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真好 这坝真好”
———温州市委会帮助平阳县书阁畲族村建造拦水坝纪实
发布时间:2010-01-29 13:07:20
|
作者: 蓝颜龙 陈爱珠
“民建真好,这坝真好。”这是我们下乡遇到梅溪乡书阁村原支部书记钟方献时,他说的第一句话。
书阁村是一个畲族村,有村民1100多人,土地面积480多亩,是平阳县一个半山区村。村落依山傍水,溪水沿村旁流过,是个山清水秀、幽闲安静的小乡村。
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小溪溪床被大水冲涮,形成了溪水与农田之间高达2米的水位落差,使数百亩农田与溪水虽只有一堤之隔,却无法直接灌溉。几十年来,雨季一片汪洋,旱季则土地干裂。农田长期荒芜,大部分村民只好另寻生计。书阁村成了远近闻名的“三多”村:一是困难时期背井离乡外出讨饭的人多;二是改革开放后外出打工的人多;三是90年代外出经商的人多。当地政府也曾几次协助村里设法解决农田灌溉问题,但由于财力不足,未能实现。
2002年初秋,民建温州市委会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朱贵远主委率市委会有关人员,会同平阳县委统战部领导、民建平阳总支同志到书阁村作专题调研,认真听取乡村干部及村民意见,细算搞好农田灌溉给村民带来收益的经济帐,详细了解全村收入状况和建造水坝的经费预算。随后,市委会召集班子成员和骨干会员讨论建坝工程的可行性,并多次到现场考察,最后决定帮助书阁村建造一个拦水坝,解决农田灌溉问题。建坝工作由市委会牵头负责,资金大部分由市委会负责筹集,具体方案由平阳总支会同县水利部门及梅溪乡、书阁村制订施行。2003年冬,民建的“思源工程”在书阁村全面启动了。
水坝工程必须在来年汛期前完工,时间很紧。而工程的首要问题,就是资金问题。市委会多次召开会议筹集资金,会员们慷慨解囊,先后共捐资37万元,并争取部分县财政资金的支持,工程所需资金很快落实。
关于水坝工程方案,经反复论证,决定建造凤尾自动坝。这是一种新型自动阀门橡皮坝,遇大水坝体会自动翻倒泄洪,水流冲击减缓又会自动立起蓄水。凤尾自动坝科技含量高、技术难度大,在平阳县水利系统还是首次采用,水利技术人员缺乏经验,工程面临技术难题。此时,春节将至,春节后工程必须马上开工,才能保证汛期前完成任务,时间紧迫。腊月十三日,平阳总支的同志陪同县水利局、乡村干部专程赴外地实地考察凤尾自动坝及建坝技术,最后解决了技术难题,落实了任务。
在中共平阳县委和民建温州市委会的共同关心、支持下,经过多方努力,水坝工程在2004年汛期来临之前全部完工。
2004年夏,台风在平阳沿海登陆,风大雨大,溪水迅速上涨。当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凤尾自动坝的自动闸板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开始开闸放水,显示了独特的蓄水和排水功能。
时光流逝,一晃六年转眼而过。当我们再次造访书阁村时,钟方献书记建议我们去看一看堤坝和受益的农田。沿溪堤一直往坝址走,沿途沉甸甸的稻穗长势喜人,微风吹拂下,似乎向我们摆手致意。钟书记说:当年农田与溪水形成落差后,失去了溪水直接灌溉农田的功能,只能采取抽水和翻水来灌溉,由于多方面原因,几百亩农田逐步退化成了荒地。现在堤坝建成了,又恢复了昔日溪水直流灌溉农田的景象。梅溪乡受益农田面积达1500多亩,梅源乡受益面积达数百亩。堤坝改变了全村面貌,是民建圆了我们近半个世纪的堤坝梦。旁边的一个村民也激动地说:“有水了,我们自家的田也不荒了。”
最后,当我们要离开时,钟书记还是很动情地说:“谢谢你们,谢谢民建的同志。”
书阁村是一个畲族村,有村民1100多人,土地面积480多亩,是平阳县一个半山区村。村落依山傍水,溪水沿村旁流过,是个山清水秀、幽闲安静的小乡村。
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小溪溪床被大水冲涮,形成了溪水与农田之间高达2米的水位落差,使数百亩农田与溪水虽只有一堤之隔,却无法直接灌溉。几十年来,雨季一片汪洋,旱季则土地干裂。农田长期荒芜,大部分村民只好另寻生计。书阁村成了远近闻名的“三多”村:一是困难时期背井离乡外出讨饭的人多;二是改革开放后外出打工的人多;三是90年代外出经商的人多。当地政府也曾几次协助村里设法解决农田灌溉问题,但由于财力不足,未能实现。
2002年初秋,民建温州市委会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朱贵远主委率市委会有关人员,会同平阳县委统战部领导、民建平阳总支同志到书阁村作专题调研,认真听取乡村干部及村民意见,细算搞好农田灌溉给村民带来收益的经济帐,详细了解全村收入状况和建造水坝的经费预算。随后,市委会召集班子成员和骨干会员讨论建坝工程的可行性,并多次到现场考察,最后决定帮助书阁村建造一个拦水坝,解决农田灌溉问题。建坝工作由市委会牵头负责,资金大部分由市委会负责筹集,具体方案由平阳总支会同县水利部门及梅溪乡、书阁村制订施行。2003年冬,民建的“思源工程”在书阁村全面启动了。
水坝工程必须在来年汛期前完工,时间很紧。而工程的首要问题,就是资金问题。市委会多次召开会议筹集资金,会员们慷慨解囊,先后共捐资37万元,并争取部分县财政资金的支持,工程所需资金很快落实。
关于水坝工程方案,经反复论证,决定建造凤尾自动坝。这是一种新型自动阀门橡皮坝,遇大水坝体会自动翻倒泄洪,水流冲击减缓又会自动立起蓄水。凤尾自动坝科技含量高、技术难度大,在平阳县水利系统还是首次采用,水利技术人员缺乏经验,工程面临技术难题。此时,春节将至,春节后工程必须马上开工,才能保证汛期前完成任务,时间紧迫。腊月十三日,平阳总支的同志陪同县水利局、乡村干部专程赴外地实地考察凤尾自动坝及建坝技术,最后解决了技术难题,落实了任务。
在中共平阳县委和民建温州市委会的共同关心、支持下,经过多方努力,水坝工程在2004年汛期来临之前全部完工。
2004年夏,台风在平阳沿海登陆,风大雨大,溪水迅速上涨。当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凤尾自动坝的自动闸板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开始开闸放水,显示了独特的蓄水和排水功能。
时光流逝,一晃六年转眼而过。当我们再次造访书阁村时,钟方献书记建议我们去看一看堤坝和受益的农田。沿溪堤一直往坝址走,沿途沉甸甸的稻穗长势喜人,微风吹拂下,似乎向我们摆手致意。钟书记说:当年农田与溪水形成落差后,失去了溪水直接灌溉农田的功能,只能采取抽水和翻水来灌溉,由于多方面原因,几百亩农田逐步退化成了荒地。现在堤坝建成了,又恢复了昔日溪水直流灌溉农田的景象。梅溪乡受益农田面积达1500多亩,梅源乡受益面积达数百亩。堤坝改变了全村面貌,是民建圆了我们近半个世纪的堤坝梦。旁边的一个村民也激动地说:“有水了,我们自家的田也不荒了。”
最后,当我们要离开时,钟书记还是很动情地说:“谢谢你们,谢谢民建的同志。”