28日、30日,省委会负责人带队分别前往衢州市、绍兴市,进一步开展民主监督调研,着重了解“科创飞地”“削薄飞地”等建设情况。7月15日,又赴省科技厅调研“科创飞地”发展情况。课题组成员深入实地,积极思考,与专家学者、部门同志热烈讨论,掌握第一手数据和材料。


        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2022年11月17日,中共浙江省委召开各民主党派省委会省工商联主要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座谈会,民建浙江省委会负责人在会上围绕深化浙江省山海协作“科创飞地”建设建言。


        2023年1月,浙江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民建浙江省委会提交提案《统筹推进三块“飞地”建设 着力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被列为省政协重点提案。


         民建界别政协委员在省两会上以个人提案方式提出了“提升飞地经济发展质效 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推进山区26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关于探索我省山区26县产业联动、旅游联动 促进共同富裕的建议”“创新建设‘山海特别协作区’”等建议,为26县共同富裕建言献策,为山海协作升级换代呼吁呐喊。


        下一步,民建浙江省委会将继续聚焦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紧扣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所需,精准调研、积极建言、集智聚力。


(《团结报》2023年8月10日2版,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