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2009年6期
专题专栏
《浙江民建》
2009年6期
我的位置:主页  > 2009年6期
应宜逊:对破解村镇银行“吸存难”问题的几点建议
发布时间:2010-01-28 09:26:04
  |  
作者: 哲 轩
    针对目前村镇银行“存款难进门”,闹“钱荒”的现象,参加2009(杭州)村镇银行发展高峰论坛的省资本与企业发展研究会理事长应宜逊教授提出了七点建议:
    一、尽量不要在贷差地区设立村镇银行。二、努力打造活力充沛的村镇银行。根据长兴联合村镇银行和其他地区的经验,首先要选择资质良好的主发起行,并确保其主导权;其次,主发起行要了解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制定政策,精心组织经营团队,团队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建立员工激励制度,树立坚定的“贷农、贷小”理念。三、应当在村镇银行的名称中去掉“村镇”两字,以减少不良的品牌效应。“村镇”两字容易带给公众规模小、落后、可靠性差的印象,也是导致村镇银行“吸存难”的重要原因。村镇银行属于商业银行,“村镇”两字不能反映其性质,应该去掉“村镇”两字,或者改用“商业”。四、村镇银行营业网点增设应适当放宽一些。五、县域政府应当大力支持村镇银行健康发展。六、适度调整邮政储蓄银行的资金运用政策,允许村镇银行、农信社等县域小银行从邮政储蓄银行“买入”资金用于放贷,不必再按“同业存款”处理。既能使邮储资金留在县域使用,又促进了村镇银行、农信社的发展,一举两得。七、中国人民银行应当积极研究办法,帮助村镇银行完善结算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